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40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由硝基苯甲醛和硝基苯乙酮经C laisen-Schm idt缩合制得3,3′-二硝基查尔酮,再用FeC l3-NH2NH2.H2O-C体系将其还原成3,3′-二氨基查尔酮。所得产品经元素分析、熔点、IR和1H NMR测试确认,讨论了影响产品收率的因素。收率为78.6%。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三膦酸配体H6aptp[1-氨基-丙基-1,1,3-三膦酸],并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它的锌配合物[Zn(H4aptp)(2,2′-bipy)(H2O)].2H2O.用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解析了它的单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为a=0.66814(5)nm,b=1.00929(7)nm,c=1.5438(11)nm,α=81.544(10)°,β=79.066(10)°,γ=82.278(10)°,Z=2,V=1.00495(13)nm3,配合物在空间上以一维链状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13.
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甲基碘化铵为催化剂,乙二胺和三氯乙烯的复合液(MTEM)为中和剂,在无溶剂体系中,用硫脲法合成了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对催化剂和中和剂的类型及其用量、反应温度等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6h,四甲基碘化铵和MTEM的用量分别为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5.5%和15%(质量百分比)时,产率为79%.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该法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和操作安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15.
用DSC、TGA技术分别在N2气氛和O2气氛下对MC2O4(M=Mn、Fe、Co、Ni、Cu、Zn)的脱水和分解过程作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在N2气氛下,MC2O4·2H2O(M=Mn、Fe、Co、Ni、Zn)脱水温度Tde和脱水焓!deHm随原子序数Zre递增呈现明显的“二分组效应”;!deHm在(96.46±7.00)kJ·mol-1范围内波动;MC2O4·2H2O(M=Mn、Fe、Ni)的分解温度Td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各草酸盐分解得到氧化物(CuC2O4生成Cu、CuO混合物)时,MC2O4(M=Co、Ni、Cu)分解焓随原子序数增大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各草酸盐除NiC2O4·2H2O脱水过程和FeC2O4分解过程外,其余各过程机理函数均为随机成核和随后成长型.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可见光(λ>420 nm)和四(1,4-二噻英-5,6-二氯)-四氮杂卟啉铁(FePz(dtnCl2)4)存在下,过氧化氢降解无可见光吸收的有机底物对硝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的行为.研究表明,在酸性和中性水溶液中,FePz(dtnCl2)4能有效地活化过氧化氢来氧化降解对硝基苯甲酸和水杨酸以使其苯环结构发生破裂,降解反应速率随pH值增大而减小.这一结果证明,FePz(dtnCl2)4为可见光激发的活化过氧化氢催化剂,该体系对有机底物的氧化降解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丁丽琴  王维  张爱清  沈长虹 《应用化学》2006,23(10):1090-1093
1;5-二-(3-硝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超声合成;二-(硝基苯基)-戊二烯-酮;合成;超声;催化  相似文献   
18.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CuxCe1-xO2-x/SBA-15为催化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10%~60%Cu0.5Ce0.5O1.5/SBA-15/堇青石和50%CuxCe1-xO2-x/SBA-15/堇青石(x=0~1)整体式催化剂,采用低温氮吸附-脱附、XRD、XPS和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整体式催化剂仍然保持SBA-15的介孔结构,催化剂中除了堇青石的物相外,还有CuO和CeO2物相,催化剂表面的Cu以Cu2+和Cu+两种状态存在,Ce以Ce4+状态存在,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还原性能与Cu0.5Ce0.5O1.5的含量和Cu、Ce的比例有一定的关系,50%Cu0.5Ce0.5O1.5/SBA-15/堇青石催化剂具有最好催化活性,CO可以在140℃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19.
魔芋葡甘聚糖/SiO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纳米SiO2为原料,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基体,采用共混法制得KGM/SiO2纳米复合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纳米SiO2粒子的引入,KGM分子FTIR的某些特征峰的波数发生明显变化;纳米SiO2在复合物中的分散性较好;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高于KGM薄膜;此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用紫外光交联的方法制备不同交联度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负载Pt的催化膜并探讨其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制备肉桂醇的催化效果.其中催化剂Pt纳米簇用微波法制备,XRD测其平均粒径为3.7 nm.膜载催化剂的负载量、光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的用量均为3%.用色谱-质谱联用、XRD、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膜载催化剂和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肉桂醇的催化选择性先增后减,紫外光光照80s时,负载膜交联度23.63%,肉桂醛转化率为91.46,肉桂醇选择性80.98%.质谱分析表明交联度大于30%后,催化产物中开始有膜分解产生的小分子杂质出现,并随交联度的进一步增大而增多;显微镜检测同时说明此时膜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肉桂醇选择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