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2篇
  免费   2296篇
  国内免费   4631篇
化学   8183篇
晶体学   560篇
力学   833篇
综合类   693篇
数学   1688篇
物理学   57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922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943篇
  2009年   1056篇
  2008年   1166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1010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683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595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邱明  张永振  朱均 《摩擦学学报》2005,25(6):545-549
对4种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5种速度和4种压力条件下进行了销-盘摩擦磨损试验,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铝基复合材料在高速干滑动过程中的摩擦行为预报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预报.结果表明,蓄热能力较大的铝基复合材料在服役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用遗传神经网络建立的铝基复合材料摩擦行为预测模型为服役条件下提供了简便、可靠的优选材料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采用三维云纹干涉仪同步测量含裂纹复合材料弯曲板的面内位移场及离面位移场,并对离面位移场云纹图进行计算机自动采集和处理,编制了云纹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文中推导了正交异性复合材料弯曲问题的离面位移场表达式,得到了弯曲板裂纹尖端位移w与应力场强度因子K1的关系式。通过实测位移,结合裂尖位移场推导出应力强度因子K1值。  相似文献   
993.
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催化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FAME)。结果表明,产品收率随着醇油比增大而提高,当醇油比(V/V)达到7.21后,收率增加逐渐变慢;在树脂最高使用温度以下,反应温度越高,产品收率越高;产品收率随催化时间增长而提高,但提高速度逐渐趋缓;催化剂活性稳定,利用再生树脂连续催化28.7h,未见活性下降。常压下,醇油比4.54,60℃下反应54.7min,FAME产品收率达96.80%。  相似文献   
994.
硼铝酸铜催化剂(CuAB)在吲哚制备过程中存在易积碳和还原的缺点,通过添加铈助剂来改善该催化剂的抗还原性能.通过BET、XRD、H2-TPR、XPS表征表明,铈助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的主体晶相没有改变,但显著增强了复合氧化物的抗还原能力,降低了催化剂的失活速度.采用2%Ce修饰量、空速为0.75 h-1、水油比(摩尔比)为6∶1的条件下,较未添加助剂改性的催化剂转化率提高11.81%,选择性提高6.47%.  相似文献   
995.
The title complex Ni3(C14H8N3O5)2(C5H5N)4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hydroxy-N′-(4- nitrobenzoyl)benzohydraizide with nickel acetate in pyridine solution.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Crystal data for this compound: Mono- clinic, space group P21/c, Mr=1 089.00, a=0.249 27(5) nm, b=0.161 40(3) nm, c=0.121 81(2) nm, β=94.59(3)°, V= 4.885 2(17) nm3, Z=4, Dc=1.481 Mg·m-3, F(000)=2 232, R1=0.049 7, wR2=0.106 8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and R1=0.105 1, wR2=0.119 4 (all reflections), GOF=1.021. The complex was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tumor activi- ties against two kinds of cell lines (K562 and BGC) by MTT method. A preliminary bioactivity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shows distinct antitumor activity.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合成了一种中性的铱配合物[Ir(ppy)2(PPh3)(NCO)],并通过红外、核磁、电喷雾离子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其中a=0.99447(4)nm,b=1.48082(6)nm,c=2.24713(11)nm,β=101.183(2)°,V=3.2464(2)nm3,Z=4,Dc=1.647g·cm-3,F(000)=1592,R1=0.0328,wR2=0.0987(I2σ(I))。光致发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氯仿和DMF中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85,484和515nm,即在二氯甲烷和氯仿中发蓝绿光,在DMF中发绿光。在强极性溶剂中,化合物的磷光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997.
室温下合成纺锤形貌六方相NaLnF_4(Ln=Nd,Sm,Eu,Gd,Tb)纳米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下合成长250nm,宽100nm的纺锤形貌六方相的NaNdF4。NaEuF4,NaSmF4,NaGdF4和NaTbF4也用同样的方法获得。产物用XRD,TEM,HRTEM,FESEM和PL进行表征。PL光谱显示合成的NaEuF4的激发波长是394nm。NaEuF4有4个特征发射谱带,分别是591,615,650和681nm。  相似文献   
998.
朱翔  黄薇  何成  段春迎 《无机化学学报》2010,26(12):2138-2142
由缩氨基脲和2-喹啉醛合成了席夫碱配体H2L,并与过渡金属离子Cd2+组装得到了四边形配合物CQ。用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具有I41/a空间群。通过荧光测试发现该配合物在CH3CN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加入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阴离子后荧光发生淬灭,而加入邻苯二甲酸阴离子荧光无变化,可以将邻苯二甲酸阴离子从其他2种二酸阴离子中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999.
样品经微波消解及在线稀释进样,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锂电池中锂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锂的线性范围为0.01~2.5 mg·L~(-1)。该法用于测定锂电池中锂的含量,回收率在94.0%~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1.6%~4.5%之间。  相似文献   
1000.
The compound 2,2′-(2-amino-phenoxy)-ether[L]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diethylene glycol with tosyl chloride. AgClO4 and ZnCl2 each react with L to give two complexes [Ag2L2(H2O)(ClO4)2] (1) and [ZnLCl2]n (2) respectively, 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both complexes crystallize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c. 1 is a dinuclear complex, and 2 forming 1D zigzag chain by Zn(Ⅱ) linking adjacent ligands in turn. When viewed from the top of the chain, the structure of 2 shows the unidimensional tube. CCDC: 748592, 1; 748594,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