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新蕾  王维  姜楠 《物理学报》2015,64(9):94703-094703
基于相同雷诺数下清水和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壁湍流的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TRPIV)的对比实验, 从高聚物溶液对湍流边界层动量能量输运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减阻的机理. 对比两者的雷诺应力发现高聚物的存在抑制了湍流输运过程. 这一影响与高聚物对壁湍流中占主导地位的涡旋运动和低速条带等相干结构的作用密切相关. 运用条件相位平均、相关函数和线性随机估计(linear stochastic estimation, LSE)等方法, 分析提取了高聚物溶液流场中的发卡涡和发卡涡包等典型相干结构的空间拓扑形态. 相比于清水, 高聚物溶液中相干结构的流向尺度增大, 涡旋运动的发展及低速流体喷射的强度受到削弱, 表明了添加的高聚物阻碍了湍流原有的能量传递和自维持的机理. 正是通过影响相干结构, 高聚物抑制了湍流边界层中近壁区与外区之间的动量和能量输运, 使得湍流的无序性降低, 从而减小了湍流流动的阻力.  相似文献   
2.
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平板二维边界层对自由流中涡扰动的感受性.在自由流涡扰动与壁面凸起物的相互作用下,在边界层内找到了激发出来的Tollmein-Schlichting(T-S)波,证实了感受性现象及其中波长转变机制的存在.数值模拟得到的T-S波幅值与自由流扰动幅值、凸起高度及矩形凸起物长度的关系,与实验测量所得一致.则由此确定的感受性线性关系式的适用范围亦与实验所得相符.  相似文献   
3.
蒋营营  管新蕾  姜楠 《实验力学》2013,28(4):422-430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RPIV)对回流式水槽中低浓度高分子溶液壁湍流的减阻机理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高分子溶液和纯水平板湍流边界层在相同来流速度下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和雷诺应力,发现高分子溶液的壁面摩擦阻力减小了21.77%,并且其缓冲层增厚,按对数律外移,雷诺应力减小;高分子聚合物主要在近壁区起到抑制湍流脉动的作用,而在主流区的作用不太明显。用流向局部平均多尺度速度结构函数和相干结构条件采样方法,检测并对比了高分子溶液和水的壁湍流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事件中的脉动速度、展向涡量、雷诺应力等物理量的二维拓扑形态,发现高分子溶液近壁区相干结构在猝发时的脉动速度减小,涡量受到抑制,雷诺应力明显减小,说明高分子溶液湍流近壁区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的强度变弱,猝发频率降低,动量和能量的输运减弱,揭示出高分子溶液减阻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4.
超音速边界层中二维扰动的演化及小激波的产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二维超音速边界层中扰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以某一剖面作为入口,加入T-S波,研究小扰动波逐渐增长的演化过程.发现了扰动非线性演化的特征.探讨了二种判断激波存在的方法,证实了超音速边界层中当扰动达到一定的幅值时会有小激波出现.为建立可压缩流稳定性非线性理论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复二维空间形式中曲率椭圆是圆的辛临界曲面.利用活动标架法,获得了这类曲面是极小曲面的结果,丰富了辛临界曲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梁麦林  孙宇晶 《物理学报》2004,53(11):3663-3667
对于一般形式的含时线性势, 通过假设波函数形式的方法得到了Schr?dinger方程的精确和完备解. 同时指出, 用两个波函数φ(t)〉和ψ(t)〉定义的坐标和动量的矩阵元〈φ(t)xψ(t)〉和〈φ(t)pψ(t)〉满足经典形式的运动方程. 按照量子力学的系综理论, 这样的经典形式的运动方程实际上是流体方程. 进一步研究发现, 对于任意形式的线性系统有类似的结论. 关键词: 线性势 Schr?dinger方程 Heisenberg对应原理 经典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7.
二元极值分布混合模型的矩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值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尤其是多元极值分布. 而矩估计是一种经典的参数估计方法, 计算简单且具有某些优良性, 本文给出边缘为标准指数分布的二元极值混合模型相关参数的矩估计及其渐近方差. 并将其与极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方差比较, 结果表明矩估计是一个较好的估计.  相似文献   
8.
PSE在可压缩边界层转捩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抛物化稳定性方程(PSE)预测层流-湍流转捩的一种新的概念.它被试用于平板可压缩边界层转捩位置的预测问题中,并将结果与直接数值模拟(DNS)所得进行比较.结果二者符合情况令人满意.二者符合的原因在于PSE方法准确地再现了层流-湍流转捩中导致breakdown过程的机理,即平均流剖面的修正导致其稳定性特性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抛物化稳定性方程在可压缩边界层中应用的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抛物化稳定性方程(PSE),研究了可压缩边界层中扰动的演化,并与由直接数值模拟(DNS)所得进行比较.目的在检验PSE方法用于研究可压缩边界层中扰动演化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无论是亚音速还是超音速边界层,由PSE方法和由DNS方法所得结果都基本一致,而温度比速度吻合得更好.对超音速边界层,还计算了小扰动的中性曲线.与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的结果相比,二者的关系和不可压边界层的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概率分并给出了它在择偶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