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32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31.
采用柠檬酸钠包覆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粒子,将该纳米银粒子加入到碱性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明显增强,而间苯二酚的加入能抑制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定量分析痕量间苯二酚的新方法.考察了鲁米诺、铁氰化钾、氢氧化钠以及纳米银浓度对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32.
相对湿度是许多领域的关键参数,环境湿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湿度进行测量和控制是各个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前期的研究中,作者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离子材料(SIM),它是由基于咪唑的双阳离子(如1,10-双(3-甲基咪唑-1-基)癸烷,C10(mim)2)和电活性二阴离子(如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组成的,发现其对湿度具有敏感且快速的响应. 在此基础上,本文制备了6种不同碳链(C4,C6,C8,C10,C12,C14)的咪唑基化合物,发现其中3种(C10,C12,C14)可与ABTS形成水稳定的SIM. 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以及石英晶体微量天平表征了这些超分子离子材料的湿度传感性能,发现基于C12的SIM具有最佳的湿度传感性能. 同时,SEM结果显示随着碳链的增加,离子材料的厚度变薄并且形态变得不规则. 因此,作者认为疏水作用和材料比表面积均会影响湿度传感的灵敏度. 本研究为发展新的湿度响应的离子传感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以1,10-邻菲罗啉(1)为原料制备4,5-二氮芴-9-酮(2),并合成4,5-二氮杂芴(3)和9-亚甲基-4,5-二氮杂芴(5),再利用正丁基锂(或甲基锂)与上述两种二氮杂芴反应得到相应的锂盐,在-50℃下与旋光的环氧氯丙烷(ee98%)反应得到光学纯的含二氮杂芴基取代末端环氧化合物,它们的ee值均大于98%.将4,5-二氮芴-9-酮与乙基溴化镁(或苯基溴化镁)反应,得到相应的叔醇.叔醇在氢氧化钾和四丁基溴化铵存在下,与旋光的环氧氯丙烷反应,也得到光学纯的含二氮杂芴基取代末端环氧化合物,ee值均大于97%.将末端环氧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很窄的含二氮杂芴基的聚醚.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对影响聚合的相关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设计合成了10个氯化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铁(Ⅲ)配合物, 其中7个尚未见文献报道. 用1H NMR, MS, IR, UV和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8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 其液晶行为分别表现为升温单变液晶和升温降温互变液晶; 有1~2个中介相, 相变区间Δt最宽为128 ℃, Δt最窄为42 ℃, 液晶起始相变温度最高为80 ℃, 最低为42 ℃; 清亮点tc最高为181 ℃, 最低为110 ℃; 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及配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通过荧光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氯化卟啉合铁(Ⅲ)可以转化为μ-氧-双卟啉合铁(Ⅲ).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了6-巯基嘌呤存在时在水相中通过阳极氧化邻苯二酚来电化学合成5-(嘌呤-6-巯基)邻苯二酚衍生物。循环伏安法和控制电位电解的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形成为EC过程,即邻苯二酚衍生物原料先是被电化学氧化成对应的邻苯醌衍生物,该醌非常活泼,进一步与6-巯基嘌呤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原位转化生成化合物3a-3d。该工作进一步证明了水相中邻苯醌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与原位转化是合成邻苯二酚衍生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6.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法同时测定了卷烟抽吸后滤嘴中截留的1-氨基萘、2-氨基萘、3-氨基联苯和4-氨基联苯四种芳香胺.该法采用5%的盐酸超声振荡提取滤嘴中的芳香胺,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后进行衍生化和固相萃取,浓缩后进行GC/MS分析.1-氨基萘、2-氨基萘、3-氨基联苯和4-氨基联苯的检出限分别为0.51、0.42、0.18、0.18 ng/mL,相对标准偏差在0.94%~3.02%之间,回收率在92.67%~97.20%之间.该方法用于卷烟滤嘴中四种芳香胺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材料的滤嘴对四种芳香胺有不同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37.
靛红在碳糊电极上的阴极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极谱分析仪,在0.40 mol/L的HAc-NaAc(pH 6.0)缓冲液中,发现靛红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0.44 V(vs.SCE)。该还原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靛红的浓度在4.0×10-8~1.0×10-7mol/L(富集90 s)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4,检出限为8.0×10-9mol/L(S/N=3,富集110 s)。探讨了靛红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且成功应用于中草药青黛中靛红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8.
合成了一种基于联萘酚的新型手性单体,(S)-3-(二苯羟甲基)-3'-3-乙烯基-2,2'-二羟基-1,1'-联萘(5).通过由偶氮异丁腈(AIBN)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得到聚[(S)-3-(二苯羟甲基)-3'-3-乙烯基-2,2'-二羟基-1,1'-联萘](P-5),旋光、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表征结果表明P-5以单手性螺旋结构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考察了螺旋齐聚物P-5在催化苯甲醛与Danishefsky双烯烃的杂-Diels-Alder(HDA)反应中的不对称诱导作用,所得加和产物的ee值达71%,P-5可以被回收重复使用而保持催化活性不变.  相似文献   
39.
微波辐射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苯乙酸β-苯乙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微波辐射下,以活性炭负载磷钨酸(HPW/C)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苯乙酸β-苯乙酯。优化反应条件为:负载量为23.6%的HPW/C 1g,苯乙酸30mmol,β-苯乙醇48mmol,微波辐射功率600W,辐射时间6min,产率87.3%。产物结构经IR表征。  相似文献   
40.
芳环的二氯膦化产物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领域制备手性膦配体,紫外光固化领域合成膦酰氧光引发剂等。文献报道的芳环二氯膦化方法有如下几种:(1)由芳基溴制备格氏试剂或由芳基溴直接锂化,然后与三氯化膦反应。(2)由芳基溴经格氏试剂或直接锂化,然后与二(二乙胺基)氯化膦反应,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