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26篇
物理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利用实测资料和MM5的数值模拟结果,对长江中下游中-β尺度云雨团进行分析.认为云团和雨团关系密切,云团和雨团的源头都集中在江汉平原、鄱阳湖地区和九岭山-幕阜山一带,雨带位于TBB北侧等值线较密集区.云团移动路径向顺时针方向偏转,发展阶段的云团路径和低层的气流方向一致;消亡阶段的云团移动路径逐渐偏向高层气流的方向.无论有无降水,云团内都接近中性层结.中低层西南气流促使了云团的发展,在有充沛水汽的条件下可形成大降水.  相似文献   
62.
从太阳号(SONNE95)1994航次的南海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出了有孔虫,并分析了它们的氧碳同位素组成.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主要和海洋物理因素有关.在蒸发作用较强的东沙、中沙和南沙海域,表层种G.ruber氧同位素偏重,而在淡水来水方向,即南海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其氧同位素偏轻;次表层种P.obliquiloculata的氧同位素等值线图,指示氧同位素较重的黑潮水经由巴士-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并与氧同位素偏轻的南海冲淡水混合.浮游有孔虫的碳同位素空间变化趋势主要受海洋生物因素影响.在饵料来源丰富的珠江口外水域,以及光照充沛的南沙海域,G.ruber的碳同位素偏轻.在黑潮水所经之处,P.obliquiloculata的碳同位素偏重.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等值线在东沙和中沙海域变化梯度较大,与黑潮入侵引起的海水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63.
库车中新生代盆地沉降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车盆地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上具有不同的沉降特征.在三叠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盆地的沉降范围较小,沉降中心在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其以北的位置,沉降速率中等,平均为60 m/Ma;在侏罗纪至早第三纪伸展盆地演化阶段,沉降范围明显增大,沉降中心在不断南移的同时还不断西迁.盆地沉降的幅度较小,沉降速率较低,平均仅25~30 m/Ma;晚第三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沉降中心进一步南移、东迁至现在的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沉降幅度较大,沉降速率较高,平均达133.3~200 m/Ma,而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则达到了1 428 m/Ma.  相似文献   
64.
利用二维连续小波变换(墨西哥帽小波),结合影像下的地物类型分布,对多时相的NOAA/AVHRR影像4波段数据进行信号场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下显示不同地物类型、相对差异、位置及形状等信息;而在大尺度则主要表现了水陆、地貌导致的地域差异.不同时相数据的大尺度分析对比,体现了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5.
通过分析太阳黑子、赤道平流层纬向风与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关系发现,赤道平流层纬向风的准两年振荡与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确实具有很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受到太阳活动的调控.当太阳黑子为小年时,在赤道纬向风的西风年,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较多,强度偏弱;东风年,气旋较少,强度较强.在太阳黑子大年,与小年的情况相反,东风年时热带气旋较多,强度较弱;西风年,气旋较少,强度较强.  相似文献   
66.
采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负离子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分析了储层岩石抽提物中的石油酸及中性氮化物的分子组成,得到了抽提物中杂原子化合物类型分布、等效双键数(Double bonds equivalent,DBE)及碳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抽提物中含有多达16种不同杂原子类型的化合物,包括N1、N1O1、N1O2、N1O3、N1S1、N1S2、N2、N2S1、O1、O1S1、O2、O2S1、O1S2、O2S2、O3和O4,其中N1、N1S1、O2及O2S1类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抽提物中的N1类化合物以咔唑和苯并咔唑类化合物为主;N1S1类化合物以C2~C8烷基取代的咔唑并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主;O2类化合物主要为1~2环环烷酸,其次还在抽提物中鉴别出具有较高相对丰度的DBE为5和6的O2类化合物;而O2S1类化合物中以DBE为7和8的O2S1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67.
针对协同GIS对多用户地图编辑和长事务处理的协同需求,给出了基于任务划分的协同GIS工作模型;构建了协同GIS工作环境;结合多版本技术,解决了协同GIS中多用户对地理数据的协同编辑等问题.通过在国家863项目中的实践证实,该方案支持对共享数据更新操作的并行执行,减少了数据锁定的需求,实现了协同工作机制与GIS的结合,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8.
2003年夏季江南异常高温天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ECP1948-2003年月平均资料,主要分析了2003年夏季长江流域以南高温天气形成过程的天气特征和物理过程,对比分析了膏藏高压和海温两个异常因子与夏季江南高温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层青藏高压的稳定、持续、加强和向东、西的不断扩张,有利于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地区产生高温天气,可作为一个异常强信号来预测江南高温干旱短期气候变化;副热带中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在高温发生前一冬季海温有异常加热,尤其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说明关键区海温与江南地区高温呈6个月的相关;东亚季风指数与江南夏季地面温度距平呈负相关,即当东亚夏季风偏弱时,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夏季地面温度呈正距平。  相似文献   
69.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全球地面温度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分析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频数减少,极端中心气压增加、极端最大中心风速减小,即热带气旋强度减弱;在增暖最快的20世纪90年代,这种关系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0.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全区视纵向电导解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薄板理论”出发,利用良导薄板上磁偶极子源激发的瞬变电磁场电场分量的表达式和互换原理推导出了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法的感应电动势与纵向电导和深度的关系表达式。通过利用感应电动势及其一阶导数表达式作简单数学推导,给出了全区视纵向电导与视深度的反演算法。所求取的视纵向电导曲线不受过渡区影响和其本身固有的特点:曲线斜率大小与电导率成正比;斜率发生变化的位置对应于电性界面;对比一条剖面上相邻的曲线形态,可以连续追踪同一地层界线,形成地电断面。利用这些特征,可获得较高质量的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电性剖面。为了验证视纵向电导解释法的有效性,采用了典型的3层H型和4层HK型地电模型的正演数据方法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全区视纵向电导曲线能较好地划分电性层,并能指示电性变化关系。最后,给出视纵向电导解释方法的应用实例,通过全区视纵向电导反演计算,绘制的视纵向电导剖面具有良好的分层性,与同一剖面的反演电阻率剖面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全区视纵向电导解释方法简单易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