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180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19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1.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酸萃取技术浓缩分离重油催化裂化(RFCC)汽油中的氮化物,比较了两种萃取剂和两种油剂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选用10%(体积分数)HCl作萃取剂,油剂比为10:1(体积比)时,碱性氮化物的提取率较高;浓缩分离出的氮化物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FCC汽油中的氮化物主要是C0-C2苯胺及少量吡啶类、喹啉类碱性氮化物。  相似文献   
12.
含磷、硫、氮配原子的钴羰基簇合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是当今化学学科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这类簇合物大多有着新颖的几何构型和多样化的成键方式 ,并且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1 ] 。迄今为止 ,人们合成了多种含磷、硫、氮等原子的铁、钴、钌等羰基簇合衍生物 ,但其中三种以上原子同时配位的情况并不多见 ,有金振兴等的含C、S、N配原子的三核钴簇[2 ] ;Luga和Cabeza的三钌簇[3 ,4] 以及Chihara等合成的五核钌簇[5] ,其分子中都有P、N、O三原子配位。我们利用复杂的含P、S、N等可配原子的有机配前体与二元钴羰合物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三核、四核…  相似文献   
13.
陈朝方  李忠  郭建  罗玉玮 《色谱》2002,20(3):272-273
 建立了气相 质谱联用 (GC/MS)测定苯乙烯中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方法。苯乙烯样品直接进样 ,通过毛细管柱 (HP 1,30m× 0 32mmi.d .× 0 2 5 μm)分离 ,由电子轰击 (EI)源于选择离子监测 (SI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在 5mg/kg~ 5 0mg/kg时线性关系良好 (r2 =0 9987) ,回收率高 ;与美国材料测试标准ASTMD4 5 90中的分光光度测量法比较具有操作简捷、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气相法分析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微量有机杂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付芳  孙洁  孙惠莲 《色谱》2002,20(4):362-363
 以氯仿为萃取剂 ,对 3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CHPTMA)水溶液进行萃取 ,用气相法分析了CHPT MA溶液中的微量有机杂质环氧氯丙烷和 1 3 二氯丙醇。柱为 2m× 3mmi d 的不锈钢填充柱 ,固定相为10 %的PEG 2 0M ,载体为ChromosorbW/AW。环氧氯丙烷和 1,3 二氯丙醇的回收率分别为 97 5 %~ 10 5 0 %和93 3%~ 98 8%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1 5 %和 13 1% ,最低检测限分别为 5 0 μg/g和 10 0 μg/ g。  相似文献   
15.
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中药“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同,研讨了微量元素和中医“气血”理论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在微量元素的含量方面,有一定的类同和差异。该现象同中医的“气血”理论有非常相像的地方。同时发现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在煎煮过程中,并不是同想象的一样匀速进入药液,而是不同的元素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批次进入药液,这也提示中药煎法理论有一定依据。由于目前做的实验还少,本实验留下很多问题和疑点,值得进一步做有关的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甲醛脱氢酶进行固定化,酶的包埋率超过了98%.在pH7附近、37℃下,以游离酶和固定化酶作催化剂,NADH为电子供体,进行了甲酸转化为甲醛的酶促反应.游离和固定化甲醛脱氢酶酶促反应都遵循Michaelis-Menten反应机理,用Dalziel提出的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固定化酶酶促反应速率为游离酶酶促反应速率的50%左右.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常数φ和米氏常数K高于游离酶,估计是凝胶基质孔中存在扩散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7.
红外光谱反应出的是特征化学基团的振动 ,对于高聚物的具体单体组成分析 ,只能借助于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到圆满的鉴定结果[1,2 ] 。本工作针对在红外光谱仪不能分辨的情况下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进行综合分析鉴定 ,结果可为其它高聚物分析研究提供实验依据。1 实验1 1 仪器及试验条件未知高聚物试样为白色颗粒状 (晨光化工二厂 )。SYSTEM2 0 0 0FTIR ,PE公司造IR谱仪 ;CDS2 0 0 0铂金丝裂解器 ,裂解室温度 2 5 0℃ ,裂解温度 6 0 0℃ ,升温速率 1 40℃ ms;HP6 890型 ,Compond…  相似文献   
18.
由于非水溶剂的应用日趋广泛,促使物理化学工作者对于溶剂和溶液性质进行研究,同时开展了有关物理化学数据的测定和积累工作,以利于指导实践[1]。目前文献报道含水混合溶剂中的电解质活度系数较多,但非水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报道较少。电解质浓溶液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Pitzer半经验算法[2]。Pitzer的算法中具体物系的β(0)、β(1)等系数需从实测活度系数数据拟合求得。孙仁义等通过测定汽液平衡盐效应的方法研究了盐在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3-4]。最近孙仁义等[5]提出了双液比固定条件下含盐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热力学一…  相似文献   
19.
The hierarchical assembly of well‐organized submoieties could lead to more complicated superstructures with intriguing properties. We describe herein an unprecedented polyrotaxane polythreading framework containing a two‐fold nested super‐polyrotaxane substructure, which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 uranyl‐directed hierarchical polythreading assembly of one‐dimensional polyrotaxane chains and two‐dimensional polyrotaxane networks. This special assembly mode actually affords a new way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instead of covalently linked bulky stoppers to construct stable interlocked rotaxane moieti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ynthesis condition shows that sulfate can assume a vital role in mediating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uranyl species, especially the unique trinuclear uranyl moiety [(UO2)3O(OH)2]2+, involving a notable bent [O=U=O] bond with a bond angle of 172.0(9)°.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ion featur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as well as a fluorescence,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uniqueness of this super‐polyrotaxane structure is main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inuclear uranyl moiety, which is confirmed by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20.
N‐alkylisonitrile, a precursor to isonitrile‐containing lipopeptides, is biosynthesized by decarboxylation‐assisted ‐N≡C group (isonitrile) formation by using N‐alkylglycine as the substrate. This reaction is catalyzed by iron(II) and 2‐oxoglutarate (Fe/2OG) dependent enzymes. Distinct from typical oxygenation or halogenation reactions catalyzed by this class of enzymes, installation of the isonitrile group represents a novel reaction type for Fe/2OG enzymes that involves a four‐electron oxidative process. Reported here is a plausible mechanism of three Fe/2OG enzymes, Sav607, ScoE and SfaA, which catalyze isonitrile formation. The X‐ray structures of iron‐loaded ScoE in complex with its substrate and the intermediate, along with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data reveal that ‐N≡C bond formation involves two cycles of Fe/2OG enzyme catalysis. The reaction starts with an FeIV‐oxo‐catalyzed hydroxylation. It is likely followed by decarboxylation‐assisted desaturation to complete isonitrile instal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