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1218篇
化学   2515篇
晶体学   170篇
力学   281篇
综合类   109篇
数学   655篇
物理学   17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纳米碳材料非金属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岩  王锐  苏党生 《催化学报》2013,34(3):508-523
纳米碳材料直接作为催化剂的非金属碳催化是目前材料科学与催化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相对于传统金属催化剂,纳米碳材料催化剂具有高效环保、低能耗、耐腐蚀等优点.在烃类转化、化学品合成、能源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发展潜力.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碳非金属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新型纳米碳材料的表面性质、催化特性、反应机理和宏观制备等关键问题,并对纳米碳催化存在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2.
Two different polymers, poly(vinylbenzyl chloride) and poly(methyl methecrylate-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were respectively employed a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particle material and amphiphilic polymer methoxy poly (ethylene glycol)-b-poly (D, L-lactide) was employed as an essential additive. Gigaporous microspheres which possess flow-through pores which range from submicron to micron scale were prepared by two-step emulsification, emulsion ripening, and solvent extraction. Parameters on the final morphology were particularly investigated, including the polymer component, emulsion ripening time, and osmotic gradien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igapores was also discuss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evolution behavior of the double emulsion system. The evolution process was proved crucial to control the final pore structure. Such kind of gigaporous microspheres could be further exploited as a promising chromatographic media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bioproducts.  相似文献   
163.
以7-脱氧胆酸(1)为原料,由Jones试剂氧化得到3,12-二氧代-7-脱氧胆酸(2),然后与双(2-氯乙基)胺反应,得到3,12-二氧代-N,N-双(2-氯乙基)-7-脱氧胆酰胺(4),进一步通过对化合物4中的3-位羰基进行官能团转换,得到2个3-位分别被肟基、缩胺硫腙基取代的12-氧代-N,N-双(2-氯乙基)-7-脱氧胆酰胺类型化合物。同时,初步测试了合成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4.
一种在近红外光谱(NIR)区域高效的量子剪裁现象已在Ca0.8-2x(Ybx Tb0.1Na0.1+x)2x WO4(x=0~0.2)荧光粉中得到证实,该量子剪裁通过吸收紫外线光子发射近红外光子,能量传递包括两个协同过程,分别是WO42-基团到Yb3+离子和WO42-基团到Tb3+离子再到Yb3+离子,Yb3+离子的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的发光,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的影响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计算,量子效率最大达到135.7%。铽与镱共掺钨酸钙的近红外量子剪裁,通过吸收太阳光谱的1个紫外光子到2个1 000 nm光子(2倍光子数增加)的下转化机制实现高效率硅太阳能电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5.
综合ZnO-Al2O3-SiO2系和锗酸盐玻璃陶瓷的优点,采用熔融-晶化法首次制备了Ho3+/Yb3+共掺以ZnAl2O4为主晶相的ZnO-Al2O3-GeO2-SiO2系玻璃陶瓷。因[GeO4]四面体和[SiO4]四面体都是玻璃网络形成体,讨论了GeO2取代SiO2对玻璃陶瓷样品硬度及发光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GeO2的取代量为10.55%(w/w)时,玻璃陶瓷综合性能最佳。在980 nm泵浦光的激发下,发现强的绿色(546 nm)和弱的红色(650 nm)上转换发光,并研究了不同Ho3+/Yb3+掺杂比对样品上转换发光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当Ho3+/Yb3+掺杂比为1:11(n/n)时样品荧光强度最强,在绿色上转换发光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6.
以层状MCM-22P为前驱体,四甲基铵硅酸盐为柱化剂,采用动态水热法考察了MCM-36分子筛的合成条件,并通过XRD、N2物理吸附、TEM、27Al-MAS NMR以及NH3-TPD等手段对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采用正硅酸乙酯为柱化剂的柱化过程相比,以四甲基铵硅酸盐为柱化剂时,已溶胀的前驱体不经干燥处理即可直接在含水体系进行柱化插层合成得到层间距均一的层柱状MCM-36分子筛,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先在80℃的高pH值(约13.5)环境下对前驱体溶胀24 h,然后在100℃下柱化插层24 h。表征结果表明,MCM-36分子筛具有层内微孔和层间介孔的复合孔道结构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是外比表面积);与HMCM-22相比,HMCM-36的表面酸性虽明显降低,但其层间介孔结构的形成使大量B酸中心暴露于大分子易于接近的层间介孔孔壁,可为涉及较大分子的催化反应提供更多可接近的活性位中心。  相似文献   
167.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ropane alkaloids in Hyoscyamus niger L.,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tropine, scopolamine, and anisodamine in rat plasma is developed and fully validated, using homatropine as an internal standard. The separation of the four compounds was carried out on a BDS Hypersil? C18 column using a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acetonitrile and water (containing 10 mmol ammonium acetate).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linear from 0.2 to 40 ng/mL for atropine, scopolamine, and from 0.08 to 20 ng/mL for anisodamine. The precision of three analytes was <5.89% and the accuracy was between ?1.04 to 2.94%. This method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rat pharmacokinetics analysis of the three tropane alkaloid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 niger extract.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these three tropane alkaloids was reached within 15 min, an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were 31.36 ± 7.35 ng/mL for atropine, 49.94 ± 2.67 ng/mL for scopolamine, and 2.83 ± 1.49 ng/mL for anisodamine.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revealed areas under the curve of 22.76 ± 5.80, 16.80 ± 3.08, and 4.31 ± 1.21 ng/h mL and mean residence times of 2.08 ± 0.55, 1.19 ± 0.45, and 3.28 ± 0.78 h for atropine, scopolamine, and anisodamin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8.
ZSM-5分子筛具有极其均匀的孔道结构、 良好的形状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及耐水热稳定性, 是一种高效、 绿色的固体催化剂, 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催化裂化、 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但其单一的微孔结构大大降低了客体分子的流通扩散性, 导致由大分子参与的芳烃烷基化反应受到极大限制. 本文采用NaOH/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混合碱处理微孔ZSM-5, 制备了具备高结晶度、 高比表面积的等级孔微孔-介孔ZSM-5中空分子筛材料, 该材料在保持微孔孔道良好水热稳定性和大量活性中心的同时, 还通过介孔的引入进一步促进反应物及产物的扩散, 使间三甲苯苄基化反应的转化率提高了3.8倍. 通过在等级孔微孔-介孔ZSM-5中空材料上负载Fe, 开发出了具有双功能的等级孔微孔-介孔Fe2O3/ZSM-5中空催化剂, 该催化剂在苯的苄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当Fe负载量(质量分数)为6.67%, 反应温度为75 ℃, 反应时间为15 min时, 转化率高达98.3%, 选择性为81.6%, 最终收率达到80.2%.  相似文献   
169.
利用水热法和直接沉淀法, 设计合成了5例由过渡金属(TM)-联咪唑配阳离子与Dawson型钨磷酸阴离子构成的多金属氧酸盐(POM)基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Ni(H2biim)3]4[Ni(H2biim)2(P2W18O62)2]·2H2O(1), [CoIII(H2biim)3]2[P2W18O62]·8H2O(2), [Cu(H2biim)2]3[P2W18O62]·4H2O(3), [CoII(H2biim)3]2H2[P2W18O62]·9H2O(4)和 [Ni(H2biim)3]3[P2W18O62]·2H2O(5); 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SC-XRD)、 红外光谱(IR)和热重-差热分析 (TG-DT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1~5作为载体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时, 显示出了较高的酶固定化能力. 另外, 利用圆二色光谱(CD)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方法评价了固定化酶HRP/1~HRP/5的重复使用性、 储存稳定性和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性能. 由于该类POMs与HRP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 利用简单的物理吸附法即可实现POMs对HRP的固载. POMs对酶的固定不但提高了HRP对使用及储存环境的耐受性, 同时也拓展了POMs在酶固定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0.
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实验通过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聚合反应和阳离子化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人工模拟染料废水和重金属离子废水为实验对象,探究了合成的聚丙烯酰胺、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和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阳离子絮凝剂在废水净化中的应用。本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