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化学   127篇
晶体学   5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方家  李双亮  许盛之  魏长春  赵颖  张晓丹 《物理学报》2013,62(16):168103-168103
通过光发射光谱监测高速沉积微晶硅薄膜过程中I(Hα*)/I(SiH*) 随沉积时间的变化趋势, 分析高速率微晶硅薄膜纵向晶化率逐渐增大的原因. 通过氢稀释梯度法, 即硅烷浓度梯度和氢气流量梯度法来改善材料的纵向均匀性.结果表明: 硅烷浓度梯度法获得的材料晶化率从沉积300 s时的53%增加到沉积600 s时的62%, 相比于传统方式下纵向晶化率从55%到75%的变化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硅烷耗尽的情况下, 增加氢气流量一方面增加了气体总流量, 使得电子碰撞概率增加, 电子温度降低, 从而降低氢气的分解, 抑制SiHx基团的放氢反应, 同时背扩散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使得I(Hα*)/I(SiH*) 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增加的趋势有所抑制, 所制备的材料的纵向晶化率在240 s 后维持在53%-60%范围内, 同样改善了薄膜的纵向结构. 关键词: 光发射光谱 高速沉积 微晶硅 纵向结构均匀性  相似文献   
82.
采用直流脉冲反应磁控溅射方法生长W掺杂ZnO(WZO)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并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组分、表面形貌以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ZO薄膜具有良好的(002)晶面择优取向,且适当的衬底温度是制备优质WZO薄膜的关键因素.随着衬底温度升高,薄膜表面粗糙度先增大后减小;衬底温度较高时,薄膜的结构致密,结晶质量好,电子迁移率高.当衬底温度为325℃时,WZO薄膜获得最低电阻率9.25×10-3Ω·cm,方块电阻为56.24Ω/□,迁移率为11.8 cm2 V-1·s-1,其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域(400—1500 nm)范围的平均透过率达到85.7%.  相似文献   
83.
纤维素水解是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中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硫酸浸渍活性炭方法制备的磺酸基功能化活性炭是目前纤维素水解反应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固体酸之一,但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利用果糖的水热碳化,在150 ℃的温和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富含羧基和羟基的碳微球固体酸,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溶剂体系中,该碳微球可以有效地将纤维素水解(130 ℃,反应3 h,还原糖产率45.6%). 为了进一步提高碳微球固体酸的活性,以磺基水杨酸为共聚物,利用果糖的水热碳化反应,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含有磺酸基的碳微球固体酸催化剂. 系统研究了该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使用量、水的添加量以及纤维素起始浓度等因素对纤维素催化水解的影响. 在[BMIM][Cl]溶剂中,纤维素水解的还原糖产率提高到了60.7% (130 ℃,反应90 min),且催化剂循环5次后仍能保持良好催化活性. 本工作利用果糖一步水热法制备碳微球固体酸,并将其应用于纤维素的高效水解,为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84.
合成了星型多臂端氨基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4s-PLGA-PEG-NH2), 并通过核磁共振和凝胶渗滤色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载药纳米胶束, 利用EDC缩合法与叶酸偶联, 得到叶酸修饰的星型端氨基PEG-PLGA纳米胶束; 采用动态光散射、 紫外光谱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纳米胶束进行了表征; 对载药纳米胶束在HeLa细胞中的摄取及细胞毒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结果表明, 经叶酸修饰的星型多臂端氨基PEG-PLGA载药纳米胶束可有效提高HeLa细胞的摄取率以及对HeLa细胞的杀伤率, 表明其可作为一类新型的靶向抗肿瘤药物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85.
敖建平  杨亮  闫礼  孙国忠  何青  周志强  孙云 《物理学报》2009,58(3):1870-1878
采用电沉积法获得了接近化学计量比的贫铜和富铜的Cu(In1-xGax)Se2(CIGS)预置层,研究比较了两种预置层及其硒化处理后的成分和结构特性.得到了明确的实验证据证明,硒化后富铜薄膜中的CuxSe相会聚集凝结成结晶颗粒分散在表面.研究表明:在固态源硒化处理后,薄膜成分基本不变;当预置层中原子比Cu/(In+Ga)<11时,硒化后薄膜表面存在大量的裂纹;而当Cu/(In+Ga) >12时,可以消除裂纹的产生,形成等轴状小晶粒;富铜预置层硒化时蒸发沉积少量In,Ga和Se后,电池效率已达到68%;而贫铜预置层硒化后直接制备的电池效率大于2%,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1-xGax)Se2薄膜')" href="#">Cu(In1-xGax)Se2薄膜 电沉积 硒化处理 贫铜或富铜薄膜  相似文献   
86.
采用氰基丙烯酸酯与5-甲氧基-1,3,4-噻二唑-2-甲氨在乙醇中加热回流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4,5-二氢-1,3,4-噻二唑-5-酮-2-甲氨基取代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显示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及良好的选择性, 化合物6j在1.5 kg/ha的剂量下对油菜的茎叶处理抑制率达到100%; 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了一定的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构效关系研究发现氰基丙烯酸酯3-位取代基的体积对除草活性影响较大, 3-位为异丙基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7.
通过4-[(2-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3-基)甲基]-2-氨基噻唑与取代苯甲醛的缩合反应, 合成了14个新型含2-取代- 1,3-噻唑烷和噻唑环的亚胺类化合物5.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5a的晶体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88.
漆原镍催化剂用于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锌粉还原氯化镍制备了漆原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间二硝基苯加氢制间苯二胺和2,5-二氯硝基苯加氢制2,5-二氯苯胺反应.运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锌粉、展开剂和制备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压力、溶剂等对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间二硝基苯和2,5-二氯硝基苯加氢反应中,漆原镍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乙醇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水能够大大提高反应速率,适量的脱氯抑制剂能够有效加快2,5-二氯硝基苯加氢速率并提高2,5-二氯苯胺选择性.漆原镍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9.
采用低温固相法成功地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xClx (x=0.00,0.05,0.10,0.15)。分别用XRD、SEM、充放电实验、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l- 的掺入对LiV3O8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Cl-的掺入显著地提高了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当掺杂量 x=0.10时,材料的循环性能最好, 循环100周后放电容量仍为198.6 mAh/g。  相似文献   
90.
在均聚物甲基丙烯酸N,N-2甲氨基乙酯(PDMAEMA)存在下通过硼氢化钠原位还原制备金纳米粒子,其尺寸通过金与DMAEMA的摩尔比调节.PDMAEMA水溶液在pH10和14分别在25℃和50℃发生相转变,而由于金纳米粒子具有疏水性,PDMAEMA稳定的金纳米粒子胶体水溶液在pH10时在47℃发生相变.PDMAEMA具有pH和温度敏感特性,其稳定的金纳米粒子胶体水溶液在光和催化性能方面表现出pH可调节的温度敏感特性.在pH2的酸性条件下,胶体水溶液从20℃到65℃升温过程中在518nm处发生表面等离子吸收;在pH10碱性条件下,胶体水溶液在20℃-40℃温度范围内在518nm处出现表面等离子吸收,而在40℃-65℃温度范围内吸收从518nm红移到545nm.当用金纳米粒子做催化剂催化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时,其催化活性可根据PDMAEMA在较高和较低温度对反应物分子的渗透性改变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