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4篇
  免费   4033篇
  国内免费   6602篇
化学   16232篇
晶体学   673篇
力学   1460篇
综合类   900篇
数学   3096篇
物理学   963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668篇
  2021年   739篇
  2020年   818篇
  2019年   826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932篇
  2016年   912篇
  2015年   1102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759篇
  2012年   1603篇
  2011年   1839篇
  2010年   1588篇
  2009年   1652篇
  2008年   1860篇
  2007年   1681篇
  2006年   1549篇
  2005年   1357篇
  2004年   1119篇
  2003年   968篇
  2002年   1168篇
  2001年   1118篇
  2000年   926篇
  1999年   665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0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近年来,羟自由基(^.OH)对DNA氧化损伤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很少研究^.OH对RNA的氧化损伤。其实,RNA与DNA一样,也是核酸的两大组分之一,也有许多重要功能。所以^.OH攻击RNA也会引起重后果,会造成细胞功能衰退甚至细胞死亡等。为此,我们建立了Vit.C-CuSO4-Phen-H2O2-PNA这一产生和测定^.OH氧化损伤RNA的化学发光体系,以便加强^.OH氧化损伤RNA的研究。通过对本体系测定条件的研究,得出了本体系最佳组方是:Vit.C,CuSO4,Phen,H2O2和RNA,浓度分别为350μmol/L,55μmol/L,350μmol/L,0.2mol/L和20μg/mL,体系pH为5.5,体系终体积为1mL。随后,利用本体系检测了槲皮素,咖啡酸,黄芩甙和芦丁抗^.OH氧化损伤RNA的作用,发现这四种抗氧化剂均能有效抑制^.OH氧化损伤RNA的分子机理,结果发现,^.OH清除剂硫脲几乎抑制全部发光,推测是因硫脲清除了引发剂^.OH所致;O^-.2清除剂SOD只能抑制小部分发光;^1O2清除剂叠氮化钠和苯甲酸都能抑制绝大部分发光。这些事实提示,^.OH是RNA氧化损伤的引发剂;O^-.2只是导致RNA氧化损伤的次要因素,^1O2才是导致RNA氧化损伤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超软X射线流气式正比计数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183~933eV超软X射线的圆柱形、侧窗式、流气式正比计数管,工作气体是0.11MPa的P-10气体或氦气-丙烷混合气体。计数管内径为φ25mm,直径为φ0.3mm的入射窗是由厚度80~90μgcm~2聚乙烯甲醛制成的。该计数管的特点:(1)薄窗,对软X射线透过率高。(2)流气式,工作寿命长。(3)能量分辨率好。(4)计数率高(1×10~(14)个/s)。(5)可测能区宽(0.183~10keV)。(6)可以方便更换窗膜材料、厚度及窗口直径。近几年来该计数管已经为高强度低能X光源提供较好监测。  相似文献   
103.
孙炳耀  齐云恒 《分析化学》1994,22(11):1138-1140
在异源四倍体棉种中现已鉴定出22个芽黄突变体、26个芽黄基因,其中V1与V7、V2之间存在着部分同源关系。重叠牙黄基因V16V17的遗传主式独特,单体1测验的分离世代F2和BC恢复产生了黄化的单体株。鉴于杂中子生产现状,俄系统阐述了以芽黄作为指示性进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单模光纤中皮秒啁啾脉冲压缩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曹文华  刘颂豪 《光学学报》1995,15(2):80-185
对单模光纤正群速色散区秒啁啾脉冲的非线性传进行了近似的解析分析和定量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负啁啾脉冲在传输过程中能得到有效压缩。压缩比与脉冲初始峰值功率和初始啁啾程度有关。初始峰值功率一定的脉冲,其压缩比随初始啁啾程度的增大面大,初始啁啾程度一定的脉冲,压缩比随初始峰值功率的增大而减小,表明自相位调制效应导致脉冲压缩效果变差。计算结果还表明,在脉冲时域宽度得到压缩的同时,光谱宽度也能得到同步压缩。  相似文献   
105.
含铒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晓娟  朱从善 《光学学报》1992,12(7):21-625
在室温下,用804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作激发源,在TeO_2-PbO基掺铒碲酸盐玻璃中实现了中心波长分别为525nm,550nm和660nm的上转换发射.荧光强度与激发功率呈非线性关系.估测了PbO含量对上转换荧光相对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107.
在微波放电系统中,对NH_3-F-F_2-CF_3I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向IF(X)传能的诸多媒介中,N_2(A)及N(~2D)起着主要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经微波激发后的N_2与CF_3I的直接反应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8.
规则结构多孔填料塔两相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对规则结构多孔填料塔的气-液逆向流动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了填料塔内气一液两相流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液体流量一定时,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压力损失增大;当气体流量一定时,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加,气相压力损失增加.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采用水力雷诺数、韦伯数和无量纲流动参数的填料塔内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系数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09.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d analyze an SQP-type method for solving linearly constrained convex minimization problems where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too complex to be evaluated exactly. Some basic results for global convergence and local superlinear convergence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approximation sequence. We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our approach by proposing a new method for solving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s with fixed recourse.  相似文献   
110.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d_(0.5)Sr_(0.5)Mn_(1-x)(Ga_x, Ti_x)O_3 system (0.04≤x≤0.4) were inves- tigated through magnetization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measurements. It was observed that a small amount of Ti substitution for Mn will destroy the charge-ordering (CO) phase completely and induce the cluster-spin-glass phase in the system, which displays a procedure of collapse of CO and of an enhancement of spin ordering (SO) phase. In contrast, the Ga substitution for Mn induces a melt- ing of CO phase in the system. It was observed that with substitution the CO phase is suppressed gradually and the remanent CO phase is retained all the while, and withal, there is a co-existence of AFM CO phase and FM SO at low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an abrupt rise of magnetization was observed in M-T curves. We attributed this abnormal phenomenon to a transition from canted AFM SO to FM SO in CO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