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6篇
化学   274篇
晶体学   7篇
物理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麻黄碱衍生噁唑烷类化合物是由麻黄生物碱和醛酮缩合而成的杂环化合物,它既比相应的麻黄碱碱性弱,脂溶性高,又比相应的醛、酮理化性质稳定,是比较有前途的麻黄碱类前体药物。我们利用麻黄生物碱和取代苯甲醛,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出十一种噁唑烷类化合物(图1)。  相似文献   
182.
韩晓霞  高作宁 《应用化学》2007,24(7):770-773
研究了多巴胺(Dopamine,DA)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裸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 bromide,CPB)现场修饰碳糊电极(CPB/CPE)上的电化学行为。与CPE相比,DA在CPB/CPE上与CPB产生了静电排斥作用,氧化峰电流减小,氧化峰电位正移;AA和CPB产生了静电吸引作用,氧化峰电流增大,氧化峰电位负移。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在DA和AA共存体系中,DA和AA的氧化峰电位相差约340 mV,以此建立了DA和AA的电化学同时测定方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DA和AA氧化峰电流和其相应浓度在1.0×10-5~5.0×10-3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也可用于DA和AA共存体系中选择性测定DA。在100倍AA共存时DA的检出限为2.0×10-6mol/L,CPB修饰碳糊电极直接用于市售针剂中DA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扩散系数的电化学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胶束扩散系数的测定是研究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胶束扩散系数的测定已有准弹性光散射[1]、小角X-射线散射[2]、扩散-粘度[3]、极谱法[4]、循环伏安[5]等方法报导。但有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 ium dodecy benzene sulfonate,SDBS)水溶  相似文献   
184.
任永胜 《化学教育》2020,41(24):75-80
归纳并总结了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本科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及补充标准,对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种导课方法结合、加强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强化讲解各单元操作之间的共性与本质、课程考核标准等改革措施,并对改革效果进行分析。改革后的化工原理课程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制药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5.
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研究了沙丁胺醇(SAL)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测定方法。SDBS使SAL的氧化峰电位负移151 mV,峰电流提高近3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SAL线性范围为6.0×10-7~2.0×10-4mol/L,检出限1.2×10-7mol/L。  相似文献   
186.
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法研究了溴化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TBBPA对B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TBBPA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及室温的循环伏安曲线,证实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说明TBBPA与BSA仅有1个结合位点。由ΔH0和ΔS0分别为-33.06 kJ/mol和-64.73 J/(mol.K),推断范德华力或氢键在二者结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并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光谱研究了TBBPA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分子的引入改变了BSA疏水腔内疏水微环境,从而导致BSA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膦配体(L)配位催化活性中间体HCo(CO)2L的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α-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区域选择的影响.膦配体具有强吸电子能力,可提高HCo(CO)2L的稳定性;同时PPh3配体具有大的空间位阻,抑制了α-己烯吸附配位至HCo(CO)2L、以及C=C双键与C o–H键以支链反应路径加成....  相似文献   
188.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cc-pVDZ基组水平上,对N-(4-脱氢苯基)吡啶离子与不同结构的氮氧自由基反应进行了热动力学研究.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计算出它们的零点振动能( Ezpv)和焓值,分析数据研究位阻效应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3类氮氧自由基均与N-(4...  相似文献   
189.
用最简单方法——三维荧光光谱法对食用调和油中掺入的少量的地沟油进行了检测,并取得了成功.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当加入地沟油的体积比超过5%时,在Ex=310nm,Em=345nm处相对荧光强度迅速下降至2533,与新鲜调和油相比,荧光强度下降了2872,由此可以作为调和油中是否掺入地沟油的判据.实验证明,该方法灵敏、稳定,适合于调和油中掺杂少量地沟油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0.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胆酸钠为稳定剂与还原剂合成金纳米簇(AuNCs)。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对AuNC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AuNCs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和良好水分散性。三聚氰胺与AuNCs作用后使其荧光增强,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三聚氰胺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实验结果显示,AuNCs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三聚氰胺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F0)/F0]=2.0220+0.0187logc,相关系数为0.9925,检测限为2.30×10-9 mol/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市售牛奶中痕量三聚氰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