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46篇
物理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习保民  江振洲  王涛  倪沛洲 《有机化学》2009,29(7):1161-1164
7-氨基乙基-(3,4-二氢-2H-苯并[1,2]噻嗪-1,1-二氧代)盐酸盐和取代苯氧丙-2-酮经还原胺化, 合成了10个新的环状胺磺酰基取代的苯乙胺和苯氧烷胺类化合物. 化合物经1H NMR, HRMS, IR确证其结构.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所有化合物对α1-肾上腺素受体均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一种结构新颖的苯并噻唑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各种取代苯并噻唑为侧链结构,对Strobilurins类杀菌剂苯噻菌酯的药效团部分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18个结构新颖的苯并噻唑硫醚类化合物,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确证.并用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5,5-二甲基-4-甲氧基-3-[2-(苯并噻唑-2-硫甲基)苯基]-2(5H)-呋喃酮(6a)的晶体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mg/L的剂量下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53.
陈伟  王建斌  冯准  刘强 《合成化学》2021,29(9):802-812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未来新一代高效低毒抗肿瘤天然小分子药物开发的理想方向之一。其中,完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国家二类新药榄香烯便是从传统中药莪术(郁金)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有效成分,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近些年来对榄香烯的合成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对榄香烯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榄香烯类抗肿瘤中药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4.
煎煮中药的目的在于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充分析出,从而最大发挥中药治疗疾病的功效。为了检测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度变化情况,运用光谱成像技术,以中药材黄柏为例,检测了其在煎煮过程中不同时刻的荧光强度,分析结果从侧面反映了黄柏活性成分的溶出度规律。  相似文献   
55.
张万忠  乔学亮  罗浪里  陈建国 《化学学报》2008,66(11):1377-1381
在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微乳体系中, 利用水合肼还原AgNO3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 TEM显微图像表明形成粒子为球形结构, 平均粒径为5.10 nm, 标准偏差为2.84 nm. 分别利用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环己烷和十二烷等作连续介质, 研究了微乳液中连续相对纳米银形成的影响. 随着正烷烃碳链长度的增加, 微乳液中胶束之间的交换速率增大, 形成粒子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 十二烷形成的微乳体系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具有最宽的共振吸收峰, 所得的纳米银粒子平均粒径最小. 环己烷形成的微乳液中反胶束具有特殊的界面强度, 导致纳米银晶核的形成速率过低, 纳米银晶粒的生长不完全.  相似文献   
56.
旨在建立可靠的Fisher判别模型,以实现西洋参及其常见伪品饮片的快速、客观、准确鉴别,采用自组的凝视式光谱成像仪,对90份不同市售来源的中药材饮片(西洋参、人参、桔梗各30份)进行了荧光光谱成像实验,波长范围为400~720 nm,成像间隔为5nm。采用标准正态变量(SNV)变换对原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光谱数据中的噪声干扰。比较了主成分分析(PCA)与逐步判别分析(SDA)的原理特点及对模型的优化效果,联合这两种分析方法,首先,应用PCA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使光谱数据中的主要信息集中分布在前面的主成分中,然后应用SDA从65个主成分中筛选出判别能力较强的12个主成分建立Fisher判别模型。由所建模型的两个判别函数作样品得分散点图,各类样品在图中表现出良好的聚类现象。以待判样品点与各种类中心点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依据,得出模型的准确判别结果。结果显示,所建Fisher判别模型在训练集和预测集中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8.33%和 96.67%,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准确度,因此,荧光光谱法结合Fisher判别分析可用于快速鉴别西洋参及其伪品饮片。  相似文献   
57.
板蓝根颗粒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疗效,选择一种有效的板蓝根颗粒质量检测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对板蓝根样品进行化学预处理,是一种对样品有损的检测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一种安装液晶滤波器件的荧光光谱成像实验装置对板蓝根样品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测试,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板蓝根标准物质的光谱曲线作为对照品,通过获得不同原材料、不同厂家和不同批次的板蓝根颗粒的荧光特征光谱曲线,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与对照品的荧光光谱特征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及聚类分析,从整体上探讨了荧光光谱特征曲线与板蓝根颗粒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生产的颗粒之间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荧光的强弱和波峰位置的变化上,通过与标准物质的光谱曲线做进一步对比,可初步判断板蓝根颗粒质量的优劣。这表明了采用荧光光谱成像的方法对板蓝根质量进行检测是一种简便、快捷、无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8.
以两性羧酸配体溴化N-(4-羧基苄基)异喹啉((HCbiq) Br)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2(Cbiq)4(H2O)2]Br4·2H2O (1)、[Zn (Cbiq)2(H2O)2]Br2·Cbiq·H2O (2)、[M3(Cbiq)8(μ-OH)2(H2O)2](ClO4)4·7H2O (M=Co (3)、Mn (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1~4的结构。配合物1含有一个由4个Cbiq的羧基桥联双核Cu (Ⅱ)的结构,2个Cu (Ⅱ)还分别与一分子水配位。配合物2中,1个Zn (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氧原子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34结构相似,均为三核结构。每2个M (Ⅱ)除了通过2个Cbiq的羧基上的氧进行桥联,还通过一个羟基的氧进行桥联。此外,2个端基的M (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一个水分子进行配位。凝胶电泳研究表明,配合物1可能是通过氧化机制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DNA,其最大催化速率常数kmax为2.80 h-1,米氏常数KM为3.22 mmol·L-1。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DNA结合亲和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计算得到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自由能为-49.87 kJ·mol-1。  相似文献   
59.
基于液晶滤光器的连续光谱成像测试装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使普通光学采集设备同时获得样品光学形态和成份信息,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连续光谱成像的测试装置.系统采用电可调液晶滤光器作为分光器件,低照度面阵CCD作为接收器,光谱分辨率可达到0.5 nm,无需传统光谱成像仪中的机械推扫装置.在系统设计中,软件设计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控制和后台数据处理等功能.对系统的工作参量进行了测试,给出了系统透过率函数和线性工作范围.为了检测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对低压汞灯和氦氖激光器的光谱进行了检测,给出了多次测试结果的标准误差.最后对中药黄连的活性成份盐酸小檗碱进行了在体检测,通过确定光谱特征,可得到其空间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60.
本文设计的光谱测量系统是一种在可见光波段对样品进行非接触式快速连续光谱测试的装置。系统采用可调液晶滤光片和面阵接收器件实现光谱成像,并对样品的透射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后,得出样品的吸收光谱,为中药材质量及药性检测提供一种方法。待测样品只需简单的物理方法将其磨成粉末或切成薄片,可使中药在原生态下重复进行无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该系统可以根据药材的吸收光谱曲线区分出西洋参、黄连、黄柏、延胡索、黄皮与小檗碱六种样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