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57篇
  免费   22995篇
  国内免费   40347篇
化学   86700篇
晶体学   4553篇
力学   8551篇
综合类   4446篇
数学   20186篇
物理学   56263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1191篇
  2022年   3808篇
  2021年   3937篇
  2020年   3984篇
  2019年   3937篇
  2018年   3567篇
  2017年   5296篇
  2016年   4193篇
  2015年   5963篇
  2014年   7119篇
  2013年   9447篇
  2012年   9526篇
  2011年   10272篇
  2010年   10166篇
  2009年   10571篇
  2008年   11654篇
  2007年   10663篇
  2006年   10285篇
  2005年   9043篇
  2004年   7059篇
  2003年   5182篇
  2002年   5227篇
  2001年   5309篇
  2000年   5435篇
  1999年   3137篇
  1998年   1719篇
  1997年   1394篇
  1996年   1261篇
  1995年   1185篇
  1994年   1187篇
  1993年   1152篇
  1992年   1022篇
  1991年   750篇
  1990年   735篇
  1989年   728篇
  1988年   543篇
  1987年   484篇
  1986年   397篇
  1985年   294篇
  1984年   308篇
  1983年   260篇
  1982年   213篇
  1981年   203篇
  1980年   139篇
  1979年   159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37篇
  1965年   38篇
  1959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Natural populations, whose generations are non-overlapping, can be modelled by difference equations that describe how the populations evolve in discrete time-steps. In the 1970s ecological research detected chaos and other forms of complex dynamics in simple population dynamics models, initiating a new research tradition in ecology. However, in former studies most of the investigations of complex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single populations instead of higher dimensional ecological systems. This paper reports a recent study on the complicated dynamics occurring in a class of discrete-time models of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 based on age-structure of predator. The complexities include (a) non-unique dynamics, meaning that several attractors coexist; (b) antimonotonicity; (c) basins of attraction (defined as the set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leading to a certain type of an attractor) with fractal properties, consisting of pattern of self-similarity and fractal basin boundaries; (d) intermittency; (e) supertransients; and (f) chaotic attractors.  相似文献   
112.
首先在Contingent切锥意义下界定了Banach空间中非空集合的伪切锥和伪凸性的概念,并讨论了相应的性质,然后针对可微优化问题,在广义凸性假设下,建立了最优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3.
设E为一个可数集,Q=(qi,j;i,j∈E)为E×E上的矩阵,满足m为E上的概率分布满足何时存在Q过程,使得m是它的不变分布? 这个问题由Williams(1979)作为一个开问题提出.文[15]对全稳定情形,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对单瞬时情形,完整地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114.
基于模糊集相容性的模糊控制规则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模糊模型的完备性和相容性的基础上 ,根据模糊集贴近度 ,提出模糊集相容性的概念 ;通过对模糊控制规则表特征的分析 ,进一步完善规则相容性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 ;最后给出模糊控制规则模型自寻优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15.
李建林  魏广生 《数学学报》2002,45(5):847-850
设函数f(w)为凸区域D内的单叶解析函数,对于2≤n≤8和所有w∈D,本文得到估计式|f(n)(w)/f'(w)|的精确上界.这个结果推广了一些已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6.
相对论性无自旋粒子在Hartmann势场中运动的精确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标量势等于矢量势的条件下,本文获得了具有Hartmann型势的Klein-Gordon方程的精确解.给出了束缚态的精确的能谱方程和归一化的径向波函数,对于散射态,获得了按“k/2π标度”归一化的径向波函数和相移的解析计算公式.讨论了散射振幅的解析性质和波函数、能谱方程以及相移的非相对论近似.  相似文献   
117.
我们用最近研制成功的LMA型低频力学谱测试系统对NiTi合金马氏体相进行了在很大频率范围内(0.003~1Hz)的低频等温力学谱和温度谱的测量.我们研究的形状记忆合金NiTi(Ni50.2at%)试样长34mm,直径1mm细丝.经一定热处理,分别在333K.343K和353K做了内耗随频率的变化的测量。实验表明:频率越小,内耗越大,也就是内耗随频率减少而增大。同时我们采用阶梯升温的方法在八个温度下每个温度测量三种频率(1Hz,0.1Hz,0.01Hz)的内耗,结果清楚地表明:不同频率下,内耗峰都出现在372K(99℃)。而且频率越低,峰高越高。这是具有相变峰的特点:相变峰的峰温不随测量频率不同而变化,相变峰高度随频率减少而增大。我们还测量了在1Hz与0.5Hz频率下内耗随温度的变化。本文用马氏体相的位错理论初步讨论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8.
利用一发散点光源和一束倾斜平行光制作出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同焦距的变形全息透镜,且用此全息元件实现了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变形全息透镜两个方向上的焦距随全息记录条件和再现条件而变化,分析了用这种全息透镜实现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条件。实验表明,用该元件能够方便地实现任意级次的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  相似文献   
119.
研究了V型三能级原子BEC与双模压缩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忽略原子间相互作用和考虑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光场的正交压缩和光子数压缩。结果表明,光场的正交压缩依赖于压缩参数,而光子数压缩与压缩参数、光场信号强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两种压缩可同时存在。原子间相互作用影响两种压缩的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周期,以及正交分量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幅度,而对光子数压缩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0.
在充分调研和分析SN方法粒子输运计算程序自动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对建模过程中的模型文件格式识别、属性编辑、空腔处理及自动划分离散网格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对SNAM程序建模部分功能测试,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This paper presents two approaches to enhance the geometry modeling ability of SN particle transport simulation codes and focus on the key issues that lie in the processing from CAD model to SN code geometry model, e.g. CAD file format support, void modeling, mesh generation and model-editing. SNAM (SN Automatic Model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as an interface code between commercial CAD software and SN particle transport simmulation codes. The testing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used in SNAM are efficient and capable of all the necessary processing from CAD model to SN geometry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