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84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0篇
物理学   4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白僵蚕的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健康蚕,不同季节和品种的白僵蚕醇溶部位的红外指纹图谱,采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对其图谱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表明:白僵蚕醇溶部位具有稳定而独特的红外指纹图谱。健康蚕的红外指纹图谱与白僵蚕的红外指纹图谱明显不同,两图谱共有峰率仅为63.0%,变异峰率较大,健康蚕相对于白僵蚕变异峰率达41.2%;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白僵蚕的红外指纹图谱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不同品种的白僵蚕的红外指纹图谱最低共有峰率为76.0%,最高为92.0%,春季与秋季白僵蚕醇溶部位的红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为73.1%。白僵蚕醇溶部位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用作鉴定白僵蚕,区别不同品种和季节的白僵蚕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2.
李军民  黄化成  裘立群 《色谱》2004,22(1):88-88
敌草隆、绿麦隆系脲类除草剂,莠去津和西玛津系三嗪类除草剂。国外已有其检测方法的报道,我们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除草剂的检测种类,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3.
声光效应实验光路中叠加光栅,产生双衍射现象,用光强分布测定仪测出产生的衍射图样中光强值,并用Origin7.5统计软件画出衍射3D图样,形象直观展示了两种情况下衍射光强的分布情况及变化情况。反应了基础实验在改变原实验条件下,能演示新实验现象,拓宽了基础实验原来的功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实验器材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44.
基于函数微分定义,给出了带佩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的教学方案;基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给出了带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的教学方案,并对两公式在微分学中的应用给出了举例。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无约束凸规划问题,建立了求超定线性方程组的极大极小解的一种近似算法,证明了算法的收剑性,并给出了初步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同时检测谷物、蔬菜和水果中27种新型杀菌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1%(体积分数)乙酸丙酮溶液提取,以无水硫酸镁(MgSO_4)脱水,经N-丙基乙二胺(PSA)、C_(18)、无水MgSO_4、多壁碳纳米管(MWCNT)混合净化剂净化,经C_(18)色谱柱分离,用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扫描,采用外标法定量。噻呋酰胺和氯啶菌酯在20.47~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25种新型杀菌剂在0.02~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 0,加标回收率为70.02%~11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19.62%(n=3)。噻呋酰胺和氯啶菌酯的检出限为6.15~16.67μg/kg,定量限为20.47~55.5μg/kg。其他25种新型杀菌剂的检出限为0.006~4.44μg/kg,定量限为0.02~14.79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谷物、蔬菜、水果中27种新型杀菌剂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检测土壤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丙酮和石油醚超声提取,取上清液浓缩,上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收集洗脱液,定容,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该方法在20~2 000 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检出限(S/N=3)为0.12~0.61 ng/g。20,50,200 ng/g 3个添加浓度的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加标回收率在78.9%~101.8%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9%~8.34%(n=5)。该方法准确、灵敏,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48.
银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杀灭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银纳米粒子的杀菌活性和杀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400 μL的0.2 mmol·L-1银纳米粒子加入到1 mL自制的大肠杆菌溶液(600个/毫升)中,就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银纳米粒子浓度增加,杀菌时间延长,杀菌效果明显增强;温度对杀菌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在温度达到3℃以后,杀菌效果显著,在低于这个温度时,银...  相似文献   
49.
花生油中游离脂肪酸的HPLC-FL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分析了花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用荧光衍生试剂2-(11 H-苯[a]咔唑)乙基对甲苯磺酸酯(BCETS)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对11种脂肪酸标准品(9种不饱和脂肪酸和棕榈酸、硬脂酸)进行衍生,经梯度洗脱实现了11种游离脂肪酸BCETS衍生物的完全分离,使用外标法定量,建...  相似文献   
50.
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同时测定粮食中13种真菌毒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TOF MS)联用技术同时检测小麦和玉米中镰刀菌、曲霉菌和青霉菌产生的13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乙酸(84∶15∶1,体积比)混合溶剂提取,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和强阴离子交换柱净化后,采用LC-TOF MS检测。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保留时间和化合物精确分子离子质量对真菌毒素进行识别,以10 ppm为提取离子窗口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3种真菌毒素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质量精确度均小于5 ppm,回收率为70%~113%,相对标准偏差为0.2%~14.5%。该方法可用于粮食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