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化学   400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319篇
物理学   42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7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对于满足两刚片规则或三刚片规则的简单静定结构,可以证明,用平衡方程进行受力分析时,必可做到一个方程解一个未知力。本文在一个方程解一个未知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约束力换算公式及二力杆转化思路,使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更加简化。  相似文献   
982.
以天然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为原料, 通过氧化、酯化、环合和曼尼希等反应, 对A环2, 3位和28位进行结构修饰, 设计合成了16个衍生物; 通过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数据确定了化合物结构. 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了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 受试化合物在200 μg/mL浓度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酶抑制活性. 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 28位游离羧基是活性必需基团, 3位羟基或相应的氢键供体取代基有利于提高活性.  相似文献   
983.
二维三温辐射扩散方程组两层预条件子的自适应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实际应用中若干典型三温线性系统,分析求解二维三温辐射扩散方程离散线性系统的代数两层预条件子(PCTL)的算法效率.结果表明,PCTL的算法效率与三个温度之间的耦合强度以及单温子系统对角占优性强弱程度有很大关系.为此,通过刻画三温线性系统的耦合强度和单温子系统对角占优性特征,提出一种PCTL中子系统的自适应求解算法.数值结果表明,可以显著改善PCTL的算法效率.对于实际数值模拟应用中37个典型三温线性系统,相对于经典AMG算法,算法整体加速2.5倍.数值实验表明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4.
曹宇  束怡  洪春雪  娄杰  束家有 《应用化学》2012,29(2):174-179
通过1,4-对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和2,2′-二苯并咪唑二乙胺反应合成四苯并咪唑单体(TBMZ),经甲醛等缩合生成酚醛聚合物为基质的苯并咪唑螯合树脂(PTBMZs)。 新型螯合树脂配基含量达2.1~3.02 mmol/g。新树脂及其单体结构经13C核磁共振谱、FT-IR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DSC分析确证。 测定了Cu2+、Ni2+、Zn2+、Cd2+和Co2+氯化物在pH值为1.0~6.0的缓冲溶液中的配位容量。 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螯合树脂对Cu2+有高度的选择性,KCuX≥4.3非竞争条件下,PTBMZ-1的最大配位容量为1.15 mmol/g(pH=5.0,Cu2+),PTBMZ-2的最大配位容量为0.97 mmol/g(pH=5.0,Cu2+),配基占有率分别为35.9%,33.4%。 PTBMZ-1树脂对Cu2+吸附较快,t1/2=21 min。 电子顺磁共振谱和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形成n(金属离子)∶n(配基)=1∶2的螯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985.
设计制备了以泊洛沙姆407/188为主要基质,卡波姆、氯化钠为添加剂,月桂酸二乙醇酰胺为增溶剂的双氯芬酸钠缓释液体栓,以凝胶温度、凝胶强度、生物黏附力和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进行体外评价;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液体栓在犬体内的血药浓度,进行体内筛选.采用3p97软件计算液体栓相关药动学参数,进行体内释药特性研究.加入0.9%月桂酸二乙醇酰胺使双氯芬酸钠增溶2.3倍.缓释液体栓体外释放符合零级模式,R20.9,释药时限大于6h;体内药物释放出现血药平台,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体内过程为一室模型,t1/2(Ke)=5.553 3h,t1/2(Ka)=0.357 4h,cmax=7 712ng.mL-1,AUC0→∞=72 029ng.h.mL-1,MRT=7.61h.所制备的双氯芬酸钠缓释液体栓具有稳定的缓控释特性.  相似文献   
986.
为处理目标的消失重现、形变及环境变化等问题, 要求跟踪算法有一定的检测与学习能力. 针对全局检测方法因冗余检测而造成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基于P-N学习的跟踪框架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自适应生成检测范围的目标跟踪算法. 通过引入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对目标位置、尺度以及两者的变化速度进行预估, 在检测前根据预估信息自适应生成检测范围, 提高检测效率. 在公开的CoG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 结果证明该算法较原始算法在准确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 速度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87.
鉴于混凝土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重要影响,利用纳米划痕试验方法,对常规水灰比配比的混凝土样品骨料-水泥浆体微观界面及界面过渡区进行了表征研究.基于纳米划痕试验方法和扫描电镜显微技术,对于样品微观情况下的骨料-水泥浆体界面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表征结果经过多个高斯分布拟合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到基于界面位置的结构划痕硬度分布情况.通过划痕硬度与骨料-浆体界面的距离变化,定义了骨料和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并得到界面过渡区厚度约为40μm,界面过渡区划痕硬度约为水泥浆料硬度的75%左右.通过比较划痕断裂韧性与宏观试验结果,证明利用纳米划痕试验可以初步分析材料断裂韧性.本研究为更好地研究混凝土微观性能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也为评价混凝土微观界面力学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88.
进口润滑条件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内燃机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润滑分析中,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润滑状态一般假设为充分润滑或固定状况的贫油润滑,不是通过对实际润滑油膜形成情况的分析确定.本文中以一多缸四行程内燃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润滑油流量以及控制体体积变化方程,建立活塞环-缸套间润滑油的流动模型,进行了不同进口处润滑油膜供给量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润滑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活塞环进口处的润滑条件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润滑性能有显著影响;进口处润滑油供给量增加,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最小油膜厚度增加,最大油膜压力、微凸体作用力、摩擦力和功耗均相应减小;进口处供给油膜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增加油膜供给厚度可以明显改善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989.
利用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结合SEM、EDX和维氏硬度(HV)等分析手段,分析了316L不锈钢在350℃的液态锂中静态腐蚀500h后的腐蚀特性。微观形貌分析表明:样品存在较明显的晶间腐蚀,其腐蚀层厚度约为2.7μm。硬度分析表明:腐蚀后表面硬度值约HV234.72,约是腐蚀前硬度值的0.78倍。LIBS组分分析表明:经液态锂腐蚀后的样品表面Ni、Cr等元素含量相对减少;在被腐蚀区域Li元素含量随激光击打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Ni、Cr等元素含量与之近似呈成正比递增;母材区Li元素的渗透深度约3.5μm,约是焊缝区的0.6倍。  相似文献   
990.
A new fluorescent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Hg2+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via attaching N-methylisatin to rhodamine B hydrazide through an imine linkage. In an ethanol-Tris buffer medium, the addition of Hg2+ caused a strong orange fluorescence and a visual color change from colorless to pink. Other coexisting metal ions di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detection of Hg2+. The research on the detection of Hg2+ in natural water suggested the possibility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Based on ESI-MS analysis, the Hg2+-sensing mechanism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