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72篇
物理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DNA热变性及黏度法研究欧前胡素及同分异构体异欧前胡素与DNA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构效关系.紫外光谱表明,加入DNA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紫外光谱均呈现减色效应;荧光光谱显示,随着欧前胡素或异欧前胡素浓度的增大,DNA-BR的荧光被猝灭,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对BR与DNA的结合存在竞争性抑制;盐效应、DNA热变性温度、黏度法等实验进一步证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与DNA的作用模式均为嵌插与静电混合作用模式.研究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均与DNA发生作用,且欧前胡素与DNA作用强于异欧前胡素.  相似文献   
32.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环丙沙星与母体β-环糊精(β-CD)及其2种修饰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甲基-β-环糊精(Me-β-CD)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同时测定了3种超分子体系的猝灭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环丙沙星与3种环糊精之间常温下均形成稳定的包合物;环丙沙星与3种环糊精包结过程中△G<0和△H<0,这说明环丙沙星与3种环糊精的包结能够自发进行而形成超分子体系,且反应为放热过程.通过对3种环糊精与环丙沙星的热力学数包结能力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和影响包结能力大小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33.
以四-(4-甲氧基-3-磺酸基苯)卟啉(T(4-Mop)PS4)为探针,通过T(4-Mop)PS4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测定BSA的电化学分析方法。T(4-Mop)PS4的峰电流变化(ΔIp)与BSA在2.0×10-6~1.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10-6mol.L-1;对5.0×10-6mol.L-1BSA平行测定8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0%,回收率为95%~104%。组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异白氨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等氨基酸对BSA的测定不产生干扰。采用紫外可见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T(4-Mop)PS4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比。研究表明,T(4-Mop)PS4与BSA之间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了1∶1的稳定复合物。  相似文献   
34.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五味子甲素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与金属离子形成1∶1复合物;五味子甲素对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五味子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结合距离r分别为3.58×104L·mol-1和6.42×103L·mol-1、0.944和0.993、2.18nm和1.63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法的结果表明: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减弱。共存金属离子对五味子甲素与SA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王芳  赵青  程慧芳  张淑秋 《合成化学》2016,24(4):308-311
以N,N-二甲基乙醇胺和N,N-二乙基乙醇胺为初始原料,分别与不同碳链长度的溴代烷烃回流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季铵盐型胆碱衍生物(3a~3f),其结构经UV Vis, 1H NMR和HR-MS表征。初步抗疟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a~3f对恶性疟原虫3D7的增殖均有一定的体外抑制活性,(1-羟基)二乙基正丁基溴化铵(3f)的活性最强[IC50(68.1±6.5) nmol·L-1],但低于青蒿素[IC50(5.7±1.54) nmol·L-1]。  相似文献   
36.
初步阐明了液相微萃取/后萃取(LPME/BE)在苯丙酸类化合物中的萃取机理;建立了浓缩倍数与模型化合物分配系数及理化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自制的液相微萃取装置,优化了LPME/BE条件:以聚偏氟乙烯纤维(MOF503)为溶剂载体,正庚醇为萃取剂,pH 3.0的HCl分析物水溶液为供相,pH 11.7的NaOH为接受相,搅拌速度为1800 r/min,萃取时间为60 min.萃取完成后经HPLC分析.模型化合物浓缩倍数EF与其正庚醇/水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ogP有良好线性,R2=0.9653.测得该方法的RSD内<6.3%,RSD间<6.6%;检出限为咖啡酸0.025 μg/L;阿魏酸0.250 μg/L;对羟基桂皮酸0.004 μg/L;对甲氧基桂皮酸0.100 μg/L;桂皮酸0.050 μg/L.双黄连口服液中咖啡酸平均回收率为100.3%;浓缩当归丸中阿魏酸平均回收率为99.2%;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酸平均回收率为99.4%.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环境友好,能有效去除中药样品中复杂机体的干扰.  相似文献   
37.
以盐酸改性蒙脱土为药物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酮洛芬/酸改性蒙脱土(KPF/acid-MMT)复合物.借助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透析法研究了介质pH值对KPF/acid-MMT释放性能的影响;运用3种数学模型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酸改性后,蒙脱土的比表面积由19.66 m~2/g增加到202.84 m~2/g,载药量由18.09%提高到37.24%;在人工模拟胃液(pH=1.2)和人工模拟肠液(pH=6.8)中,酮洛芬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8.6%和86.7%;零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和描述KPF/acid-MMT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酸改性蒙脱土能有效提高药物的负载量,KPF/acid-MMT可实现药物的定向释放和缓释性能,有望制成肠道缓释口服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38.
通过2,4-二羟基苯甲醛和对氨基水杨酸(PAS)反应合成了新型席夫碱及镍配合物。利用~1H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BSA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推断二者作用力的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能力明显大于中心原子和配体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大于大肠杆菌,镍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0μg·mL~(-1)和2.50μg·mL~(-1)。  相似文献   
39.
金鸡纳碱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小分子催化。本文采用Mitsunobu反应和磺酰基异氰酸酯的胺解,合成了4种金鸡纳碱 磺酰脲类催化剂(3a~3d),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HR-MS(ESI)表征。在优化反应条件下,3a催化硝基甲烷与查尔酮间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收率71%和33% ee。  相似文献   
40.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HA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HAG对BSA和H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HAG与BSA和H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3.03×104L.mol-1和6.2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858和0.911,结合距离r分别为2.88 nm和3.09 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利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HAG对BSA和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