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6篇
  免费   1680篇
  国内免费   2012篇
化学   7809篇
晶体学   119篇
力学   605篇
综合类   149篇
数学   1317篇
物理学   37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三七水溶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近年来三七水溶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特别是对神经生理活性研究的进展,对三七与人参展其它植物植物进行了比较,阐明了三七所含多肽哆肽成分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杨琪  邓意达  胡文彬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49-2053
采用聚乙烯醇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化学沉淀法将Al(OH)3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于500 ℃煅烧2 h,制备出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TEM、TG、DTA、XRD、IR、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对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相互分离;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结合良好。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聚乙烯醇膜,通过聚乙烯醇的吸附作用, Al(OH)3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103.
非弹性体增韧—聚合物增韧的新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是一篇关于非弹性增韧方法的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传统的橡胶增韧韧性聚合物材料的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最近在国外出现的刚性有机填料(ROF)增韧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增韧的冷拉机理,列举了脆性塑料粒子和韧性基体组成的合金体系的大量实验结果来说明以上内容,最后通过与传统橡胶增韧机理的对比指出非弹性体增韧是不同于后者的一种新增韧方法,并有可能成为制备高强度、高韧性工程塑料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4.
Liu  Qi  Li  Baolong  Xu  Zheng  Sun  Xiaoqiang  Yu  Kaibei 《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2002,27(7):786-789
The self-assembly of the CdII ion, hexamethylenetetramine (hmt) and malonate ligand yields a three-dimensional (3D) coordination polymer [Cd2(C3H2O4)2(H2O)2( 2-hmt)] n with channels. The CdII ion is located in a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composed of four oxygen atoms from three malonates, one oxygen atom of water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hmt. Two oxygen atoms of each malonate coordinate to the same CdII ion and the other two oxygen atoms connect to adjacent two CdII ions respectively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infinite network, these networks are bridged by 2-hmt coordinated to CdII ions to product a 3D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05.
The heteropolytungstate (NH4)21{La(H2O)5[Ni(H2O)]2As4W40O140}·53H2O is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Na27[NaAs4W40O140]· 60H2O with NiCl2·6H2O, La(NO3)3·6H2O and NH4Cl at pH‐4.5. The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rystal data and main structure refinement are a = 1.9551(3) nm, b = 2.4156(4) nm, c= 3.7068(6) nm, β = 91.505(3)°, V = 17.500 (5) nm3, monoclinic cryst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n, Z = 4, R1 = 0.0573, wR2 = 0.0717 [I >2<s?(I)], R1, = 0.2463 and wR2 = 0.1199 (all data). [La(H2O)5] {Ni(H2O)}2AS4W40O140 has C2, symmetry. IR spectra of the ligand [NaAs4W40O140]27‐ and its three complex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6.
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Peregal O对Zn~(2+)和Cd~(2+)与4-(2-吡啶偶氮)一问苯二酚的配合反应有协同增敏作用。由配合反应测得Zn~(2+)和Cd~(2+)的总量,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掩蔽Cd~(2+)后,可测得Zn~(2+)量,再由计算求得Cd~(2+)量。研究了应用连续交替注入技术流动注射光度法同时测定Zn~(2+)和Cd~(2+)的方法。Zn”和Cd~(2+)的浓度分别在0~0.6μg/g和0~1.0μg/g时符合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1.0%,进样频率180次/h。曾用此法测定了西湖水和工业废水中的Zn~(2+)和Cd~(2+),结果满意,并初步探讨了协同增敏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7.
108.
二氧化碳共聚SalenMX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WOx/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用浸渍提拉法制得的TiO2薄膜上,溅射氧化钨层,通过气相反应中光催化降解二甲苯的实验表明,WOx/TiO2薄膜具有可见光活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可见光活性的机理进行探索.UV-Vis吸收光谱表明WOx,TiO2对可见光响应的范围有一定的扩展,吸收强度增加.XPS表明WOx/TiO2薄膜表面形成了明显的W杂质能级和Ti缺陷能级,这是WOx/TiO2在可见光范围有一吸收的主要原因,也是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杂质能级的存在使半导体费米能级上移,载流子增加,光催化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10.
汪志峰  徐凡  沈琪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2):1353-1355
D iels-A lder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和很好的区域选择性,已被大量应用于天然有机化合物、香料、药物等的合成中。一般说来,D iels-A lder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即能发生,但加热往往导致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专一性下降,而研究表明,路易斯酸催化下的D iels-A lder反应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或反应速度加快,或产率提高,或条件温和,尤其是区域选择性和立体专一性得到提高等良好特性。呋喃类化合物由于呋喃环所具有的芳香性而较难与一般的亲双烯发生D iels-A lder反应。如呋喃和丙烯酸甲酯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3个月,产率只能达到50%,且反应温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