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26篇
  免费   30993篇
  国内免费   30436篇
化学   80930篇
晶体学   2889篇
力学   7720篇
综合类   1474篇
数学   16252篇
物理学   73190篇
  2023年   1174篇
  2022年   2082篇
  2021年   2139篇
  2020年   2425篇
  2019年   2988篇
  2018年   2739篇
  2017年   3893篇
  2016年   3721篇
  2015年   4516篇
  2014年   4808篇
  2013年   7266篇
  2012年   8113篇
  2011年   9968篇
  2010年   13168篇
  2009年   13508篇
  2008年   7791篇
  2007年   6897篇
  2006年   6518篇
  2005年   6332篇
  2004年   6383篇
  2003年   4899篇
  2002年   4813篇
  2001年   4935篇
  2000年   4252篇
  1999年   3631篇
  1998年   2726篇
  1997年   2400篇
  1996年   2680篇
  1995年   3080篇
  1994年   3167篇
  1993年   3185篇
  1992年   2708篇
  1991年   2294篇
  1990年   1928篇
  1989年   2011篇
  1988年   1977篇
  1987年   1251篇
  1986年   1285篇
  1985年   923篇
  1984年   1036篇
  1982年   932篇
  1981年   784篇
  1980年   798篇
  1979年   568篇
  1978年   552篇
  1977年   642篇
  1976年   1048篇
  1973年   443篇
  1972年   536篇
  1971年   4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1.
本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线性Na原子链的表面等离激元机理.主要在原子尺度下模拟计算了体系随着原子数增加及原子间距变化的集体激发过程.研究发现线性原子链有一个普遍的特性——存在一个纵模和两个横模.两个横模一般在实验上很难被观测到.纵模随着原子链长度增加,能量红移的同时,该纵模主峰的强度呈线性增长.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加,端点模式(TE)开始蓝移,能量和偶极强度都逐渐趋向饱和.横模能量被劈裂的原因概括如下:(一)每个位置的电子受到的势不同,在两端的电子受到的势要比在中间的电子受到的势要高,因此两端的电荷积累也比中间多;(二)端点存在悬挂键,所以中间的电子-电子间相互作用与端点的不一样,这两方面又都与原子间距d有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方法对香港1997―2018年的住宅价格月度数据进行了分解,将经过重构后的数据分成高频序列、低频序列与残差项。将BP多断点检测应用于低频序列,并结合样本时段内的重大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房价的影响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外部经济体的救市政策间接地影响香港房价;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孙九招”政策没有立即见效;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住房供给调整与按揭贷款调整对房价的影响较为显著;税收调整对房价影响不显著、对交易量影响显著;SARS爆发使住宅价格下降约1%。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将史瓦西黑洞场中自由下落质点的固有时(诺维科夫坐标时)公式,由自然单位制化成了国际单位制中的形式.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自由下落质点经历的绝对时间公式,进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自由落体经历的固有时,恰好等于牛顿力学给出的绝对时间.最后,对自由下落质点在黑洞内外经历的时间进行了特例计算.  相似文献   
14.
以尿素为氮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氧化锌(N-ZnO),用FT-IR、UV-Vis、PL、XRD和XPS对N-ZnO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以2,4,6-三氯苯酚(TCP)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N-ZnO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后,N-ZnO的氧空位缺陷增多,N-ZnO光响应波长向可见光区移动,掺杂摩尔比为0.25时,N-ZnO的光催化性能最好(91;).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0.9(NaCe)0.05Bi2 Nb2 O9铋层状无铅压电陶瓷.采用XRD、SEM、EDS及相关电学性能测试系统表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断面形貌、元素组成以及介电、压电、铁电等性能,探究不同烧结温度对于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150℃时,样品的晶体结构单一均匀,呈现片层状结构,致密性较好,压电常数高达17 pC/N,介电损耗仅为0.42;,居里温度为908℃,并且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说明固相反应法制备的Ca0.9(NaCe)0.05Bi2Nb2O9压电陶瓷最佳烧结温度为1150℃.  相似文献   
16.
在50 ~ 340 K不同温度下,利用紫色激光(λ=405 nm)对银/铋锶钙铜氧2223异质结界面进行辐照,观测到明显的光生电压效应,发现光生电压的极性分别在超导转变温度TC与320 K附近发生了反转,排除了激光产生的热电势是产生光生电压的原因,分析表明银/铋锶钙铜氧2223异质结界面处存在内建电场:光生电压由异质结界面处的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产生的.超导转变温度TC之下以及320 K以上,内建电场方向从超导体指向金属电极;超导转变温度TC与反向温度320 K之间,内建电场从金属指向超导体.  相似文献   
17.
An organocatalytic asymmetric chlorinative dearomatization of naphthols was realized for the first time, providing chiral naphthalenones with a Cl-containing all-substituted stereocenter in excellent yields and enantioselectivity (up to 97% yield and 96% ee). The reaction feature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good tolerance of diverse functional groups and simple reaction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8.
量子自旋液体是最近几年刚被人们证实除铁磁体、反铁磁体之外的第三种磁性类型,因其有望解释高温超导的运行机制、改变计算机硬盘信息存储方式而在物理、材料等领域备受关注。自旋阻挫作为量子自旋液体的最小单元可能是解开量子自旋液体诸多问题的钥匙,所以在磁学、电学研究领域再一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基于文献报道的三核铜配合物[Cu3(μ3-OH)(μ-OPz)3(NO3)2(H2O)2]·CH3OH(1),我们合成了三维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Ag(HOPz)Cu3(μ3-OH)(NO3)3(OPz)2Ag(NO3)]·6H2O}n(2)(HOPz=甲基(2-吡嗪基)酮肟),并从自旋阻挫的角度对二者磁性质进行对比和详细分析。磁化率数据表明自旋间有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和反对称交换。通过包含各向同性和反对称交换的哈密顿算符对两者磁学数据进行拟合并研究其磁构关系,所获最佳拟合参数为:配合物1:Jav=-426 cm^-1,g⊥=1.83,g∥=2.00;配合物2:Jav=-401 cm^-1,g⊥=1.85,g∥=2.00。  相似文献   
19.
20.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valent adaptable networks (CANs) in general resin system is becoming attractive.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simple post-cur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core-shell structured acrylate latex for the achievement on both the improved general performance and the CANs characteristics in latex films. The building to the CANs was reli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4,4′-diaminophenyl disulfide as the curing agent, which cured the acetoacetoxy decorated shell polymer through the ketoamine reaction. The metathesis reaction of aromatic disulfides in the crosslinking segments enabled the thermally induced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network as revealed in the stress relaxation tests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diamine crosslinking agents without the incorporation of disulfide. The synergism of the dynamic crosslinking of the shell polymer and static crosslinking in the core polymer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mechanical strength (15 MPa, strain% = 250%) and the suppressed water adsorption (~1% in 24 h of soaking) of the latex film, which exhibited above 90% of recovery in both strength and strain from a cut-off film damage within 1 h at 80°C. Moreover, the cured latex film could be recycled, and 75% of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was regained after three fragmentation-hot-pressing cycles. These, in addition with the feasible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a sustainable paradigm toward the smart thermosetting latex poly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