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化学   194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3篇
物理学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其中金属氧化物@MOF复合材料因结合了金属氧化物和MOFs的许多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MOFs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金属氧化物@MOF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外延生长法、气相沉积法、模板法等,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概述了金属氧化物@MOF复合材料在催化、传感、生物医药、吸附与分离方面的具体应用性能,以及在电化学研究领域的潜在应用;并提出今后金属氧化物@MOF复合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开发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选取新功能性金属氧化物以及探索复合材料的其它新型结构,以拓展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铝酸盐光致发光材料的相组成与粒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浩林  潘牧  赵修建 《化学通报》2003,66(3):174-177,173
介绍了铝酸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历程和特殊的发光机理,总结和讨论了相组成以及粒径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建立相组成与制备方法之间稳定的对应关系,从晶体化学的角度研究基质和掺杂离子对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高温制备多组分纳米材料技术并对其粒子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53.
类钙钛矿新铌酸盐Ba3La2Ti2Nb2O15的合成、结构与介电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现代通信技术的小型化、集成化与高可靠性的迫切要求,探索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与低温度系数的微波介电材料引起了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和电子学等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开发出复合钙钛矿结构[Ba(Zn1/3Ta2/3)O3]和钨青铜结构[Ba6-3xLn8+2xTi18O54]等实用化的高性.  相似文献   
54.
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Nafion聚离子修饰的纳米Pt颗粒,平均粒径为~4nm;由于表面缺电子的特性,纳米Pt粒子与Nafion高分子长链上的-SO3^-基团有较强的结合,使粒子随-SO3^的存在状态而分散,在水溶液中呈现与离子团簇相似的分散状态。FTIR显示Pt颗粒存在表面原子暴露在修饰离子之外,因此,这种粒子在具有功能结构的催化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合成过程中反应速率随Nafion含量的降低、pH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5.
为满足现代通信技术的小型化、集成化与高可靠性的迫切要求,探索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与低温度系数的微波介电材料引起了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电子等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开发出复合钙钛矿结构Ba(Zn_(1/3)Ta_(2/3))O_3、钨青铜结  相似文献   
56.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La1-xCarCrO3(x=0~0.3)体系复合氧化物粉料,对合成产物的粉体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体系组成及合成方法对材料烧结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La1-xCarCrO3体系中Ca^2 离子的引入促进了材料的烧结,随着Ca^2 离子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烧结致密度和导电性能明显提高。与常规固相法相比,GNP法合成的粉料颗粒细小均匀(100~200nm),烧结活性高,其烧结体在1400℃以下即可达到较高的烧结致密度和良好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57.
钽酸盐Ba5YTi3Ta7O30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介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aO -TiO2-Ta2O5 体系中通过掺Y3 +合成了钽酸盐Ba5YTi3Ta7O30,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 (XRD)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并测试了其陶瓷体的介电特性;结果表明 ,Ba5YTi3Ta7O30 在室温下属于填满型四方钨青铜结构顺电相,晶胞参数为a=1.24387(2)nm,c=0.39178(1)nm ,α= β=γ=90° ;频率为1MHz时Ba5YTi3Ta7O30 陶瓷的室温相对介电常数为155 ;而且介电损耗低至0.0009。  相似文献   
58.
采用不同聚合度的季铵阳离子聚合物作为修饰离子,对纳米Pt颗粒的合成及其在全氟磺酸膜(Nafion)上的静电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结合Nafion膜电导率的变化对膜-颗粒自组装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组装过程中Nafion膜电导率的下降总是比Pt组装量的上升先达到平衡,表明膜-颗粒体系(MPS)的静电自组装是一个先由大量的小阳离子占据空位,然后由离子修饰的大颗粒(纳米Pt)取代的过程;改变修饰离子的聚合度同时会引起组装液中游离修饰离子的数目的变化,从而对电导率的衰减速度和组装第二阶段的脱附-组装平衡造成影响,因此随着修饰离子聚合度的增加,导电率达到平衡的时间增加,组装量达到平衡的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59.
采用阳离子吸附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Au)催化剂(Au/GO), 通过调变Au的负载量(质量分数0.2%~2%), 实现了Au在10~21 nm粒径的可控制备. 室温下热红外测试显示0.2 W/cm2光照条件下, 随着金属负载量和粒径的增加, Au/GO光热温度可升高至110 ℃, 且光热转换效率高达88%. 研究发现, 以丁二烯的选择性催化加氢作为探针反应, 在0.2 W/cm2光照条件下, 丁二烯的转化率随Au负载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丁烯选择性在90%以上; 当金负载量为0.5%(颗粒尺寸约15 nm), 光热转换温度为100 ℃时, 样品表现出较高的丁二烯转化率(99%)和丁烯选择性(90%), 且催化剂经过144 h稳定性测试无失活趋势. 与同等条件下的热催化反应相比, 光-热驱动的Au/GO的催化活性提高了5倍. 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分析表明, Au/GO催化性能的提升主要来源于等离子体光转热过程中激发纳米金表面产生了大量的Au δ+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60.
氟化镁钡(BaMgF4)材料不仅拥有铁电性、光学性、多铁性等优良性能,而且作为氟化物,它也具备声子能量低、发光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作固态激光材料和稀土离子的发光基质。但是,获得尺寸、形貌合适的纯相纳米级氟化镁钡粉体材料仍然是其制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重点对国内外关于氟化镁钡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从原料、氟化剂、反应条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之处,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的特点和局限性,为今后高性能氟化镁钡粉体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