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29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应用电化学方法在石英晶体微天平的金电极上修饰聚苯胺膜,用作一个气体传感器(Au-QCM/PAn传感器).该传感器对乙醇、苯和氨等被测气体的频率响应表明,在含高氯酸钠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制得的聚苯胺膜,其结构有利于被测气体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2.
一种反相毛细管液相色谱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其色谱性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鲁彦  郭建宇  张祥民 《分析化学》2006,34(10):1463-1466
在优化条件下成功制备了50μm、75μm、100μm和200μm等多种口径的硅胶基质毛细管液相色谱整体柱,克服了文献报道中常见的开裂、重现性差等缺点。考察了柱压降与流速的关系,以多环芳烃系列化合物评价了自制的C18硅胶基质毛细管液相色谱整体柱的色谱性能,在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的反相色谱条件下,5种化合物(苯、萘、联萘、芴和蒽)得到了基线分离。该柱对萘的柱效达到了67000塔板/米。  相似文献   
123.
普鲁士蓝膜修饰铂电极的现场拉曼光谱电化学表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拉曼光谱电化学技术表征了普鲁士蓝膜修饰铂电极的循环伏安过程 .结果显示 ,随着修饰膜的微观结构由普鲁士蓝向普鲁士白或相反过程转化 ,表征两种不同结构的拉曼特征振动谱峰及其强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可逆特征 .  相似文献   
124.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以促进剂修饰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霞琴 《电化学》1999,5(4):383-388
应用循环伏安法探索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在L-半胱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修饰的金丝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有效促进剂。组氨酸和精氨酸则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过程池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此外,还讨论了4,4-二硫基联吡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电子传递过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吴惠霞 《电化学》1999,5(4):406-411
合成了铈(Ⅲ)-色氨酸-咪唑和铈(Ⅲ)-苯丙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试、热重-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特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铈(Ⅲ)离子、铈(Ⅲ)与氨基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铈(Ⅲ)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0~1.10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两种铈(Ⅲ)三元配合物显示了安全不可逆的电子迁移过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微带阵列电极的微型葡萄糖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能勤 《电化学》1999,5(2):179-185
用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了微带阵列电极(MAE),考察了该电极在铁氰化钾,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在微带阵列电极表面,修饰一层全氟代磺酸酯膜作为基底电极,并把电子介体二茂铁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基底电极上制备了微型葡萄糖传感器,探讨了微酶电极对葡萄糖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该微酶电极响应时间小于10s,检测线性上限为8mmol/L。  相似文献   
127.
TiO2超微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与光吸收特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Raman激光光谱,XRD,TEM,SEM和UV-Vis等手段研究了TiO2超微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与光吸收特性。结果发现:Ti(OBu)4在较低pH值的水解条件下制得的TiO2溶胶粒径为5~10nm;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iO2微粒的粒径增大,经473~673K热处理得到的TiO2超微粒子粒径为10~20nm,呈不规整的锐钛矿型结构。TiO2的拉曼峰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发生红移,表现出量子尺寸  相似文献   
128.
万颖  马建新  王正  周伟 《化学学报》2004,62(19):1877-1882
利用程序升温反应技术考察了cu交换度对Cu-Al-MCM-41上NO选择性还原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XRD,N2吸附等温线,NMR,ICP-AES,TPD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Cu离子交换的Al-MCM-41并未改变载体的结构特征,仍保持长程有序的中孔结构.影响Cu-Al-MCM-41催化剂选择性还原活性的主要因素是Cu交换度,而不是Cu含量,前者决定了活性中心(主要是Cu^2 )的浓度.当Cu交换度低于100%时,随着Cu交换度的增加,NO最大转化率增加.当交换度超过100%后,催化剂的还原活性下降,此时出现的CuO起完全氧化的催化作用而非选择性还原的催化作用.在n(Si)/n(Al)=10,Cu交换度接近100%的Cu-Al-MCM-41上360℃时可获得79%的NO最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9.
杨海峰  封婕  王桂华  章宗穰 《化学学报》2004,62(20):2007-2009,F006
利用共焦激光拉曼系统,原位测定了电位扫描过程中NAD^ 分子在银电极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变化.通过分析0.4→-0.2→-0.4V电位区间的拉曼光谱的变化,推断由于NAD^ 分子中存在着具有空间旋转自由度的磷酸二酯键,分子中腺嘌呤和烟酰胺两结构单元在银电极上的吸附构型都随电位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0.
探索"任务驱动"下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任务驱动”化学教学模式,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推进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意义,对如何设计化学学习任务和化学学习支持系统,以及如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做了比较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