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194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物理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合成了一种铱配合物[Ir(N4)(MDFPPM)2](MDFPPM=4,6-二甲基-2-(2,4-二氟苯基)嘧啶,N4=5-(2-吡啶基)-1H-四唑),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2种晶体结构。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物理性能及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晶体的空间构型均为单斜,空间群均为P21/c;Ir(N4)(MDFPPM)2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主要定域于金属Ir(Ⅲ)和配体MDFPPM的苯环上,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主要定域于配体MDFPPM的嘧啶环上;配合物Ir(N4)(MDFPPM)2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98和-3.22eV;Ir(N4)(MDFPPM)2在77K乙腈溶液中的发射峰波长在449、480和513nm,CIEx,y色度坐标为(0.15,0.23),是一种潜在的蓝色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92.
以表面固定Cu2+的改性大尺寸SiO2大孔材料作为载体, 考察了时间、pH和给酶量对漆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并对固定化漆酶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 h时吸附达到平衡, pH为4.5、漆酶与载体比例为5 mg·g-1时固定化效果最好, 酶活回收率可达到100.4%;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较游离漆酶的均有升高且范围变宽, 固定化后, 漆酶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固定化漆酶的Km值略高于游离漆酶的;固定化漆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与底物反应反复操作10批次后剩余酶活为72.7%。  相似文献   
93.
以嘧啶类化合物为环金属配体,2,2''-联吡啶为副配体成功制备了4种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PPM)2Ir (bpy)]PF61),[(MPPM)2Ir (bpy)]PF62),[(DFPPM)2Ir (bpy)]PF63),[(MDFPPM)2Ir (bpy)]PF64)(PPM=2-苯基嘧啶,MPPM=4,6-二甲基-2-苯基嘧啶,DFPPM=2-(2,4-二氟苯基)嘧啶,MDFPPM=4,6-二甲基-2-(2,4-二氟苯基)嘧啶,bpy=2,2''-联吡啶)。配合物的结构通过质谱、核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配合物4的单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的晶体的空间构型为单斜,空间群为P21/c;34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主要定域于金属Ir (Ⅲ)和环金属配体的苯环上,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主要定域于副配体bpy上;配合物在溶液状态下为绿光发射,波长在513~561 nm之间,量子效率在6.7%~64.0%之间。  相似文献   
94.
高吸油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泄油事件和含油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高吸油材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吸油材料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吸油倍率高、油水选择性好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异性能,因此高吸油材料的开发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高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高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和各种制备方法,并简要探讨了这一日益重要的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
通过比较不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维生素E与辛烯基琥珀酸酐反应产物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建立了以Dionex Kromasil C18柱为分析柱、甲醇和0.033 mol/L H3PO4(100:1,体积比)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条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质谱联用(HPLC-APCI-MS)法检测分离得到的色谱峰,通过比较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质谱特征,确定其中两种物质为维生素E辛烯基琥珀酸酯的异构体。  相似文献   
96.
以吡蚜酮为配体合成了单核的镍配合物[Ni(L)2(Ac)2(H2O)2]·4H2O(1)和双核的铜配合物[Cu2(L)2(Ac)4]·2H2O(2)(L=吡蚜酮),并对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等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镍离子采用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几何构型。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两个醋酸根桥连相邻的Cu(Ⅱ)离子形成了双核结构。电催化实验发现化合物12对H2O2具有明显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7.
以磺胺嘧啶为配体,合成了两种新的Zn(Ⅱ)配合物[Zn(L)2(bpy)](1)and{[Zn(L)2(bpp)]}n(2)(L=磺胺嘧啶,bpy=2,2′-吡啶,bpp=1,3-二(4-吡啶基)丙烷)。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单晶X-射线分析表明化合物1是单核结构,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Zn(Ⅱ)是四方锥配位结构。化合物2是一维结构,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Zn(Ⅱ)是四面体配位结构。热分析表明化合物1和2都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Fe(acac)3-Al(i-Bu)3(acac=乙酰丙酮)催化降冰片烯(NB)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共聚反应条件影响、第三组份影响及催化剂铁铝比影响.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布.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共聚物成膜性.  相似文献   
99.
将四羧基钌(Ⅱ)酞菁(RuPc)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Au电极表面的巯基丁二胺单分子层上,获得了自组装修饰电极(RuPc-CME).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仪(XPS)以及循环伏安法(CV)对该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在pH 5.5时,循环伏安图显示RuPc修饰层存在一对氧化还原峰,其峰电位分别为V1pa=1.12 V,V1pc=1.09 V(vs. SCE).它的表面电子的电荷转移系数α为0.52,速率常数Ks=1.43 s-1,表面覆盖度Γ=7.82×10-10mol/cm2,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在pH 3.0~5.5的PBS底液中,该电极对L-半胱氨酸(Hcy)的氧化有催化作用,采用计时安培电流法(CA)测定催化电流与Hcy的浓度在5.0×10-7~5.4×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10-7 mol/L.用于检测人血清样品中的Hcy,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顺式烯烃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 在材料科学、 药物化学和农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以异丙醇为氢源, 研究了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配合三氟甲磺酸铜催化的炔烃选择性转移氢化反应, 实现了高选择性顺式烯烃(Z/E >99/1)的合成. 该反应体系不需要使用高压设备, 操作简便、 安全, 对氟、 氯和溴等卤素取代的炔烃表现出良好的底物兼容性. 最后, 进行了对比实验, 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