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87篇
晶体学   2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根据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内容设置及特点, 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了2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配合和协调统一。无机化学教学应以知识的衔接和实际应用为主, 而物理化学教学则要侧重知识点的挖掘和提升。2者的协调有助于提高课堂利用率,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2.
分别将Gemini型单体1,3-双(二甲基十四烷基溴化铵)-2-丙烯酰氧基丙烷(14G)或1,3-双(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2-丙烯酰氧基丙烷(16G)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 D)共聚合反应, 合成了新型含Gemini表面活性剂结构单元的两亲性阳离子聚电解质(D14G和D16G). 采用稳态荧光、电导、动态光散射及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这些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结果表明, 临界聚集浓度(CAC)随着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单元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同时随着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单元中疏水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这些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同时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两种类型的聚集体, 而且碳链越长, 形成分子内聚集体的倾向越强. 随着Gemini表面活性剂单元含量的增加, D14G溶液中聚集体的流体动力学半径(Rh)也有所增大, 而D16G溶液中的聚集体的流体动力学半径(Rh) 却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113.
邓锋  刘红  僮祥英 《化学教育》2017,38(8):51-55
以煤的大分子结构理论为指导,设置煤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教学。实验项目的开设以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发热量测定为顺序。教学过程采用主、副板书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煤的大分子结构理论分析煤的组成和性质,对比讨论不同煤样的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式突出了煤的大分子结构理论的中心地位,构建了“煤的生成-煤的结构-煤的性质”的知识体系。可循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先整体把握煤的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再细化分析煤中C、H、O元素在不同煤化阶段的变化特点,最后综合评价煤中可燃质与不可燃质对煤热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磁性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介孔材料兼具介孔材料和磁性材料的双重优势,如高比表面积、孔径均一、高吸附性和可磁分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研究意义,受到化学和材料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性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改性研究,同时介绍了磁性介孔材料在污水处理、催化反应、药物控释和生物分子的分离提纯等领域的一些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5.
隐钾锰矿型和水钠锰矿型氧化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钾锰矿型(简写为Cry)和水钠锰矿型(简写为Bir)氧化锰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锰的氧化物,因其特殊的结构和优越的离子交换、吸附、氧化和催化等性能而备受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Cry和Bir型氧化锰的结构特点和掺杂改性研究,综述了Cry和Bir型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降解以及污...  相似文献   
116.
利用合成的磷酸锡晶体作为吸附剂,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水溶液中Pb2+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在模拟海水中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磷酸锡对Pb2+的吸附量随着pH(3~6)以及吸附时间的增大而增加。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数据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好,20℃时饱和吸附量达到110.50mg/g。Dubinin-Radushkevich(D-R)模型研究表明吸附机理属于化学离子交换。反应机理为磷酸锡中的H+与溶液中的Pb2+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热力学研究表明磷酸锡对Pb2+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模拟海水中Pb2+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高盐度对磷酸锡吸附Pb2+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幅度不大,可以用于去除养殖海水中的Pb2+。所吸附的Pb2+可以用HCl解吸,说明磷酸锡具有重复利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7.
1,3-二异丙氧基杯~([4])芳烃冠醚-6(BPC6)是一种1,3交替结构的杯芳单冠化合物,可对碱金属离子进行主客体识别并形成1∶1配合物~([1]),其配合物稳定常数与碱金属离子直径~([2])、溶剂类型~([3])、阴离子类型等因素有关。在与碱金属离子进行主客体识别过程中,BPC6的紫外光谱将发生减色效应,利用此原理,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BPC6分子与碱金属离子主客体识别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碱金属离子(Li~+,Na~+,K~+,Rb~+,Cs~+)直径的增大,BPC6与碱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也随之增大,且BPC6与Cs~+离子的稳定常数最大(LogK=6.25~6.32),可能是由于其空腔尺寸大小与Cs~+离子的离子直径更为接近,匹配度高;并且不同溶剂中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也有所不同,甲醇可与BPC6分子形成氢键阻碍其与金属离子的配合,且其溶剂化效应大于乙腈,因此配合物在乙腈中的稳定常数较甲醇中更大。  相似文献   
118.
以不同配比的甲醇和水作洗脱液,对手性物质酒石酸和5-氰基-1,3-二苯基-4,5-二氢吡唑进行了手性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对于亲水性的酒石酸,以纯水作为洗脱液,手性异构体不能得到分离;洗脱液中甲醇的含量增加到50%,D-和L-异构体得到分离,但是内消旋异构体和D-异构体仍然混在一个峰中;以100%甲醇作洗脱液,酒石酸的内消旋及D-和L-三个异构体的色谱峰全部分开。对于憎水性的5-氰基-1,3-二苯基-4,5-二氢吡唑,以100%甲醇作为洗脱液;当洗脱液中水的含量增加到30%时,R-和S-手性异构体的色谱峰开始分离,但是两个峰大小不相等,分离效果不理想;当洗脱液中水的含量增加到35%时,R-和S-手性异构体的色谱峰分离为两个大致相等的色谱峰,但是两个色谱峰仍有部分交叠。保留时间加长,有利于对映异构体的分离,保留时间长的色谱峰变宽。  相似文献   
119.
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制备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制备锰锌铁氧体材料的主要方法及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干法工艺(陶瓷工艺)和湿法工艺等,同时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认为煅烧条件的控制及产品粒径的分布是影响材料磁性能的关键,湿法工艺中的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