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化学   18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1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六种芳香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徐烨  郭静 《分析科学学报》2011,27(4):451-454
建立了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氟苯胺等6种芳香胺的方法.确定了色谱条件,在4 min内实现了对6种芳香胺的分离与测定;对萃取剂种类及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水样pH值、NaCl加入量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使得水样中6种芳香胺得到了同时提取和富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6种物质的工作曲线,其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52.
张霞  桑晓光 《大学化学》2011,26(2):34-37
在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开设24学时的综合实验项目"金属氧化物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使学生了解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及化学性能检测技术。介绍了该实验的开设背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3.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荧光碳点。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透射电镜照片表明,所合成的荧光碳点发光性能优异,分散性好,且无团聚现象。荧光碳点原溶液出现浓度淬灭现象,稀释60倍情况下荧光最强。以酿酒酵母为模型生物,考察了不同生长时期(调整期、对数期早期、对数期中期)的酿酒酵母与不同浓度的荧光碳点共培养后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即使荧光碳点浓度在27.75 mmol.L-1条件下也没有影响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可认为基本没有细胞毒性。比较了相同荧光强度下的荧光碳点与CdTe量子点对酿酒酵母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荧光碳点的毒性显著低于量子点的毒性。  相似文献   
154.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单相的铕离子掺杂硼铝酸盐红色荧光粉YAl3(BO3)4∶Eu3+,考察了焙烧温度、掺铕量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尿素为沉淀剂,900℃焙烧沉淀前驱体可得到单相荧光粉YAl3(BO3)4∶Eu3+,反应温度比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了300℃;沉淀法制备的荧光粉粒径分布范围小,无团聚现象,粒径约300nm.掺铕量为10%(物质的量比)时发光强度最大.在260nm的紫外光激发下,Eu3+的5 D0→7 F2的电偶极跃迁最强,发射光为618nm的红光.  相似文献   
155.
建立了环境水样中多种杀菌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通过氟吗啉和烯酰吗啉的光照实验,研究了其顺反异构体的转化规律,确定了它们的色谱行为。优化了固相萃取(SPE)过程参数,选择HLB为固相萃取柱,4 mL甲醇水(12:88,V/V)为淋洗液,3 mL甲醇为洗脱液。分析了环境水样中多种杀菌剂的基质效应影响,采用基质匹配曲线消除了基质效应。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多种杀菌剂的方法定量限为0.003~0.03μg/L(环酰菌胺0.3μg/L)。在各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内,回收率为70.2%~108.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7%。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在辽宁地区环境水样检测中,蒲河水检出嘧菌酯0.051μg/L、精甲霜灵0.217μg/L和烯酰吗啉0.05μg/L,浑河水检测出烯酰吗啉0.004μg/L。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内的等离子体密度、粒子能量与角度分布等参量在装置径向与轴向上的分布特性。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二维混合模型对CF4气体放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电极表面与侧壁附近的鞘层区特性有明显的区别。由于装置侧壁处受电源产生的射频电场的影响较小,侧壁处的鞘层主要由双极扩散机制形成,其产生的径向电场强度较弱,鞘层厚度也较薄。而在电极附近,由于受到射频电场的影响,鞘层的厚度显著增加,指向电极方向的轴向电场强度也远大于指向侧壁方向的径向电场强度。在电极区域内,离子通量分布均匀;在电极边缘与侧壁的间隙内,因电场强度减小,离子通量则发生迅速衰减。在射频电极覆盖的范围内离子能量分布大体上保持不变,电极与侧壁的交界处,由于受到侧壁处径向电场的影响,离子能量分布略有不同。在放电装置的中心区域,入射到电极上的离子角度分布基本保持一致,而在电极边界与装置侧壁的交界处,由于径向电场的影响,离子的垂直入射角增加,以大角度轰击电极的离子数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7.
推导p-级数∑∞n=11np在p=4,6,8情形下的和,并给出∑∞n=11(2n-1)2k(k∈瓔*)的递推计算公式,进而得出∑∞n=11n2k(k∈瓔*)的和.结果显示,∑∞n=11n2k的和与π2k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8.
应用涉及更远邻原子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方法(MAEAM)计算了面心立方(fcc)金属(Ag,Al,Au,Cu,Ir,Ni,Pd,Pt,Rh)的空位性能.在MAEAM计算中,考虑了远邻原子相互作用和单空住迁移能,对两体势进行了坚挺处理,并采用新的截尾函数和加强光滑连接条件对两体势作了截尾处理.同时为了更好的符合面心立方晶体的结合能、弹性常数和平衡条件,调整了多体势的模型常数.未弛豫空住性能计算中考虑了两体势的截尾距离和电子密度分布函数的截尾距离之间近邻原子的作用以及双空位迁移途径周围的原子非对称分布.结果与其它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更加接近实验值.对双空住迁移能的计算结果有利地说明了fcc金属双空住5种迁移途径的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159.
陈肖慧  赵家龙 《发光学报》2012,33(12):1324-1328
研究了倒置器件结构以及CdSe量子点发光材料与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量子点的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TiO2作为电子传输/注入层,成功地制备了倒置结构的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对单载流子器件电压-电流特性的分析,证明了ITO作为阴极到TiO2的电子注入特性与Al作为阴极时的效果几乎相同。观察到金属纳米粒子产生的局域等离子体效应提高了器件的效率,使得效率随电流增大而降低的速度明显减小。在电流密度为200 mA/cm2时,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大约提高了42%。  相似文献   
160.
研究了2种偶氮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双折射效应,并探讨了泵浦光偏振态和光强对光致双折射的影响.采用远离共振区的He-Ne光(633nm)作为探测光,用Ar+激光(488nm)作为泵浦光,通过测量相关参量得到了样品的光致双折射值.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泵浦光的偏振态可以控制光致双折射值和探测光的透过信号强度,在0°~45°范围内,泵浦光光强存在最佳值,此时偶氮薄膜实验样品具有最大的双折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