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1133篇
化学   2186篇
晶体学   157篇
力学   237篇
综合类   136篇
数学   424篇
物理学   15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In this paper, the nanosecond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of Hypocrellin A(HA) are examined in solvents of varying polarity. There are three absorp-tion bands in dilute HA solutions: Ⅰa, Ⅱa are defined as the triplet-triplet absorption ofHA, the band Ⅲa is supposed to be the absorption of the solvent--sepatated ion pair (SSIP).In more concentrated solutions, only the absorption of SSIP was observed. The effects ofsolvent polarity on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a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HA and the effectof oxygen on the intensities of the fluorescence of HA are discussed. Then a reasonablemechanism for the photolysis of HA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62.
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氧化细菌中包含的甲烷单加氧酶(MMO)、甲醇脱氢酶(ADH)、甲醛脱氢酶(FaldDH)、甲酸脱氢酶(FateDH)经过一系列反应能够把甲烷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生成一定的能量物质.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有机体在温和条件下完成这一反应.研究发现,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 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在休眠的悬浮细胞中充人二氧化碳后,反应一段时间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推动的反应,为了补充反应所消耗的能量.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用甲烷进行再生,以恢复细胞中的还原当量NADH.我们进行了反应再生的交替连续批式反应,甲醇积累量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理论上,反应不会增加温室效应,这是一个有效的、环境友好的、可恢复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蛹虫草中腺苷和虫草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蛹虫草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所用色谱柱为WatersNOVA-PAK C18(3.9 mm×300 mm,4μm),流动相为0.01 mol.L-1KH2PO4-K2HPO4缓冲溶液(pH 6.86)+1%(体积分数)四氢呋喃,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的波长为260 nm,峰面积与腺苷浓度和虫草素浓度之间的线性范围依次为1.27~50.5 mg.L-1和3.23~129.0 mg.L-1,其检出限依次为0.18 ng和0.25 ng。在腺苷及虫草素的浓度水平依次为5.05 mg.L-1和12.9 mg.L-1时测试方法的精密度,求算得RSD(n=7)值依次为0.094%和0.792%。用标准加入法试验方法的回收率,求得两者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3.2%和98.5%。  相似文献   
64.
采用聚丙烯酰胺法制备了La1-xCuxSrCoO4(x=0.2-0.8)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u离子掺杂量(x)对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运用XRD、IR、TPR和TPD等多种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x的变化而变化,Cu部分取代A位La能提高LaSrCoO4催化剂的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当x=0.4时La1-xCuxSrCoO4催化剂的晶格氧和Co3 含量较多,晶格氧的活动性较高,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65.
邱月  李根容  龙梅  李沿飞  夏之宁 《色谱》2019,37(9):990-995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3种紫外吸收剂的超高效合相色谱法。以甲醇为溶剂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样品进行超声提取,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过0.22 μm有机滤膜,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仪分析。选择ACQUTY UPC2 HSS C18 SB色谱柱(150 mm×3.0 mm,1.8 μm),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流动相,异丙醇为改性剂进行梯度洗脱,在最优色谱条件下,13种紫外吸收剂能够在4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结果表明,在各自线性范围内,13种紫外吸收剂的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5,检出限(S/N=3)为0.05~0.1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6.8%~115.7%,相对标准偏差为0.73%~5.61%。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同时大大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可用于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3种紫外吸收剂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6.
均相烯烃氢甲酰化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娅娜  李峰  吴彪 《分子催化》2007,21(5):472-482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Hydroformylation),又称OXO合成,是指烯烃与合成气(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多一个碳原子的正构醛(n-alde-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最早是Roelen[1](1897~1993)于1938年在德国鲁尔化学公司从事费托合成中发现的.目前,该反应以每年800~900万吨的产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工艺[2],其产品遍及各种不同碳数的醛和醇,其中最主要的除由丙烯出发合成丁、辛醇外,还有以高碳烯烃为原料的C8-11增塑剂醇和C12-18的表面活性剂醇,被广泛用于增塑剂、织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药物中间体、溶剂和香料等精细化工领域[3,4].均相氢…  相似文献   
67.
PbO~2纳米粉体的固相合成及其对MnO~2电极材料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夏熙  龚良玉 《化学学报》2002,60(1):87-92
利用固相氧化反应制备了PbO~2纳米粉体样品,借助XRD,TEM以及循环伏安测试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反应条件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将所得样品用于改性MnO~2电极,恒流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掺杂量在1.25%~5.00%间对MnO~2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可使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得到极大提高。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铅的掺入改变了MnO~2的放电机理。在循环扫描过程中,掺杂物与MnO~2均不再以单纯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系列Pb(X)(X=0,Ⅱ)Mn(Y)(Y=Ⅳ,Ⅲ,Ⅱ)复合物的共氧化与共还原,抑制了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的生成和积累,从而有望改善MnO~2的可充性能。纳米PbO~2与常粒径PbO~2与常粒径PbO~2(标记为S)对MnO~2的改性机理类似。但前者对MnO~2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当恒流放电至-1.0V时,其放电容量较S样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平均高出约30%。  相似文献   
68.
钠硼解石——水体系溶解和相平衡的研究(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lexite dissolution in water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wid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0℃ to 93℃ and two higher temperatures at 120 ℃ and 240 ℃.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ulexite dissolved congruently from 10 ℃ to 35 ℃ and incongruently from 40 to 68 ℃. The solid component of ulexite, NaCaB5O6(OH)6·5H2O was dehydrated to form NaCaB5O6(OH)6·H2O from 50 to 68 ℃ and finally amorphous solid at 68 ℃. This amorphous solid converted into priceite at 71 ℃ and then converted completely to priceite at the boiling point(93℃) of the solution. At both 120 and 240 ℃, the dissolution of ulexite was an incongruent process. Above 120 ℃, ulexite became amorphous solid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priceite. In addition to the solid to solid transformation, crystallization of priceite from the solution has also been observed. Based on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mechanisms of dissolu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borate in ulexite-water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9.
硅氢加成反应高选择性合成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萧斌  李凤仪  戴延凤 《分子催化》2006,20(2):153-157
研究了硅胶负载聚乙二醇铂催化苯乙烯与甲基二氯氢硅的硅氢加成反应,β-加成产物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为100%,10℃下反应8h苯乙烯转化率为96.0%.反应存在一个诱导期,温度等反应参数对诱导期有重要影响,40℃下反应的诱导期不到1h,并探讨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目标产物高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CoTiO3纳米粉体的合成及其对MnO2电极材料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钙钛矿型CoTiO3纳米粉体,借助XRD、TEM以及循环伏安测试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不同量的所制样品用于MnO2电极的物理掺杂,进行了深度恒流放电、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40%KOH电解质溶液中,样品掺杂量为5%时改性效果较好。纳米CoTiO3参与了电极反应,抑制了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的生成,从而有效地改善MnO2的放电性能,放电容量较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