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5篇
物理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有机锡化合物(OTCs)是最毒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之一,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可能诱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法检测泛昔洛韦的新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运行高压、进样电压与时间、检测池中磷酸盐的pH值、运行缓冲溶液的pH值及浓度等测试条件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泛昔洛韦在5.0×10-6~2.5×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检出限为3.5×10-6mol/L。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应用于泛昔洛韦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初步探讨了CE-ELC检测泛昔洛韦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速测仪器,并应用于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速测仪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可同时对多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实时现场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对样品中5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和亮蓝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研究了荷叶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在pH=5.5的B-R缓冲溶液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荷叶碱于+0.87V(vs.SCE)左右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荷叶碱的浓度在0.25-30.0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g/mL。该方法用于荷叶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1.5%。此外对荷叶碱的电化学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热电极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被应用于电分析化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实验表明~([1~3]),由于热电极对扩散层粘度减小与增强对流方面的影响,将对电解质传质速率产生很大促进,同时可去除电极表面污染物,从而使电分析检测信号有很大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生物氧化等过程的特殊物质,是一种营养剂,也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是5-羟色氨(一种神经传递介质),褪黑素(一种神经内分泌物质)和烟酸的前体.在人体中如果不能正常代谢色氨酸,可能会引起神经分裂症,它的代谢产物会在人脑中产生毒素,使人产生幻觉~([1]).目前检测色氨酸的方法有化学发光法、毛细管电泳、流动注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7.
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可氧化辛弗林产生化学发光,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辛弗林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辛弗林的线性范围为4.00×10-7—2.00×10-5mol/L;检出限为6.96×10-8mol/L。该体系已经成功应用于枳壳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2.8%。此外,本文还测定了酸性高锰酸钾-辛弗林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和荧光光谱,初步探讨了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R-肾上腺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跳骤停和过敏性休克,是目前公认的心脏复苏首选药.R-肾上腺素具有手性,目前工业上采用外消旋体的手性拆分制得单一对映R-肾上腺素.而生物不对称合成法具有高效、专一、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手性化合物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9.
Li B  Zheng M  Lu L  Wu X 《色谱》2011,29(8):798-804
采用反相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与紫外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糖皮质激素分析方法,适用于头发中糖皮质激素的检测。使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pH 8.0, 1.5 mmol/L的Tris-乙腈(65:35, v/v),检测波长为245 nm、分离电压为~10 kV、反压为10.5 MPa、泵流速为0.05 mL/min,进行等度洗脱,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泼尼松、泼尼松龙、醋酸泼尼松龙、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皮质脂酮等8种激素在20 min内实现快速分离。各组分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达到3个数量级,检出限(S/N=3)在μg/g水平,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4.8%和7.4%。将所建立方法应用于头发样品分析,检测前采用蛋白酶水解提取和净化处理样品,不同浓度糖皮质激素的回收率为71%~85%。该研究为糖皮质激素药物暴露监测以及压力检测提供了新手段,有望用于滥用药物的控制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点击化学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是由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 Sharpless首次提出。最主要的一类点击化学反应是Cu(Ⅰ)化合物催化叠氮化合物与炔基化合物反应生成1,2,3-三唑五元环化合物,它能够将两种不同物质通过五元环共价结合起来。该方法具备产量高、效率高、副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分离提纯简单、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点击化学的发展极为迅速,涉及到了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功能聚合物、表面修饰、生物大分子、DNAs,生物与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文论述了点击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优势,对近几年点击化学的发展状况,以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述,并展望了点击化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