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20篇
物理学   8篇
  202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钒(Ⅴ)-亚铁氰化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钒(Ⅴ)-亚铁氰化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痕量钒的化学发光测定法。方法检出限是2×10~(-10)g/mL钒,线性范围是4×10~(-10)~1×10~(-7)g/mL钒,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考察了26种常见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小角X射线散射法研究CH2Cl2,CHCl3和CCl4对PE液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研究了CH_2Cl_2、CHCl_3和CCl_4对磷脂酰乙醇胺(PE)液晶结构影响的机理.CH_3Cl_2、CHCl_3和CCl_4对PE液晶结构影响的差别主要是其空间旋转电子云密度分布形状不同所致.空间旋转电子云密度分布呈椭球状的物质有使PE液晶形成六角形H_1相的趋向;呈圆锥状的物质有诱发PE液晶形成立方六角相的趋向;呈球状的物质有使PE液晶形成片层立方相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征  武竟存 《分析化学》1995,23(4):401-403
本将Ag(Ⅰ)催化S2O^2-8氧化Mn(Ⅱ)生成MnO^-4的催化反应与LuminolMnO^-4-OH^-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3.2×10^-12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1-1.0×10^-5g/mLAg,用于水样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稀土(Ⅲ)的萃取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竟存  章竹君 《分析化学》1990,18(10):916-919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种新颖高效气体发生装置,设计了以氯气为氧化剂,理论产率接近100%的将锰酸钾高效转化为高锰酸钾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设计制备高纯度高锰酸钾,既可保证高锰酸钾的理论转化率,减少歧化反应副产物对纯度的影响,同时得到的副产品次氯酸钠及氯水可用做无机教学实验的基础试剂,符合“循环经济”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武竟存  吕九如  章竹君 《色谱》1993,11(4):214-216
化学发光分析法以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快速、灵敏度高、线性浓度范围宽等显著优点,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然而,由于化学发光反应固有的选择性差的缺点,使得这种高灵敏检测方法在分析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如何将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法与高选择性的物理或化学手段相结合,这  相似文献   
7.
张静  孙润广  齐浩  王永昌 《化学学报》2000,58(6):704-712
用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6种脂肪酸胺(氨)铂配合物的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选用人黑色素瘤(LiBr)、白血病细胞K~5~6~2和肝癌(7721)作为体外模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磁场对肿瘤细胞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用MTT法对合成的几种脂肪酸胺(氨)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抗癌活性与浓度梯度、胺(氨)配体、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密切相关。磁场对药物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与磁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SAXS)研究了HF,HCl,H_2SO_4和HAC分别对含水磷脂酰乙醇胺(PE)液晶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HF有使PE液晶态变成C相的机理,HCl有使PE液晶态变成LH相的机理,H_2SO_4有使PE液晶态变成L相的机理。而HAC则有使PE液晶态经过L相转变成LH相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竟存  章竹君 《分析化学》1994,22(4):396-405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法的新进展,内容涉及各类化学发光发反应,生物发光反应和电致化学发光反应同色谱体系的偶合方式,仪器设计,多种无机,有机,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生物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引用文献168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