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4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3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文君 《化学通报》1992,(10):17-21
本文介绍一类新型的气体分离和制备方法—固体电解质法的原理、特征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三甘醇是具有强烈吸湿性的粘稠液体,被用作石油天然气产品的新型干燥剂及脱水剂,在对三甘醇品质进行评价时,水分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三甘醇样品的拉曼光谱图进行采集,三甘醇标准品在波数129cm-1、321cm-1、531cm-1、830cm-1、886cm-1有较强的拉曼信号,以特征波数886cm-1的信号强度与对应的水分含量做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42.95x+4583.5,相关系数R2=0.9986,说明拉曼信号强度与三甘醇水分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选择水分含量为10%、15%、85%、95%的三甘醇溶液作为回测,平均回收率在90.1%~115.86%,相对标准偏差在0.43%~10.1%,该方法可准确检测三甘醇中的水分含量,且快速、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可用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3.
有界平均振幅空间的研究在算子理论及全纯空间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了有界平均振幅空间上乘法算子的性质,并且得到了托普里兹算子有界性及紧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由于具有非挥发性、低毒、不易燃、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高等优势,被认为是可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在双水相体系构建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离子液体的双水相体系在生物大分子及有机化合物萃取分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萃取快速,操作简单,不需使用有害有机溶剂及复杂设备,易于规模化且生物兼容性好。该文综述了基于离子液体的双水相体系的两相分离机理及其在有机小分子及生物样品萃取纯化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优势、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复杂三维结构物的光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光弹性原理和方法,根据有关相似原理,对研究对象的几何尺寸进行缩比、模型设计及加工成型.然后将模型在危险载荷作用下,进行应力冻结、切片及应力分析.确定了模型不同截面上的应力及其变化规律,为优化设计和调整数值计算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不锈钢管件无模拉伸变形速度场及力能参数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分析了不锈钢管件无模拉伸的变形模型、速度场以及力能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采用上限法确定了不锈钢管件无模拉伸速度场及力能参数物理模型,填补了国内外关于不锈钢管件无模拉伸变形及力能参数物理模型研究的空白.为不锈钢管件无模拉伸工艺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激光硬化9SiCr表面土壤磨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壤土、沙土和黏土3种土壤中对激光处理的9SiCr材料进行磨损试验,考察了激光硬化工艺参数对9SiCr 旋耕刀基体显微硬度的影响,获得9SiCr 旋耕刀基体激光硬化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 200W、扫描速度为14mm/s和激光功率1500W、扫描速度16mm/s的条件下,磨损率较小。激光处理表面在3种土壤条件下进行了耐磨性比较,沙土对试件的磨损率影响最小。9SiCr经过激光处理其表面耐磨性比一般淬火表面的耐磨性提高约5倍。9SiCr表面磨损形式主要是磨粒磨损。激光处理9SiCr表面提高了表面硬化层的硬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增加了9SiCr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施用增效肥料后对土壤富里酸(FA)荧光特性及腐殖化程度的影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和爱辉区两个试验区采取相同施肥处理,设置5个处理组:平衡施肥(NE)、平衡施肥减量25%(CK) 、平衡施肥减量25%+纳米碳增效剂(T1)、平衡施肥减量25%+沸石增效剂(T2)、平衡施肥减量25%+生物炭增效剂(T3),分析土壤中FA荧光光谱特性的变化情况。三维荧光区域积分(FRI)方法不同肥料处理区域Fmax相对含量的变化表明,施用增效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其中T2>T1>T3>NE>CK,沸石增效处理对于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提高土壤的供肥水平表现最为显著,其在嫩江试验区的可见荧光FA区域Ⅴ与紫外荧光FA区域Ⅲ所对应的物质相对含量的比值(PⅤ,n/PⅢ,n)较CK处理提高了5.81%,根据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将土壤FA分为C1组分和C2组分,其中C2组分与C1组分Fmax的比值(C2/C1)较CK处理提高了22.09%;在爱辉试验区的PⅤ,n/PⅢ,n较CK处理提高了4.65%,C2/C1较CK处理提高了20.93%;根据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结果,各处理土壤FA可分为C1和C2两个组分,C1组分为类富里酸(Ex/Em=230 nm, 320/410 nm),C2组分为类胡敏酸(Ex/Em=265/465 nm),施用三种增效肥料均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其中NE>T2>T1>T3>CK。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三个增效处理中,T2增效处理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采用沸石作为肥料增效剂对于土壤FA的积极作用要优于纳米碳和生物炭,因此长期施用沸石增效肥料可有效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HPLC-ESI-ITMSn)同时测定了金银花中绿原酸和咖啡酸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提取,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分离,以体积分数0.5%甲酸的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梯度流动相,以保留时间和质荷比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绿原酸和咖啡酸的线性范围均为10.0~1000.0μg/L,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均为2.0μg/L。样品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2.7%~98.7%,相对标准偏差为1.4%~2.7%。该方法适用于其它复杂体系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