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25篇
物理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希夫碱与介孔分子筛纳米超分子材料的发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尹伟 《发光学报》2005,26(3):349-353
合成了希夫碱N,N′2亚水杨基1,4苯二胺(L1)、4[2羟基1萘甲醛基]苯甲酸(L2)和4[2羟基1苯甲醛基]苯甲酸(L3)。使用1HNMR、IR、UV和元素分析手段对希夫碱的结构进行表征。荧光光谱表明固体粉末希夫碱的L1、L2和L3具有较强的光致发光性能,多个精细特征激发峰,其荧光强度大小顺序为L1>L2>L3。荧光时间分辨实验表明,L1、L2和L3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99,199,214ns。L1、L2和L3在乙醇溶液中荧光强度的顺序则为L3>L2>L1。希夫碱L3、L2和L1的乙醇溶液的荧光量子产率大小分别为0.60,0.56和0.0086。希夫碱L1、L2或L3与(CH3)3Si MCM41超分子材料的发光强度比与MCM41组装的强,说明疏水的分子筛环境有利于客体的发光。客体分子L1、L2和L3的激发光谱存在多个精细的激发峰,最大激发波长皆为468nm。希夫碱L1、L2或L3与分子筛形成的超分子材料的发射峰一般朝短波方向移动;L1、L2与(CH3)3Si MCM41及L2、L3与MCM41组装形成超分子体系后,最大激发峰分别红移到529,507,507,505nm;超分子MCM41L1和(CH3)3Si MCM41L3的最大激发峰波长则保持不变。L1、L2和L3分别与(CH3)3Si MCM41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的荧光寿命则有较大的变化;而L1、L2和L3分别与MCM41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荧光寿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荧光时间分辨实验说明主体对希夫碱客体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流动注射停流—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书润  陈惠尧 《分析化学》1993,21(10):1237-1237
1 引言 本文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继那绿的催化效应,采用流动注射停流技术,建立了痕量亚硝酸根的快速分析方法。利用亚硝酸根对该体系的催化作用测定亚硝酸根的吸光光度法已有报道,但用手工操作,步骤繁锁,反应条件不易控制。本文用流动注射停流技术,不仅简便、快速,而且灵敏度较光度法更  相似文献   
13.
稀土超分子纳米功能材料的组装及其荧光性质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铕的四元、三元和二元系列配合物,当配体Phen和TTA共存时,协同发光效应使得Eu(Phen)2(TTA)2的荧光最强,在铕配合物和纳米级介孔分子筛MCM-41或(CH3)3Si-MCM-41组成的超分子发光体系中,主体分子筛的疏水孔道环境有利于客体铕配合物的发展,说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复合的超分子发光材料的荧光性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型无机离子交换剂的研究Ⅴ.偏磷酸铈的离子交换色谱法应用苏政权(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系卫生化学教研室广州510224)封惠侠(河南信阳教育学院化学系河南464000)张秀莲(广东教育学院化学系广州510303关键词离子色谱偏磷酸铈分离中图分类号O657...  相似文献   
15.
张秀莲 《化学通报》2007,70(2):127-133
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HMA )2.(BD2-)].H2O(HMA=三聚氰胺,BD2-=1,3-苯二磺酸盐),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305(1),b=10.272(1),c=12.297(1),α=80.56(2)°,β=71.47(2)°,γ=63.27(2)°,V=994.9(2)3,μ=0.337mm-1,Dc=1.697g/cm3,F(000)=528,R=0.0649,wR2=0.1467,2990个可观察衍射点。三聚氰胺被质子化,相邻的三聚氰胺分子通过N—H…N氢键形成(MAH )∞带子,而相邻的BD2-阴离子通过C—H…O弱氢键形成一条波状的带子(BD2-)∞,N—H…O、N—H…Ow氢键将相邻的(MAH )x(阳离子带子和(BD2-)∞阴离子带子连接成二维网络,层状结构通过N—H…O氢键以及π…π作用堆积成三维微孔结构。  相似文献   
16.
新型的水溶性氮杂对环吩类主体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的水溶性氮杂对环吩类主体化合物的合成张秀莲尹伟(广东教育学院化学系广州510303)梅盛开周茂青(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超分子化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化学新领域,它主要研究分子识别、分子弱化学作用[1]。环糊精是研究较多的主体化合物,但由于...  相似文献   
17.
尹伟 《发光学报》2005,26(4):473-479
利用有机相-水相界面共沉淀溶胶支持自组装方法制备了颗粒大小约为10~15 nm稀土嵌入纳米介孔分子筛Sm-MCM(1∶10)。其BET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为621 m2.g-1,1.25 cm3.g-1和8.0 nm。稀土掺杂能改善纳米分子筛的尺寸2。9S i-MAS NMR分析测试出样品的波谱峰-44,-58,-67,-76,-89,-107,-110 ppm,分别对应七个不同化学环境q0,q1,q2,q3,Q2,Q3,Q4[(S iO)4-nS i—(O—Sm—)n(n=4,3,2,1),(S iO)4-mS i—(OH)m(m=2,1,0)]。表明稀土元素已嵌入分子筛的骨架。不同的样品的巨大比表面积和大的孔容比表明分子筛为典型的介孔结构,也说明这些介孔物质材料在800℃的高温下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把硅胶基质介孔分子筛的红外吸收峰970 cm-1归属为硅羟基的扭曲振动。Sm-MCM的发射光谱归属于Sm3+离子的4L17/2→6Hn/2(n=11,13,15)跃迁发射。  相似文献   
18.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不同比例和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以酒精灯为加热源,在直立式试管装置中进行化学实验。结果表明,为体系提供持续的高温、并恰当选择混合反应物的比例和用量是这一实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承声 《化学教育》2007,28(11):31-33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化学实验员的培训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联系新课程教学实际、为期4天的培训方案,通过自学式、参与式、多边互动式、案例式等多样的教学方式,从"理论探索"、"观摩学习"和"实验探究"等方面实施了培训和考核,为推进新课程着力.  相似文献   
20.
探讨新高中化学课程与义务教育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通高中是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高中一年级是连接的重要阶段。研究初、高中化学的联系 ,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 ,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新高中化学课程与义务教育之间的衔接进行了研讨 ,主要探索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教学法运用等方面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