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63篇
物理学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NOx储存-还原(NSR)催化剂Pd/TiO2/γ-Al2O3,通过NOx吸附储存实验和对催化剂进行XRD、TPD和TPR等表征分析,考察了添加BaO对催化剂的NOx储存性能和抗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催化剂Pd/TiO2/γ-Al2O3中TiO2的高含量和高分散均可提高NOx储存能力.少量BaO(3%)提高了催化剂Pd/TiO2/γ-Al2O3的NOx储存能力而抗硫能力基本不受影响,当BaO含量超过一定值(5%)时,随催化剂中BaO含量进一步增加,NOx储存量增多,但催化剂的抗硫能力下降.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硫化物易还原,则催化剂的抗硫能力高.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碳纳米管(CNTs)[1]作为新型催化剂载体方面的研究[2~11]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纳米级卷曲的表面,与石墨烯相比其表面π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新的电子结构[12],因此碳纳米管负载的催化剂在涉及电子传输过程的催化过程中具有特别的吸引力。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类[13~15]。已有研究者选用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将Pt[16~19]、PtRu[20,21]等具有催化活性的贵金属或其合金负载到碳纳米管上,展现出了很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制备用于燃料电池的具有均匀尺寸和分散性的负载型纳米催化剂仍然是一项…  相似文献   
63.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叶代勇 《化学进展》2007,19(10):1568-1575
在纳米尺寸范围操控纤维素分子及其超分子聚集体,结构设计并组装出稳定的多重花样,由此创制出具有优异功能的新纳米精细化工品、新纳米材料,是纤维素科学的前沿领域和热点。为了研究当前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简述了纳米纤维素化学基础,介绍了三类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晶体(晶须)、纳米纤维素复合物和纳米纤维素纤维,重点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的五种制备方法: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和晶须、生物法制备细菌纤维素、物理法制备微纤化纳米纤维素、人工合成纳米纤维素和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纤维,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指出开展纳米纤维素超分子的可控结构设计、立体与位向选择性控制与制备、分子识别与位点识别等自组装过程机理、多尺度结构效应的形成机理等基础理论性研究是主要研究基础,新型的、绿色、低能耗、快速、高效的制备方法是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负载型Wacker催化剂的预处理及Pd和Cu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负载型Wacker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并用ICP-AES法测定Pd和Cu的含量。实验表明,用烧灰-酸溶法预处理效果最好,方法中Pd和Cu的检出限分别为3.127和2.548 ng·m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26%和94.82%,11次测定的RSD(n=11)分别小于1.237 %和1.354%。方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利用该法测定Wacker催化剂焙烧前、焙烧后和反应后Pd和Cu的含量,并与计算值比较,百分比分别大于96.4%和96.6%,可以认为,催化剂制备和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没有流失。  相似文献   
65.
金属卟啉类模拟酶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和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概述了量化计算方法在金属卟啉分子设计、结构及催化活性等方面的应用.也介绍了本课题组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预测了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中药中重金属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去除中药中重金属的方法,重点介绍了超临界CO2配合萃取去除重金属方法的配合萃取原理、配合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配合剂的选择、中药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与配合萃取的关系、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等,指出目前超临界CO2配合萃取重金属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朱鹏  李雪辉  徐建昌  黄苑  王乐夫 《催化学报》2005,26(10):905-910
 对硫化NiW/Al2O3催化剂上H2同时还原SO2和NO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度、空速、H2配比以及Ni负载量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550 ℃时, SO2和NO在15%Ni-10%W/Al2O3上的转化率达100%,单质硫的产率达90%以上; 增加空速对NO转化率和单质硫的选择性影响不大,但SO2转化率及单质硫产率明显下降; 提高n(H2)/n(SO2+NO)的比值可显著提高SO2转化率,但单质硫选择性明显下降,其比值为2.0时单质硫产率最大,随后随H2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NO转化率几乎不受H2配比的影响; 增加催化剂的Ni含量可明显提高各反应物的转化率及单质硫的选择性和产率; 预硫化过程对催化剂性能有很大影响,是获得高活性催化剂的必要条件.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及XRD结果表明,催化剂不会因为晶格硫的大量流失而失活. 最后,提出了H2同时还原SO2和NO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68.
水分布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节水、节能、结构紧凑等优点而在工业制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基础上,测试了水流参数如喷淋密度和水温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最小喷淋密度后,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影响很小;在稳定的操作条件下,蒸发式冷凝器水盘中的水温可以保持恒定;循环冷却水水温降低1.1~2.0℃,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系数可以分别提高7.2%~16.9%和34.5%~63.4%.  相似文献   
69.
微波辅助提取白僵蚕中的酪氨酸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tyrosinase)普遍存在于人和动植物体内,是皮肤黑色素(melanin)生物合成和水果褐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酶[1]。研究表明,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力来预防和治疗色素沉着及黑色素瘤。白僵蚕是一种传统的祛斑中药,其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般采用直接加热提取法,但该法耗时长,能  相似文献   
70.
使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Cu(Ⅱ),Ni(Ⅱ)存在的条件下对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 dihydrate,B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得到的猝灭常数Ksv表明,金属离子Cu(Ⅱ)或Ni(Ⅱ)的存在不影响其猝灭机理。基于Fci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获得了盐酸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212位色氨酸残基问的距离:讨论了金属离子与BSA的结合构型对BC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