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带地形作用的无粘正压方程组是Cauchy-Kowalewska型,可用Cauchy-Kowalewska定理分析,但是分层理论给出更多的信息,例如该方程组是稳定的,该方程组的解空间结构以及Cauchy问题适定性的判别标准.证明了在超平面{t=t^1}包含R^2上粘性正压方程组是适定的。  相似文献   
32.
利用2005-2017年14个自动气象站和2015-2017年66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对浙西北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浙西北雨量分布呈西南、东北多,中部、东部少的特征,有2个暴雨中心,一个是位于清凉峰到大明山一带的梅汛期暴雨中心,另一个为天目山北部市岭一带的台风暴雨中心;暴雨存在明显的月、日变化特征,7-8月暴雨最多,春雨期暴雨主要出现在日落后,梅雨期主要出现在早晨前后,其次是午后,盛夏时主要出现在午后;6月前暴雨集中在西部、南部,7月出现明显转折,西南暴雨迅速减少,东北部天目山市岭一带暴雨明显增多。市岭地形为东北-西南河谷型,受狭管效应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当台风位于天目山东南部时,天目山一带吹东北风对降水增幅最明显。  相似文献   
33.
苟学强  张义军  李亚珺  陈明理 《物理学报》2018,67(20):205201-205201
闪电双向先导原理的提出及观测验证是闪电物理研究近几十年最重要的进展之一,而正、负先导及流光的极性不对称性及传输的持续、间歇性,是理解闪电各种过程物理机制的关键.本文对闪电双向先导的概念及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重点强调了正、负先导流光传输机制特别是门限电场的不对称性,阐述了正先导传输的连续性及其在闪电始发、负先导的空间先导形成、不稳定先导通道中的反冲先导建立等过程中独特的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中性层结时弯曲浮升烟流的抬升。利用作者早先提出的联合作用模式,导出了由机械湍流限定的终极抬升公式,相应的不考虑环境湍流累积作用的公式只是它的一个特例。通过对现有抬升公式中各影响因子与抬升高度函数关系的分析,证明由联合作用模式导出的公式最合理,与观测资料也更一致。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置换群CG系数计算了五个粒子以内的所有SU(mn)SU(m)×SU(n)单粒子母分系数。  相似文献   
36.
台风风场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思训  蔡其发  项杰  张铭 《物理学报》2007,56(5):3022-3027
为了对台风流场的复杂结构进行研究,采用二次变分方法对台风风场进行分解.首先,将台风的流场分解成最大的、不对称的涡旋流场和无旋流场;然后将不对称的涡旋流场分解成最大的对称涡旋和不对称的β涡旋对;最后,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casting)模式(V2.1.2)模拟了200601号珍珠台风,并对各时次的500hPa风场用该方法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台风的运动机理研究和实际的台风路径预测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变分方法 涡旋 β涡旋对')" href="#">β涡旋对 通风流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β作用、静力稳定度加热廓线和基本斜压切变对湿准地转斜压不稳定过程的影响。凝结加热通过扰动波涡度场的参数化进行,其根据是斜压动力过程所产生的低层垂直速度,可维持加热反馈作用所需的水汽辐合。与β=0情况一样,有β作用时,不稳定波的发展率首先很快随着加热强度参数ε增加。在一般加热条件下,最不稳定的波长亦减小到中间尺度。结果表明,当ε较小或中等时,β是个弱的稳定因子。如基本流场有西风切变,β逐渐随ε增加变为强稳定因子。但是在东风切变的条件下,当ε大时,β变为一个弱不稳定因子。结果又揭示了静力稳定度和加热廓线的作用是互相影响的。如加热在低层相对比较大,湿斜压不稳定过程就发展更快,因为低层的静力稳定度在一般情况下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38.
低阶谱模式的一种新方案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经典低阶谱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最小二乘准则下通过计算不同函数组合与实测资料间的复相关系数,从实际观测资料中客观提取能反映具体物理现象的截断函数的新方案.克服了应用低阶谱模式研究物理现象时选取截断函数时的主观任意性.将此方法用于研究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年际变化,利用1994年和1998年6月大气环流资料客观确定相应的函数组合,从描述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准地转两层斜压方程出发,揭示了造成这两年夏季大气环流演变存在差异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39.
沿海和内陆地区多波长光谱气溶胶标高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是大气环境、大气辐射、激光大气传输和进行空中目标识别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而光谱气溶胶标高(spectral aerosol scale height, 简称SASH)是反映气溶胶高度分布特征的关键参量;在考虑无云状态下可见和红外波长范围的太阳辐射情况时,不仅仅要考虑总的气溶胶消光的组成,而且还要估计不同空间间隔范围内的有效高度。文章基于大气气溶胶浓度随高度指数衰减的原理,利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和连续光谱的太阳辐射计,并辅以必要的温湿探测设备,同时测量了典型地区大气柱光学特性以及近地面层的大气水平光谱消光系数,建立多波长SASH的计算方法,获得了可见光波段(波长400,440,532,550和690 nm)的大气SASH的变化特征: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地区,随着波长值的增加,SASH减小;对于东南沿海某地,一般地,冬季SASH要大于夏季的SASH;而对于内陆合肥地区,冬季SASH要小于夏季的SASH。  相似文献   
40.
本文基于氧化石墨烯(GO)、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氮掺杂石墨烯(NG)三种石墨烯材料修饰的电极制备了镉离子(Cd~(2+))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分析检测Cd~(2+),系统的比较了不同石墨烯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检测效果。结果表明GO修饰的传感器在灵敏度、检测限和可重复性方面优于ERGO和NG,说明了石墨烯上含氧基团的存在提高了Cd~(2+)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