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16篇
物理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邓杭军  陈纪忠 《高分子学报》2013,(11):1399-1406
以磷钨酸/环氧氯丙烷(HPW/ECH)引发四氢呋喃阳离子开环聚合,通过引入链转移剂乙二醇(EG)控制聚四氢呋喃(PTHF)的分子量;以PTHF产率和数均分子量(M n)为试验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全面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ECH、HPW和EG等因素,尤其是链转移剂EG对聚合反应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TGA)分析了HPW从25℃升温至400℃的失水状况;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等对聚合物分子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HPW在170℃下活化2 h活性最高;聚合体系中引发剂与促进剂存在协同作用;通过引入EG作为链转移剂,使EG与THF之间形成络合竞争反应,可有效控制活性链增长,抑制"回咬"反应的发生,减少聚合过程中带环体聚合物的生成;EG的加入有效地控制了PTHF的M n,从12000~23000降低至1100~1700,并使分子量分布(MWD)明显变窄,由双峰分布变为单峰分布;同时,聚合体系的传质效率较高使得聚合物产率从50%提高至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高红利  赵永志  刘格思  陈友川  郑津洋 《物理学报》2011,60(7):74501-074501
采用离散单元数学模型对一充装量为50%的水平薄滚筒内S形二元颗粒体系的分离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碰撞阻尼参数下的分离过程,分析了阻尼对分离过程及分离模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阻尼对滚筒内颗粒的分离过程及分离模式影响很大,在S形二元颗粒体系水平薄滚筒内,阻尼可控制渗透和离析的协同作用以及自由表面层的流动形式,最终影响分离模式的形成;当阻尼太大时分离模式只能形成月亮模式,阻尼太小时可形成不明显的花瓣模式,只有当阻尼在适当的范围内,自由表面流动层形成雪崩流型式时,分离模式才会呈现规则的花瓣模式,试验结 关键词: 滚筒 模式形成 径向分离 离散单元法  相似文献   
13.
巴西果效应分离过程的计算颗粒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永志  江茂强  郑津洋 《物理学报》2009,58(3):1812-1818
采用离散单元模型对巴西果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本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垂直机械振动导致的不同大小颗粒的分离现象.分析了影响振动床内颗粒分层的因素,讨论了振动频率、振动幅度等参数对分层的影响,发现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会对分离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当振动频率或振动幅度较小时,颗粒整体分离效果都较差,但分离的稳定性较好,当振动频率或振动幅度较大时,整体分离效果仍然较差,同时分离的稳定性也较差,振动分离过程中存在一个频率和振幅适中的最优操作点. 关键词: 分层 振动 模式形成 离散单元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类基于模糊神经元的复杂非线性化学模式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模式类别边界曲折而模糊的复杂化学模式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化学模式模糊分类方法,并给出其模糊神经元分类器设计和网络训练算法,使模糊神经元分类器具有学习功能.以一个应用实例检验了该方法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色谱数据可视化及天然植物药指纹特征发现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程翼宇  余杰  吴永江 《化学学报》2002,60(2):328-333
提出一类色谱分析数据可视化方法,并用于发现天然植物药的化学指纹特征。选取中药材川芎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采用核主成分分析和空间投影变换法对色谱分析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信息,再利用二维灰度映像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发现其化学指纹特征,从而直接反映出药材质量类别间的化学模式差异。将该方法用于辨识34个不同产地及等级的川芎样品,结果令人满意,证明其具有视觉模式分辨优点,是表达隐含特征指纹和辨识复杂化学物质体系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张安运  肖成梁  柴之芳 《化学进展》2011,23(7):1355-1365
新材料与新技术被认为在先进核能系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基于超分子体系构筑的超分子识别材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新型功能材料之一, 在乏燃料后处理领域显示出了非常明确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大孔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在合成与表征、发热元素Sr(Ⅱ)、Cs(I)及共存元素吸附基础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HNO3浓度、接触时间和修饰剂等因素对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评价了从模拟酸性高放废液中分离发热元素的SPEC色谱技术流程, 同时评述了相近硅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1-烷基-3-甲基咪唑l-乳酸盐的合成及其物理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液体;手性离子液体;烷基甲基咪唑l-乳酸盐  相似文献   
18.
赵永志  程易 《中国物理 B》2008,17(1):322-328
发展了考虑法向接触力、切向接触力和力矩、以及滚动摩擦力矩的三维三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及计算程序,对薄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体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采用本文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流的分层现象.分析了影响滚筒内颗粒分层的因素,讨论了滚筒转速、颗粒装载率等参数对分层的影响,当转速较高时,滚筒内形成大颗粒在外、小颗粒在内、具有圆形界面的月亮模式,当转速较低时形成具有波浪形界面的花瓣模式,并且随着滚筒转速的逐渐降低,花瓣的数量逐渐增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完全符合.模拟还得到了花瓣模式的形  相似文献   
19.
彭勇  王正宝 《化学进展》2013,(12):2178-2188
MFI型分子筛膜在分离、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全硅的MFI型分子筛膜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表现出优良的乙醇/水混合物分离性能。本文综述了用于该体系渗透汽化分离的MFI型分子筛膜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合成方法(原位水热合成法和晶种法)、不同类型的载体、合成液的原料及配方、合成条件(温度及时间)和焙烧条件对所制备的MFI型分子筛膜的分离性能的影响,归纳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对该体系分离机理的探讨,并介绍了其对膜制备的指导作用。在深入分析不同合成条件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用于乙醇/水分离体系的MFI型分子筛膜制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赵永志  程易 《物理学报》2008,57(1):322-328
发展了考虑法向接触力、切向接触力和力矩、以及滚动摩擦力矩的三维三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及计算程序,对薄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体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采用本文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流的分层现象.分析了影响滚筒内颗粒分层的因素,讨论了滚筒转速、颗粒装载率等参数对分层的影响,当转速较高时,滚筒内形成大颗粒在外、小颗粒在内、具有圆形界面的月亮模式,当转速较低时形成具有波浪形界面的花瓣模式,并且随着滚筒转速的逐渐降低,花瓣的数量逐渐增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完全符合.模拟还得到了花瓣模式的形 关键词: 分层 滚筒 模式形成 离散单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