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化学   234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岩  田瑄 《有机化学》2004,24(Z1):144
鬼臼类自旋标记衍生物GP-7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及较小的毒性,按照Sosnovsky的学说[1],我们合成了GP-1及其还原产物并研究了该类药物的活性与作用机理[2].作为该工作的继续,我们合成了其还原产物GP-7-OH及GP-7-H并通过FAB,1H NMR,13C NMR对它们结构做了确定-合成路线如右图.  相似文献   
12.
有机汞试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空气和潮气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易通过二茂铁的直接汞化而获得[1].  相似文献   
13.
碳碳双键广泛地存在于功能有机分子中,其构筑在合成化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amberg-B(a)cklund反应是构筑碳碳双键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关键步骤是砜在碱性条件下进行1,3-消除,得到环状砜,然后重排除去SO2形成双键.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底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不同构型的产物,因而可以应用于合成许多功能有机分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对Ramberg-B(a)cklund反应在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也对Ramberg-B(a)cklund反应的拓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C30卡宾三叶结分子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文叶  邱文元 《化学学报》2006,64(23):2322-2326
三叶结分子是最简单的非平凡纽结分子, C30卡宾三叶结分子是由一条闭合的(C≡C—)15 sp杂化碳链组成的, 是具有D3对称性的拓扑手性分子. 本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RB3LYP/6-31G(D)]对分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在优化构型的基础上通过自然键轨道(NBO)方法和轨道能级研究了它的共轭性、成键情况和稳定性, 并与平面型C30卡宾环分子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三叶结分子的三叶弧上形成了非平面的C≡C共轭和扭曲的内螺旋结构, 交叉处具有弱成键作用, 且分子轨道也发生了扭曲; 三叶结分子比卡宾环的共轭性和赝Jahn-Teller效应都明显小, 而总能量高. 因此, 分子打结是一个能量升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正丁醛和1,5-戊二醇为起始原料, 以不对称烯丙基化、改良的Julia成烯反应和Yamaguchi内酯化为关键步骤, 通过13步反应, 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具有植物毒性的天然十元内酯化合物Herbarumin Ⅲ(3)及其差向异构体22.  相似文献   
16.
大叶橐吾中三个新的艾里莫芬型倍半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彤  李平林  袁呈山  贾忠建 《化学学报》2007,65(16):1638-1642
从大叶橐吾的根部分离得到三个新的艾里莫芬型倍半萜(1, 23), 经多种波谱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6α,15β-环氧-8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8α,12-内酯(1), 7-乙酰基-13β-羧酸-6(7)-烯-降-艾里莫芬烷(2), 艾里莫芬-7(11)-烯-6α,15β-内酯(3). 此外, 对化合物1进行了抗菌和抗癌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17.
以(1S,2R)-降麻黄碱为核心的第三代手性树状催化剂在对苯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可以方便的回收并循环使用. 该树状催化剂可以一共使用3次而保持对映选择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C–N键广泛存在于药物、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中,而氮中心自由基在C–N键的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与广泛使用的碳中心自由基相比,氮中心自由基由于缺乏实用简便的产生方法而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发展高效的氮中心自由基引发反应迫在眉睫.在过去的几年里,得益于可信赖且可控制的自由基化学的兴起,可以通过热分解、氧化剂促进、金属盐催化或电催化来产生氮中心自由基.1,n-烯炔环化不仅可以一步反应同时构建形成两个或多个新的化学键,而且可以高选择性引入各种外部官能团,被认为是构建复杂环状化合物必不可少的方法.传统上,通过贵金属(例如Au、Pd、Rh、Ru等)和/或引发剂介导/催化来实现1,n-烯炔环化反应.1985年,Curran和他的同事报道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该方法通过碘代烯炔类化合物的分子内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实现了(±)-hirsutene的简洁全合成.受该工作的启发,并伴随着现代合成技术的发展,自由基启动的1,n-烯炔环化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高的官能团兼容性、原子利用率高、通常不使用化学计量的金属催化剂和/或有毒引发剂,因而受到化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化学工作者已经开发了多种氮中心自由基启动的1,n-烯炔类化合物环化反应的方法.然而,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该主题的综述,因此本文及时进行总结分析.迄今为止,氮中心自由基启动的1,n-烯炔环化反应大概分为三种途径:(1)氮中心自由基选择性的与1,n-烯炔的C=C键进行加成反应,然后通过分子内环化以生成烯基自由基中间体,最后借助进一步环化反应、氢原子攫取或自由基偶联以得到最终产物;(2)涉及到氮中心自由基与1,n-烯炔的C≡C键的选择性加成反应、分子内环化及氧化脱氢;(3)借助分子内原位生成的氮中心自由基来启动的,随后经过两次分子内环化、单电子转移氧化及脱氢反应转化为最终产物.本文将依据氮中心自由基的类型,分为硝基自由基、叠氮自由基和酰胺自由基进行讨论,并将重点放在生成氮中心自由基的方法及其环化模式、相关反应机理以及存在的挑战上.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李斌 《合成化学》2012,20(3):320-323
以2,3,4,5-四碘代噻吩为起始原料,经Suzuki偶联反应和三氯化铁氧化成环反应,合成了三个新型的苯并噻吩七元稠环芳烃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0.
Kukhtin-Ramirez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极性反转反应.利用三价磷的还原性对α-羰基酮化合物进行极性反转,所生成的Kukhtin-Ramirez活性中间体在诸多转化中都展现出了其作为1,1-偶极子的化学性质.近年来关于该活性中间体的反应研究主要包括:极性X—H键插入反应、还原性加成反应、形式[2+1]环加成反应、形式[4+1]环加成反应、形式[4+2]环加成反应.这些转化为一些重要的多官能团化合成中间体及结构复杂的环状化合物提供了高效简洁的合成方法,凸显了Kukhtin-Ramirez极性反转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