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2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934篇
化学   1780篇
晶体学   90篇
力学   119篇
综合类   173篇
数学   316篇
物理学   10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宽带随机振动峰值应力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核结构件在宽带随机激励下的强度,需要考察结构的峰值应力响应. 利用随机振动 和正弦振动之间的峰值等效原理,通过正弦振动在共振频率点的应力响应来计算随机振动的 峰值应力. 以某结构件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该结构件进行了模态分 析、频响分析、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及峰值应力响应分析;同时实施了随机激励下的应力测 试试验. 比较分析与试验的峰值应力,误差在10{\%}以内,表明了该工程分析方法和技术途 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2.
邹旭华  段雪 《分子催化》2000,14(3):171-174
采用有机金属配合物固载法,将金的有机配合物Au(PPh3)(NO3)沉积于刚制备出的Ni(OH)2沉淀上,与其表面的-OH基反应,再于注动空气中程序升温焙烧,制和轩出了颗粒度小,分散度高的金催化剂,改变制备条件,研究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K2CO3作为制备Ni(OH)2的沉淀剂,金担载量为3%(质量分数),在焙烧温度为300℃的条件下,制备出的负载型金催化剂Au/NiO对CO的低温氧化  相似文献   
993.
60年代未, Rosenberg和 Van Camp首先发现了顺式二氯二氨合铂 ?具有抗肿瘤活性 [1]。虽然顺铂用于抗癌药疗效很高,但它的毒副作用也较大。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铂类抗癌药,进行了数千种铂配合物的合成,但目前用于临床的仅有几个。顺铂的抗癌机制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它的靶分子是 DNA,它能抑制 DNA的合成 [2]。然而顺铂在临床上的毒副作用已经表明它作用的靶分子不仅仅是 DNA。细胞膜是铂类配合物进入细胞内的第一道屏障,因此研究不同铂类配合物与细胞膜的作用不仅对进一步认识这类抗癌药物的药理和毒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CrOx/SiO2催化剂上丙烷在CO2气氛中脱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RD、UV-vis  DRS、ESR和微分吸附量热等技术,考察了铬担载量分别为2.5、5和 10wt%的 CrOx/SiO2催化剂的结构、表面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上存在多种Cr的氧化态和聚集形式。随着Cr担载量从2.5wt%到10wt%的逐渐增大,催化剂表面占主导地位的Cr物种由CrO3单体转为多聚CrO3和Cr2O3晶相。在 CO2气氛中催化剂对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的大小顺序为 2. 5wt% CrOx/SiO2 >5wt% CrOx/SiO2>10wt% CrOx/SiO2,反应过程中的原位 ESR和 UV-visDRS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活性中心为Cr5+, Cr5+可由催化剂预处理过程中 Cr3+的氧化及丙烷反应过程中 CrO3单体的还原产生,在反应中 CO2可使Cr3+重新氧化为Cr5+。  相似文献   
995.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发现铝、镓、铟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制备半导体材料、特种陶瓷和电致发光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因此,对此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 IIIA族金属有机配合物由于成键结构复杂,可以调节的结构点多,具有丰富的化学内含,而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性质 [2],所以,通过对 IIIA族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可以寻找到更稳定的、性能更佳的 MO(Metal Organic)新源,对于 MOCVD(Metal Organic Compound Vapor Deposit)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氨基亚甲基酚或萘酚由于其作为染料 [4]、杀虫剂 [5]、…  相似文献   
996.
A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named segetoside k,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Vaccaria segetalis.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reaction and spectral analysis, the structure of segetoside K was established as: olean-12-ene-23a ,28b -dioic acid 3b , 16a -dihydroxy-28-O-[b -D-glucopyranosyl-(1→ 3)]-b -D-glucopyra-nosyl-(1→ 2)-b -D-glucopyranosyl-(1→ 6)-b -D-gluco-pyranoside(1).  相似文献   
997.
近二十年来,高分辨率 27Al核磁共振( 27Al NMR)广泛应用于研究 Al?离子水解过程 ,Al?与环境生物配体的配位化学 ,环境与生物样品中铝含量测定和形态分析 ,监测铝在植物、动物、酵母菌等微生物中的转运过程 ,具有快速、直接、非破坏性等优点。 27Al NMR不仅适用于高浓度的溶液,也可应用于低浓度 (10- 6mol· L- 1)的实际环境、生物样品。应用 27Al MAS NMR可直接对固态样品中铝的存在状态和含量进行表征和测量。本文中对 27Al NMR的应用进展作一评述,并总结了近二十年来文献发表的 27Al化学位移数据。引用文献 70余篇。  相似文献   
998.
用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1,6-二磷酸果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酵生产1,6-二磷酸果糖的提取工艺中,对提取总率影响较大的离子交换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的NK-D301C1型树脂对已预处理的PH为2的发酵液中1,6-二磷酸果糖进行动态交换吸附,当上柱流速控制在25ml/min条件下,其交换量为0.706mmol/ml,用0.01mol/L NaCl-0.015mol/L HCl和0.4mol/LNaCl-0.15mol/L HCl分步洗脱,流速控制在25ml/ml时,其洗涤效果最好,离子交换工序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999.
The plants of Aralia genus are used as folk medicines for rheumathism, hepatitis and bruise in China 1. Aralia subcapitata Hoo is distributed in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and also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Yang et al. 2 reported the isolation of four known triterpenoids from this plant.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a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subcapitatoside A,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this plant. Figure 1: structure of compound 1 Subcapitatoside A (1), …  相似文献   
1000.
4-Aminothiophenol (4-ATP)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SAM) was immobilized on gold electrode. The multi-layered protein film electrode was prepared to rinse the 4-ATP-Au electrode in poly-styrenesulfonate (PSS) and poly-dimer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PDDA) successively, then soaked 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RC) protein from Rhodobacter sphaeriodes or its pigment-replaced mutant. Thus, RC was found embedded in an ordered-orientation film. In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SWV), Au electrode gave a series of electrochemical signals due to the redox reaction of RC protein or its mutants. Intermolecular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ET)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