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70篇
晶体学   7篇
物理学   2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以Na2MoO4、Eu2O3 、Tb4O7和SrCl2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Sro.95 MoO4∶xEu3+∶(0.05-x)Tb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分析(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白钨矿型纯四方相SrMoO4,5;的总掺杂量没有引起基质结构的变化.样品在800℃时,发光性能最好,在223 nm紫外光的激发下,Tb3+在486 nm、543 nm、583 nm、617 nm处有一组发射峰,分别对应于Tb3+的5 D4→+7F6、5D4→7F4、5D4→7F4、5D4→7F3的跃迁.Eu3+、Tb3+共掺杂时,发射光谱中Eu3+主发射峰位于611 nm附近,归属于5D0-7F2能级跃迁发射,而位于583 nm附近的弱发射峰归属于5D0-7 F1跃迁.  相似文献   
52.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改变煅烧温度、掺杂稀土离子的浓度合成以BaMoO4为基质的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aMoO4∶Eu3+荧光粉属四方晶系;BaMoO4∶Eu3+荧光粉在464 nn的紫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光谱由Eu3+的5D0-7FJ(J=1,2,3,4)特征发射组成,在615 nm处的电偶极跃迁(5D0-7F2)最强,表现为Eu3+的橙-红特征发射;BaMoO4∶Eu3+荧光粉的最佳掺杂浓度为3;(摩尔比);Eu的光致发光衰减曲线符合单指数行为,其寿命(τ)为0.57 ms.  相似文献   
53.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ROB3LYP/SDD//ROB3LYP/ANI2MB水平上,对Cu(Ⅱ)-Co(Ⅱ)异双核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的单、三重态的平衡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电子自旋布居高度集中在Cu和Co原子上,体系中存在较弱的自旋离城效应.体系的前线分子轨道主要由Cu和Co原子的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构成,这种构成有利于配体原子与Cu、Co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期望这些研究为这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组装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4.
N-取代1,2,3-三唑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N~1-取代1,2,3-三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经非常成熟,而N~2-取代1,2,3-三唑的合成报道相对较少.在现有研究报道中,主要通过1,2,3-三唑的选择性官能化及双芳腙或偶氮苯的氧化环化两类方法得到.结合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2000年以来N2-烷基、烯丙基、炔丙基、烯基、芳基取代1,2,3-三唑的合成方法进展.  相似文献   
55.
用2-氨基-5-对三氟甲基苯基-1,3,4-噻二唑与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4种新的标题化合物(3a~3n),其的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室内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部分标题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中3e,3g和3m的生长素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56.
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荧光光谱、CD和FTIR技术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厚朴酚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2.34 nm。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厚朴酚与HSA在亚结构域II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CD结果表明,厚朴酚与HSA的键合使H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从46.6%降到39.9%。  相似文献   
57.
基于柔性的双三氮唑基配体和刚性的芳香羧酸,合成得到了一个一维链状铜配位聚合物[Cu2(bza)4(btx)]n(1)(btx=1,4-二(1,2,4-三唑基-1-基甲基)苯,Hbza=苯甲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分析、荧光光谱等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化合物1中,羧酸根均采取双齿桥联的模式,4个苯甲酸配体螯合2个铜离子构成1个双核铜单元(Cu-Cu键的距离为0.26 nm),这些双核铜单元又通过柔性双三氮唑基配体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的结构;热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具有相对较高的热稳定性,室温下的固态荧光测试发现,在398 nm激发下,化合物1发射出绿色光。  相似文献   
58.
李书静  李可  周书群 《光谱实验室》2012,29(3):1663-1665
以2,4-二羟基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为配体,以Ni2+作为中心原子,合成了一种新的三元固体配合物H[Ni(C7H4O4)(C9H6NO)]·2.5H2O,并采用元素分析、IR光谱和TG-DSC分析对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该配合物中,2,4-二羟基苯甲酸配体以羧基O原子和一个羟基O原子与中心原子配位,8-羟基喹啉配体以羟基O原子和喹啉N原子与中心原子配位,配合物的配位数为4。  相似文献   
59.
以化学转化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复合物载体,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氟化镧/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使用XRD、S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反应体系的物料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控制是影响产品合成的主要因素.最后,使用室温荧光光谱对复合物的荧光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0.
酶催化光度法测定卡托普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卡托普利对牛血红蛋白模拟酶催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建立了酶催化光度法测定卡托普利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抑制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及动力学行为,测定的线性范围为6.23×10-8~1.25×10-5 mol/L,检出限为3.88×10 -9mol/L.对浓度为6.23×10 -6mol/L的卡托普利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