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29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铅修饰Pd/Al2O3催化剂上环戊二烯的选择加氢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辅以超声技术制备了CaSiO3: (Pb,Mn)发光材料,对合成物运用荧光光谱、DTA-TG、XRD、FTIR、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时的物料配比、超声时间及焙烧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其荧光强度约为高温固相法样品的2倍,平均粒径则降低约300 nm.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须在两种金属离子同时作用下的振荡反应─KBrO3-CH3CH(NH2)CO2H-MnSO4-[F3(phen)3]SO4-H2SO4体系的振荡反应, 对反应产物作了分析, 研究了两种金属离子在振荡反应中的不同作用, Mn^2^+起催化氧化丙氨酸以产生丙酮酸的作用, 而[Fe(phen)3]^2^+则是丙酮酸-BZ型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从而得出振荡反应各阶段的有观活化能。考察了Cl^-、自由基抑制剂及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 振荡反应同时受Br^-及Br2的控制, 振荡机理与Br2^-水解控制模型相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导了葡萄糖-KBrO3-丙酮-MnSO4-H2S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在这一体系中改变酸度可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振荡现象,当[H2SO4]0>0.36mol·l-1或[H2SO4]0<0.074mol·l-1时,体系分别出现二种不同类型的振荡波形OA和OB,OA振荡存在一诱导期,OB振荡无锈导期;OA的振幅较小,但振荡频率比OB快得多;OB的振荡周期逐渐缩短,但OA.却相反变化.当0.074mol·l-1<[H2SO4]0<0.36mol·l-1时,体系同时出现上述二种类型的振荡波形,中间存在一过渡区域,即产生连续振荡波形.文章讨论了诱导期及过渡时间与[H2SO4]0的关系,对酸度的影响机理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O2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同时测定半乳糖、葡萄糖双组分,线性上限分别为4.5mmol/L和4.0mmol/L。而且在测试双组分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16.
稀土掺杂的(K, Sr)Cl·SiO2复合凝胶的荧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 gel法制备了单掺铕及共掺铕、铈的(K,Sr)Cl·SiO2复合凝胶,研究了复合凝胶的荧光性能。根据荧光测试结果,复合凝胶中,Eu3+在没有还原剂的作用下,可以与基质作用形成还原态的Eu2+,复合凝胶表现出相应的Eu2+荧光性能;研究认为,Ce3+,Eu3+共掺杂时,复合凝胶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峰位基本不变,但强度有所不同。330nm处的激发光谱明显增强,且发射光谱随Ce3+的掺杂量增加而增强。当Ce3+掺杂浓度为3.0%(原子分数)时,复合凝胶具有最大的荧光发射强度,表明Ce3+具有很好的敏化作用。在Ce3+,Eu3+共掺杂复合凝胶体系中,复合凝胶荧光强度增大的原因既可能是电子转移过程,也可能是Ce3+→Eu2+的能量传递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TritcnⅩ-100为例,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表面张力法、浊点法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F)的相互作用。证明在β-CD和NSF的混合液中,当NSF的浓度小于或近于其CMC时,两者形式1:1包合物,大于CMC时,形成两者的混合胶束。经初步探讨,认为由于β-D对NSF的包合作用,使B-CD的内腔的极性降低,增强了与显色络合物的疏水相互作用;以及混合胶束中显色剂的分配系数增大,可能是β-CD-NSF对显色反应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对苯二甲酸(H2L)为配体,合成了系列(Eu1-xYx)2L3.3H2O固体粉末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钇掺入配合物后,能增强Eu3+的特征荧光,当铕与钇的摩尔比为0.05∶0.95时荧光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19.
化学振荡反应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研究由组成生命体的物质参与的振荡器对探索生命运动中的振荡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由糖类参加的B—Z体系:阿拉伯糖(以Ara表示)—丙酮(以Act表示)—BrO_3~--Mn~(2+)—H_2SO_4体系。并对振荡反应中二种有机物的作用作了初探。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20.
铕(Ⅲ)水杨酸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Eu3+的水杨酸和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其组成为Eu(Hsal)3phen,用IR,UV,XPS研究配合物的性质和成键特征.结果表明,Hsal-的羧基、phen的两个氮原子均与Eu3+离子呈双齿配位,形成配合物后芳香环上的共轭性减小.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配合物的电化学可逆性比游离Eu3+离子差,不同底液对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