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化学   645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10篇
物理学   10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邹丽  王振  宗智  邹东阳  张朔 《应用数学和力学》2012,33(12):1465-1476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分变换法,将Padé逼近法与标准微分变换法结合,这种改进的微分变换法主要应用于对冲击波的分析处理方面,能够改善级数的收敛性,并且给出收敛的渐进级数解,甚至精确解,从而为求解强非线性间断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生物芯片扫描仪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强  宗光华  毕树生 《光学技术》2004,30(2):225-228
介绍了生物芯片及其检测、扫描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在生物芯片扫描仪中的关键技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以及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着重分析了共聚焦光路与非共聚焦光路在生物芯片扫描仪中的应用特点,以及CVR技术指标。最后提出了生物芯片扫描仪的未来研究重点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3.
过氧化氢(H2 O2)与生命系统中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但是,过量的H2 O2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疾病,因此,有效地识别和检测H2 O2非常重要.近年来已经报道了许多用于检测生物体系中H2 O2的荧光探针,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其具有灵敏度高、无创检测及实时成像等优点.本文根据不同的荧光团,评述了近五年H2 O2荧光探...  相似文献   
994.
Sn修饰的猝冷骨架NiMo催化剂上的乙二醇液相重整制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猝冷法制备了三元Ni47.8Mo2.2Al50合金,经碱处理活化抽Al及SnCl2修饰,得到了Sn修饰的猝冷骨架Ni-Mo催化剂(RQ SnxNiMo).结果表明,Sn的修饰对催化剂的组成、织构、结构及表面活性位均有显著的影响.将该催化剂应用于乙二醇液相重整反应中,发现Sn的加入使H2选择性大幅度提高.在RQ Sn10NiMo催化剂上,在乙二醇高转化率下,H2选择性达到98.7%,且有效抑制了烷烃的生成.结合催化剂的表征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讨论了Sn对猝冷骨架NiMo催化剂的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采用乙二胺为溶剂,硫粉为硫源,在高压反应釜中于200 ℃合成了纳米尺度的CuInS2-ZnS四元硫化物固溶体. 对产物的晶相转变研究发现, ZnS中引入少量In3+离子即可使ZnS由立方相转变为六方相,而且随着In3+引入量的增加, ZnS的粒径逐渐减小. 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对不同x值的(CuIn)xZn2(1-x)S2固溶体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考察发现, (CuIn)0.09Zn1.82S2催化剂在含有S2--SO2-3牺牲试剂的水溶液中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 循环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反应 20 h 后光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6.
为获得具有调温调湿且能够进行光催化降解有害物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La/TiO_2空心微球,以Ce-La/TiO_2空心微球为载体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将相变材料——癸酸-棕榈酸填充在Ce-La/TiO_2空心微球的空腔中制备具有光-湿-热协同性能的Ce-La/TiO_2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制备过程中主要阶段的产物进行测试,研究SiO2模板的构建作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衔接作用,癸酸-棕榈酸的嵌入对Ce-La/TiO_2空心微球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UV-Vis)对Ce-La/TiO_2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进行测试,研究Ce-La共掺杂对TiO_2空心微球光响应能力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对Ce-La/TiO_2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进一步阐明Ce-La/TiO_2复合材料制备机理。结果表明,氨水提供的碱环境有利于正硅酸乙酯缩合反应,在780.00cm-1处生成Si—O—Si基团,搭建SiO2网络骨架,形成内核,作为支撑TiO_2壁材的模板,构建TiO_2的空腔结构;表面活性剂PVP的添加,在1 035.00cm-1处形成—C—N—基团,有利于TiO_2附着在SiO2的表面;高温煅烧能够有效去除PVP避免杂质离子引入到Ce-La/TiO_2复合材料体系中。Ce-La共掺杂使Ce-La/TiO_2复合材料的吸收边带发生红移,提高在可见光下的催化降解能力,同时在1 630.00cm-1处出现—OH基团能够提高CeLa/TiO_2复合材料的亲水性。癸酸-棕榈酸较好的填充于Ce-La/TiO_2空心微球的空腔中,各组分的特征吸收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能够保持各组分的基本性能不变。  相似文献   
997.
在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中, 利用固定化醋酸杆菌Acetobacter sp.CCTCC M209061细胞高对映体选择性地催化1-(4-甲氧基)-苯基乙醇(MOPE)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成功地拆分外消旋MOPE得到对映体纯(S)-MOPE. 与游离细胞相比, 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速度有所降低, 但其稳定性(包括操作稳定性、 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明显提高. 固定化细胞连续使用10批次(每批次12 h)后, 仍能保留其初始催化活性的58%以上, 而游离细胞仅保留约20%的相对活性. 在所考察的不同有机溶剂中, 正己烷不仅能较好地溶解底物, 而且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相对较好, 因而提高了反应底物浓度、 反应初速度、 对映体回收率及残留底物e.e.值, 是反应体系中最适宜的有机相. 该反应的最适宜正己烷体积分数为60%, 辅底物为50 mmol/L丙酮, 底物浓度为40 mmol/L, 缓冲液pH=6.5, 反应温度为30 ℃; 在此条件下, 反应初速度为80.4 μmol/min, 反应12 h后, 对映体回收率和残留底物e.e.值分别为51.0%和99.9%, 明显好于水单相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98.
自振荡凝胶是一类由自振荡反应驱动的高分子形变聚合物,其无需外界刺激就会自发地形成周期性的形变,广泛运用于仿生蠕动机器人的研究。自振荡凝胶的化学-力学耦合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Ru(bpy)3催化IPAAm(N-isopropylacrylamide)高分子凝胶的力学特征及BZ(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的三维Oregonator模型构造自振荡凝胶的化学-力学耦合动态模型,并构建数值延拓算法分析自振荡凝胶周期性随反应参数和力学参数变化情况。通过本文构建的微分-代数方程组数值延拓方法,可以有效求解自振荡凝胶的极限环,为自振荡凝胶周期调控提供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报道了2-羟基-4-氯-1-苯氧基-9,10-蒽醌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了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其光致变色性以及取代基对蒽醌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碳酸氢铵可有效地促进酶促外消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不对称水解这一有趣现象的发现,探讨了利用有机介质中酶促外消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不对称水解制备对映体纯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可能性,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酶、摇床转速、水含量、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浓度、反应介质及温度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1种酶中脂肪酶Novozym 435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较高,叔丁醇为最合适的反应介质,最适水含量为0.4%(V/V),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的适宜浓度为20 mmol/L,最适摇床转速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30 r/min和30 ℃. 在此优化条件下反应26 h后,底物转化率和产物ee分别为39.8%和9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