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39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角锥棱镜阵列谐振腔的输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角锥棱镜阵列具有溯源反射和准相位共轭两大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的热畸变。但由于这种角锥棱镜阵列自身的缺陷和由它构成的谐振腔输出激光模式众多的特点,限制了其在谐振腔中的应用。分析了角锥棱镜阵列谐振腔产生多模输出的原因,提出了采用腔内滤波的方法实现单模输出。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较好地改善阵列角锥棱镜谐振腔的输出特性,获得了近5倍衍射极限的输出。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以 S T D 总线工控机为核心的离子氮化温控系统总体结构和主要性能该控制系统采用双模控制方式,实现了在氮化过程中对各种工艺参数的最优控制,系统的设计达到了准确、直观、实时地控制整个渗氮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并对k>0证明了该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这种提法由u_s(x,0)=0过于特殊,不能反映奇性方程E_k(u)=0在奇线t=0附近解的奇性状态。为了讨论该方程的解在t=0附近的奇性状态,应该讨论修改的奇性混合问题。王传芳对01时,提下列奇性混合问题:  相似文献   
64.
片状放大器热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神光III主放大器单元4×2×3片状放大器的热恢复研究。利用集总热容模型研究了氙灯、隔板玻璃、钕玻璃片的热恢复过程,并利用三维瞬态热传输有限元模型对钕玻璃片的三维空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的冷却方案,可以在装置预定的运行周期内将激光工作介质钕玻璃片内的温度梯度和总体平均温度冷却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65.
根据色谱热力学理论,在色谱保留值公式统一形式的基础上导出了气相色谱保留系数(I)与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公式参数a,c之间的关系式,证明结构类似化合物的a,c值与保留指数呈线性关系,同时存在氢键作用能、偶极矩作用的影响,从而提出了色相色谱与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换算的方法;该理论为氯代芳烃的文献数据所证实。  相似文献   
66.
尼美舒利含量的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尼美舒利的含量,在GF254硅胶板上,以二氯甲烷-石油醚(V=氯甲烷:V石油醚=8:2)为展开剂,用CS-9000薄层扫描仪扫描,扫描波长为254nm,其Rf值为0.30,该法的检出限为0.05μg,同时相对标准偏差为2.2%(n=10),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5-1.8μg,血清及尿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8%-105%。  相似文献   
67.
本文运用微波等效电路法、惠更斯原理、复射线法、SBR 法等光学方法解决阻抗腔体RCS问题。对于电磁射线入射于阻抗腔体的散射问题,提出轨迹修正和反射系数修正,以解决非全反射界面射线分离的问题。用复射线法、SBR法等光学方法计算多种圆柱形腔体雷达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68.
赵建章  赵冰 《光散射学报》1999,11(2):173-176
用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N,N’ 双水杨醛缩 1,2 环己二胺(N,N’ bis(sali cylidene) 1,2 cyclohexanediamine,BSC)在固态和四氯化碳、氯仿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发现经过光照,BSC的荧光光谱发生了明显、快速的改变,并且光致变色过程可重复进行。  相似文献   
69.
70.
基于“猫眼效应”的目标识别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猫眼效应”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猫眼效应”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探测器的确存在“猫眼效应”。利用“猫眼效应”进行远距离的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够简化系统并有效提高目标探测识别的概率,对今后选取合适的方案进行空间目标捕获、跟踪和瞄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