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32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内蒙和吉林马勃的产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裂解-气质联用(Py-GCMS)从微观形貌、元素组成、主要类别及小分子的化学组成等方面对产自内蒙和吉林的马勃中药材直接进行原位分析,并对产自两地的马勃进行区分。 SEM结果表明,内蒙马勃属于灰包科栓皮马勃属栓皮马勃;吉林马勃属于灰包科静灰球属长根静灰球菌。 FTIR光谱显示,内蒙马勃在酰胺Ⅰ带吸收峰1636 cm-1,而吉林马勃的在1654 cm-1。 吉林马勃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在1625 cm-1有较强的吸收峰说明吉林马勃含芳香环骨架的化合物含量高于内蒙马勃,与Py-GCMS的结论中吉林马勃苯酚、对甲苯酚含量明显高于内蒙马勃相符。 另外,Py-GCMS结果可以分析出两地马勃的裂解成分及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超声波-酸浸-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烟叶中微量钙和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酸为浸提剂,超声波提取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烟叶样品中的微量钙、镁。与干法、湿法处理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超声波-酸浸法处理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略优;测定了国家烟草标准样品GBW08514和GBW08515中钙、镁的含量,其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检测了9个2003年度湖南烟叶中的Ca、Mg含量,钙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5.0mg/L,线性相关系数是1.0000,方法检出限为0.1602mg/L,回收率为98.9%-101.5%,相对标准偏差≤0.28%;镁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0.8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0.0039mg/L,回收率为98.5%-102.6%,相对标准偏差≤0.36%;此法快速、安全,适合烟叶中钙、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3.
铁蛋白在修饰金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萍  齐斌  崔小强  杨帆  黎拒难  杨秀荣 《分析化学》2005,33(9):1239-1242
利用巯基丙酸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获得了铁蛋白的直接电化学,用SPR表征了电极组装过程,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一电子转移过程。比较了静电吸附与键合和固定2种修饰方法的不同,发现利用键合固定的方法并不能像细胞色素c那样得到稳定的电化学信号,这可能是由于经过多圈扫描以后,铁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一个电位调制的关于铁的释放与获取机理被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报道了磷酸三丁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植物及煤灰样品中痕量锗的新方法。锗与钼酸铵在0.3mol/L的硝酸介质中形成稳定的锗钼杂多酸,被磷酸三丁酯萃取,有机相直接进样测定钼而间接测定锗;特征浓度为21.8ng/mL/1%吸光度,RSD(n=11)为4.6%,加标回收率为97.6%~101.2%。  相似文献   
105.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共振散射法检测DNA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氯化硝基四氮唑蓝与脱氧核糖核酸在酸性条件下的共振光散射特征 ,考察了影响因素和最佳反应条件 ,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新方法。在pH =1 8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HCl)缓冲溶液中 ,线性范围为 0~ 7mg·L-1,相关系数为 0 995 8,检出限为 30 0 4ng·mL-1,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6.
以多壁碳纳米管修饰乙炔炭黑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碘离子在该修饰电极上的伏安分析特性,讨论了支持电解质种类、酸度等因素对碘离子氧化峰电流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实验条件. 在0.4 mol/L KH2PO4缓冲液(pH=4.0)中,从200 mV以200 mV/s的速率正向扫描至1 200 mV,碘离子在570 mV处出现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比未修饰电极增大约3倍. 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定量分析,峰电流与碘离子的浓度在2.0×10-6~1.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 mol/L. 方法用于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1.6%,回收率为97.4%~103%.  相似文献   
107.
制备了茜素红S/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提出了一种灵敏的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极谱分析仪上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在0.1 moL/L的HAc-NaAc缓冲溶液(pH 4.1)中,Cu与修饰电极表面的茜素红S(ARS)形成Cu(Ⅱ)-ARS络合物而富集于电极表面,于-400 mV处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于64 mV处获得一灵敏的铜的阳极溶出峰,峰电流与Cu(Ⅱ)浓度在2×10-11 mol/L~6×10-7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 为8.0×10-12 mol/L(富集时间240 s).方法应用于人发中铜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单体与N-(4-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CPMI)单体在有机蒙脱土(OMMT)中经原位插层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OMMT由钠基蒙脱土通过十六烷基溴化铵插层处理制备.通过XRD和TEM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HPMA单体和HPMA/CPMI共单体在OMMT中原位插层共聚得到的复合材料均为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OMMT含量为3 wt%的PolyHPMA/OMMT纳米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为250℃,比相应的纯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提高30℃.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热分解温度进一步提高.但在测试温度范围内,PolyHPMA/OMMT纳米复合材料均没有出现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09.
碳纳米管以其窄孔径分布、高有效比表面积、良好导电性能、良好力学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热稳定性以及较低成本等优点,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之一.本文结合碳材料具有的双电层电容和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具有的准法拉第电容,综述了碳纳米管的修饰处理技术及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原位再生长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碳纳米管的修饰能更好地改善其电化学性质,因此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水热-热处理方法首次制备了K+离子掺杂的钒酸钠(Na5V12O32)正极材料,对样品进行了TEM、XRD和XPS表征,详细研究了钾掺杂量对样品的结构和储钠性能的影响规律.TEM照片显示,合成的材料具有纳米片形貌.XRD/XPS谱图分析表明,K+离子掺杂在钒酸钠晶体的层间.恒流充放电测结果显示,当1 mol Na5V12O32掺杂0.118 mol K+离子时,得到的Na5K0.118V12O32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1.5~4.0 V范围内,经过几次活化后,其于0.1C、0.2C、0.5C、1C、3C和10C倍率下的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169、160、148、132、98和69 mAh·g-1;3C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0%.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掺杂的K+离子不仅扩大了Na5V12O32晶体的层间距,而且稳定了晶体的结构,从而显著改善了Na5V12O32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证明,适量K+离子掺杂的Na5K0.118V12O32纳米片有望发展为一种新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