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63篇
物理学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本文以催化剂体系为主线,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以分子氧代替化学计量氧化剂的醇类清洁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所研究的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性能,主要有钯、铂、钌、金等金属催化剂以及杂多酸催化剂体系;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中相行为的影响。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醇类清洁氧化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其中高效催化剂体系的开发是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醇类清洁氧化技术能否工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浓度、乳化温度、搅拌强度对环氧树脂E-44相反转乳化中临界含水量Rf值与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环氧树脂E-44相反转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E-44从W/O向O/W相反转的发生与乳化剂的HLB值与浓度、乳化温度、搅拌强度等因素都有关,其Rf值随着乳化条件的不同是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53.
钴卟啉催化剂的前线轨道能级与其催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设计并合成了12种钴卟啉催化剂,在温和反应条件(55℃, 2.0 MPa氧压)下考察其催化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制取对硝基苯甲酸的催化活性,发现其对上述反应均有显著的催化活性.采用PM3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对所设计的钴卟啉化合物模型体系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结合,探讨了钴卟啉分子前线轨道能级与其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四配位或五配位钴卟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EHOMO和ΔEL-H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ΔEL-H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大于EHOMO对催化活性的影响;EHOMO值越低、ΔEL-H越小,其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54.
木质素系和萘系分散剂在煤水界面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两种木质素类分散剂SL(木质素磺酸钠)和MSSL(改性磺化碱木质素钠盐)和一种萘系分散剂(FDN)在大同煤表面的吸附量和动力学, 结果表明, SL和MSSL在煤表面的吸附量远比FDN的大, 但是拟合所得的Langmuir平衡常数K和吸附速率常数ka都比FDN的小, 这表明SL和MSSL在煤表面的吸附能力比FDN略差, 吸附速率较慢. 采用IR和XPS研究了煤表面分散剂吸附层的结果表明, 吸附了SL和MSSL的煤表面具有明显的“红移”现象, 并且SL和MSSL在煤表面的吸附层厚度分别为7.22和4.61 nm, 而FDN的吸附层厚度较小, 为2.11 nm. 分析认为, SL和MSSL在煤表面的吸附以氢键力为主, 吸附量较大, 吸附层较厚, 在煤表面呈多点式吸附; FDN主要以π电子极化吸附在煤表面呈卧式吸附, 吸附强度较大, 吸附层较薄.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KH560、苯乙烯、马来酸酐为连接组分,将二氧化钛接枝到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的表面,成功制备了无孔和多孔纳米复合微球。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60)和苯乙烯对二氧化钛在无孔微球表面的分散性和接枝数量以及支撑微球的多孔性质对接枝到微球内部的二氧化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KH560和苯乙烯能够提高二氧化钛在微球表面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二氧化钛以30-80nm的粒径接枝在微球表面。苯乙烯又能使二氧化钛在无孔微球表面的接枝数量从10.4%增大到20.4%。平均孔径为136nm的多孔微球为支撑微球得到的复合粒子中二氧化钛最高接枝量可达26%,明显高于无孔微球和平均孔径为31nm的多孔微球。  相似文献   
56.
多孔聚合物载药微球活性组分释放机理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孔载药微球中活性物的释放机理及控释性能,以难溶性Parsol 1789为模型药物,结合扩散的连续性方程和溶解理论,建立了此类药物从多孔聚合物微球载体中释放的溶解-扩散模型,并利用数值求解得到不同时刻活性物累积释放量的模型方程。用溶解度不同的活性物释放数据对方程进行拟合并求得各组分在多孔聚合物基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和溶解速率常数。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备条件和组成对扩散系数有重要影响,而溶解速率常数主要由活性物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57.
微波辅助提取白僵蚕中的酪氨酸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tyrosinase)普遍存在于人和动植物体内,是皮肤黑色素(melanin)生物合成和水果褐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酶[1]。研究表明,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力来预防和治疗色素沉着及黑色素瘤。白僵蚕是一种传统的祛斑中药,其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般采用直接加热提取法,但该法耗时长,能  相似文献   
58.
以Fe3O4磁粉和稳恒弱磁场作为磁场来源,研究了不同磁场条件对微生物/细菌生长及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4g/L磁粉加量对微生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使之提前进入对数增长期;投加量为4g/L时效果最好,加量超过6g/L会抑制微生物生长;磁粉添加使微生物生长静止期稳定性有所下降。适量磁粉和弱磁场作用可促进苯酚与微生物共代谢,能明显提高苯酚的去除率。4g/L磁粉、100mT恒弱磁场作用下,22h对苯酚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6%、90%,无磁场对照组仅为85%。  相似文献   
59.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丝氨酸组酰胺切割5'-pTpTpCp-3'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得到了两者之间形成多氢键作用的有效分子识别模型以及相关分子结构参数.从理论上解释了丝氨酸组酰胺对5'-pTpTpCp-3'切割的水解机理.  相似文献   
60.
利用微乳液高温法制备出了超细Sr2CeO4粉体,进一步将该粉体利用电泳法在ITO玻璃表面沉积成膜。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在850℃下煅烧4 h所得粉体呈椭圆形,平均粒径在70~80 nm,而在900和1000℃下煅烧4 h所得粉体分别呈梭状和椭圆状,粒径均小于1μm;所得粉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显示,该粉体呈正斜方晶结构;室温下的光致发光光谱显示,所得粉体在262,280和341 nm处有吸收,用上述3个波长的光激发粉体,粉体均在470 nm处有较强的蓝色发射,其色坐标为(x,y)=(0.176,0.283),量子效率高达0.47±0.04。和利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的粉体相比,利用微乳液高温法制备粉体的煅烧温度更低、煅烧时间更短,其激发和发射光谱分别蓝移了30和12 nm。利用电泳法沉淀的粉体薄膜的启动电压较低,随着膜的厚度不同,在2700~4000 V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