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46篇
化学   893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94篇
物理学   4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介质中α,α-双(4-羟基香豆素-3-基)甲苯的洁净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介质中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存在下, 芳醛与4-羟基香豆素反应为α,α-双(4-羟基香豆素-3-基)甲苯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高效和洁净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2.
一种测定蛋白质的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四溴荧光素(TBFS)作为蛋白质的染色剂,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新体系———BSA 四溴荧光素,体系十分简单,BSA浓度在0.11~60.0μg·ml-1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测定15.0μg·ml-1BSA溶液10次,求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26%,桑德尔灵敏度为0 094μg·cm-2。可直接用于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测得质量控制血清样品中蛋白质质量为35.4±2.4mg,与标准值36.9mg吻合。回收率在97.0%~108.3%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3.
With 1-Pymnebutyric acid (PBA)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H 7,0), the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cytochrome C (Cyt C) was realized. In the cyclic voltammetry experiment two pairs of redox peaks ofCyt C were observed at 0.018 V and -0.314 V (vs. SCE), respectively. The redox reaction at 0.018 V was diffusion controlled, while the redox reaction at -0.314 V was adsorption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34.
An open chain product in the reaction of benzil with thiocarbohydrazi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open chain compound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of benzil with thiocarbohy-drazide in acidic condition. Its derivative, namely, benzil bis-(5-isopropylidene-3-thiocarbohydrazone) has been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 Crystallographic data: C22H26N8S2, Mr=466.62,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12.215(3), b=11.473(2), c=17.032 (3)A, B=98.96(2)0, V=2357.7(9)A3, Z=4, Dc=1.32 g/cm3, F(000)=1040, u(Mo Ka)=2.43 cm-1. Final R=0.050, Rw=0.061 for 1103 unique and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3o(I).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e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open-chain intermediates during the cyclization of (2:2) Schiff base macrocyclic compound has been discussed and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ring closure has bee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35.
CuCrAl和CuCrZr低温液相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络合共沉淀法制备了CuCrAl和CuCrZr复合氧化物液相合成甲醇催化剂,其比表面分别达到119和116m2/g.在5.0~5.5MPa和383K条件下,分别用间歇式和流动式反应釜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CuCrAl和CuCrZr的活性均明显高于CuCr;CuCrAl的活性略高于CuCrZr,但甲酸甲酯(MF)的选择性明显低于CuCrZr;两者在12h内未见活性明显下降.甲醇钠在反应过程中部分转化为甲酸钠和NaOH.CuCrAl和CuCrZr有较高的氢解活性可抑制甲醇钠与MF生成甲酸钠,从而有较低的甲酸钠浓度.但是,Al2O3和ZrO2的酸性有利于甲醇脱水,引起甲醇钠水解生成NaOH.溶剂对CuCr基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明显影响.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以3,5,3',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对猪肉过氧化物酶(POD)的酶学特性以及猪肉不同部位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标准酶获得了酶活性标准曲线.猪肉过氧化物酶在温度38℃,pH 4.80时活性最高.酶浓度与酶反应初始阶段的酶活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氢供体底物TMB的最佳浓度为2.80×10-4 mol/L,浓度过大则会抑制酶的活性,氢受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与酶活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和较宽的线性范围(0~4.20×10-3 mol/L).猪肉不同部位如腰条(指外腰条)、里脊(指内腰条)、后腿、前腿、三层、腱子中POD活性大小不同,前三者的POD活性相近且活性较小,而后三者活性较为相近且活性较大.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准曲线可以求估待测样品中POD的活性值.  相似文献   
37.
新颖氧化镁纳米带共沉淀法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化镁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物质,在催化、陶瓷、塑料和橡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尺寸细化至纳米量级后,因纳米材料所特有的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纳米氧化镁在低温烧结、微波吸收、催化性能等众多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热、光、电、力学和化学特性,因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1,2].其中氧化镁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等一维纳米结构材料以其新颖的结构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性能,近年来更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8.
具有电子给体山)和电子受体的给-受体(D-。-A)分子,由于在光诱导下可以产生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激发态,可作为非线性光学和光电转换等材料[”’j.D-。A分子由于共轭体系一端是推电子取代基,另一端是吸电子取代基,所以其HOMO能级较高,LUMO能级较低[”门,在基态容易发生 HO-  相似文献   
39.
采用带八级杆碰撞/反应池(ORS)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丙烯腈或乙腈产品中的Fe、Cu,标准加入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加标回收率在90%~110%.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0.
考察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室温Na2SO3水溶液的聚合能力,发现在该溶液添加聚丙烯酰胺(PAAm)-氯化铜(CuCl2)配合物膜以组成PAAm-CuCl2膜/Na2SO3催化引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采用ESR、IR、XPS和电导率等手段研究该体系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膜的单位面积平均含铜量在一定范围内和配位体种类等对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即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