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化学   33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8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配合物[Pd(phen)Cl2]与腺嘌呤的键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恩君  刘祁涛 《化学学报》2005,63(8):725-728
合成并表征了固体三元配合物[Pd(phen)Cl2] 1. 以1和DNA的组成小分子腺嘌呤(ade)反应, 获得双核配合物单晶[Pd2(phen)2(ade)2]Cl2•4.5H2O (2). 配合物2为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nma, 晶胞参数a=2.1709(9) nm, b=1.4378(6) nm, c=1.2274(5) nm, αβγ=90°, V=3.8311(3) nm3, Dc=1.729 g/cm3, Z=4, F(000)=2004, R1=0.0766, wR2=0.1526. phen配体以两个氮原子与钯(II)离子配位, 按生物学原子规范标号, ade以N(3), N(9)原子与钯(II)离子桥联配位, 形成双核混配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22.
以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得到Cu(OH)2纤维,再进行Cu(OH)2的分解反应.考察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温度对Cu(OH)2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反应终点pH值为12,搅拌速度为1 200 r.min-1,NaOH溶液的滴加速度为50 mL.min-1的反应条件下,得到的样品为纳米Cu(OH)2纤维,其直径为10~30 nm、长度为1~6μm;在固相纳米Cu(OH)2热分解制备CuO过程中CuO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不超过200℃时CuO的粒径约为20 nm左右;在液相中先沉淀后升温时,产物的形貌为球形,CuO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低于80℃可得到纳米级的CuO.  相似文献   
23.
镧系元素双—11—钨锰酸钾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进方法合成出K_(13)[Ln(MnW_(11)O_(39)_2]·XH_2O(Ln=Eu,Gd,Tb,Dy)。通过化学分析、离子交换、电导滴定及IR、UV、XPS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对其热性质和在溶液中特性进行了研究。在IR谱中.总趋势是随镧系元素原子序数增加,振动频率向高波数移动。得不到稳定的镧系元素双-11-钨锰酸溶液。热分析表明,镧系元素双-11-钨锰酸钾比12-钨锰酸钾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O.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二甲基邻菲罗啉(dmphen)和联吡啶3,3′-二羧酸(BDA);Aa为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S-苄基-半胱氨酸(bcys)、谷氨酰胺(glu)和γ-谷氨酰-α-萘胺(gnapa).从配合物配体间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等观点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效应各自对三元配合物附加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对乙酰基偶氮胂两波长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铁和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H5.5的HAc-NaAc绶冲介质中,铁和镍与对乙酰基偶氮胂形成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20nm和630nm的有色配合物,其吸收光谱严重重叠。本文用两波长标准加入法,同时光度测定微量铁和镍。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应用于铝合金中铁、镍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非晶态镍磷—镍钨磷双层组合镀层的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比研究了镍磷镀层、镍钨磷镀层及非晶态镍磷和镍钨磷双层组合镀层的耐蚀性能,分别进行了各种镀层的浸渍腐蚀实验,镀层的X射线衍射图象、镀层的扫描电镜图象、以及在工厂实际的腐蚀环境里进行的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镍磷及镍钨磷双层组合镀层的耐 性优于镍磷镀层、镍钨磷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7.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革并座隆类显色试剂—2-[2′-(6-溴-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Br-BTCA),并研究了其与钛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钛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ε616=1.15×105L·mol-1·cm-1,组成为Ti(Ⅳ):R:=1:2:钛浓度在0~0.5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用于铝合金及硅铁试样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28.
29.
合成了配合物[Co(qina)2(H2O)2]•2DMSO单晶(qina为喹哪啶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其分子结构为规则的八面体构型, qina以氮原子和羧酸根氧原子与Co2+离子配位, 两个水分子为轴向配位. 配合物之间富有配位水分子分别与DMSO的氧原子、qina中未与Co(II)配位的氧之间氢键作用. 配合物与鱼精DNA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并可能以局部插入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30.
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翊  吴海 《化学通报》2005,68(1):36-42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投资少、效率高、可以原位修复低浓度有害污染物的特性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