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力学   138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Ce—TZP结构陶瓷相变塑性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云纹干涉法对ZrO_2相变多晶体三点弯曲梁切口周围应力诱导的相变塑性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三点弯曲梁切口周围相变塑性区的形状及相变塑性分布。实验结果表明:Ce-TZP结构陶瓷切口周围存在一个较长的扩展相变塑性区,相变塑性区内拉伸应力方向的塑性应变远大于垂直于拉伸应力方向的塑性应变。所得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变本构关系和相变增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2.
用高速相机拍摄了液滴以不同速度冲击液面的运动过程,测量了冲击过程中典型时刻液坑、中心液柱、次生液滴和次生液柱的几何尺寸,对这些几何尺寸的最大值与韦伯数(We)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液坑的最大垂直深度、液坑的最大水平长度、中心液柱的最大高度、次生液滴等效直径和次生液柱的最大高度随We数增加呈线性增加;次生液滴等效直径是初始液滴等效直径的1.2~2倍;当200We220时,次生液滴冲击液面没有次生液柱生成,当360We713时,有次生液柱形成,220≤We≤360为过渡区;时间上,We数越大,运动过程中液坑的大小和中心液柱的高度变化越快,液坑和中心液柱持续时间越长,中心液柱达到最大高度的时刻以及破碎生成次生液滴的时刻也越晚。  相似文献   
83.
湍流猝发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孙葵花  舒玮 《力学学报》1994,26(4):488-493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检测湍流猝发的条件采样方法,如mu-level法,VITA法,WAG法,(uv)_2法的特点及对门限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并用不同方法对同一组湍流数字信号进行条件采样和条件平均,针对猝发的特征,对使用不同的条件采样方法以得到一致检测结果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薄板动态热耦合弯曲问题的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元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薄板动力热耦合弯曲问题的变分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元法,该方法在拉氏域内建立和求解有限元方程,再将结果数值逆变换至时域,得到各给定时刻的解答,周边绝热简支方板的热冲击问题算例说明方法是成功的,该方法为研究薄板此类问题的可能性,其计算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5.
???? 《力学与实践》1998,20(6):74-77
介绍电流变液体、磁流变液体的奇异性能,展望它们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首次用高灵敏度云纹干涉法对铜基多晶体形状记忆合金的伪弹性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单轴拉伸试件在不同加卸载阶段应力诱发的相变塑性全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一些晶粒内部的相变塑性几乎均匀分布,但不同晶粒之间的变形差异很大,各晶粒的伪弹性行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7.
光栅应变法以高频反射式正交衍射光栅为传感器,通过考查光栅衍射图案的变化来确定试件被测点的全部面内应变分量的刚体转角。这种方法具有无机械接触、不需暗室、防震要求低、灵敏度可调以及易于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自动化等优点。文中对光栅应变法进行了新的分析,推导出物理意义明确、精度更高的计算公式,并首次将光栅应变法成功地应用于高温下的应变测量。  相似文献   
88.
非线性模态的分类和新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引入不可分偶数维不变流形的概念来定义非线性模态.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了一种新的模态——耦合非线性模态,并对实际系统中各种可能的模态进行了分类.这种分类可能是新的构筑非线性模态理论的框架.用此方法构造非线性模态,得到的模态振子具有范式的形式,形式最简、却能反映原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主要动力学行为,且易于得到非线性频率及非线性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不仅适用于分析一般的多自由度系统,还可用于分析奇数维系统;不仅可构造内共振系统的非耦合模态,还可用于构造内共振耦合模态.从掌握的资料看,以前的方法还不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89.
随机干扰与随机参数激励联合作用下的Hopf分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予恕  曹庆杰 《力学学报》1993,25(4):411-418
本文研究van der Pol-Duffing型的非线性振子在随机干扰和随机参数联合作用下的Hopf分叉现象。本文所得结果证实了当系统处在于Hopf分叉点附近时,对系统的参数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利用Markov扩散过程逼近系统的随机响应,得到了沿稳定矩的概率1稳定和矩稳定的条件。对于非线性振子,我们得到了振幅过程的稳态概论密度函数。研究发现,确定性系统的Hopf分叉点在随机参数作用下具有漂移现象,这种漂移是由系统的性质所决定的,当分叉点为超临界的,分叉点向前漂移;而当分叉点为亚临界时,这种漂移是向后的。当系统处在外部随机干扰作用下时,系统出现非零响应。另外我们发现,稳态矩的分叉与其阶数无关。  相似文献   
90.
固壁温度对壁湍流相干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建军  舒玮 《力学学报》1997,29(1):17-23
用半导体元件对平板进行加热,用VITA法和mu-level法两种条件采样技术研究了固壁温度对湍流相干结构的影响,改进了Tiederman等人提出的“归组”方法,并且用“归组”的VI-TA法和mu-level法研究了固壁加热对湍流猝发平均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壁加热使得湍流脉动速度均方根值变大,条件采样检测到的事件数量增多,但猝发周期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