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4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1046篇
化学   1904篇
晶体学   122篇
力学   179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382篇
物理学   13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自编程序MOPAC-ET中AM1方法,及KT(Koopman'sTheorem)法,研究了二苯负离子体系的分子间电子转移现象,计算了其电子供、受体在不同距离下的V~A~B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另外,还对两苯环间不同介入基团对电子转移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发现不同的介入基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TATB固体与表面吸附水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姬广富  肖鹤鸣  董海山 《化学学报》2002,60(7):1209-1214
TATB(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是最著名的耐热钝感炸药;水在 TATB表面的吸附作用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意义。在B3LYP/6-31G~(**)水平上 ,在对TATB晶体(001)表面作周期性计算的基础上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校正 ,求得TATB的表面能为-19.90 kJ·mol~(-1),与实验值良好相符;首次求得水在 TATB(001)面的吸附能为-10.25kJ·mol~(-1);重点讨论了吸附前后能带和电子 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3.
In the process of bulk phot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itiated by AIBN decomposition polyvinyl benzophenone (PVB) can supply an effective cage for triplet-triplet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PVB macromolecules and small molecules of AIBN to influenc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styrene in weak magnetic field (less than 0.035T),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case of polyvinyl naphthalene (PVN) which supplied cages for this system only in the stronger magnetic field (more than 0.2 T) studies. 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same conditions, PVN could exert more tremendous influences on the bulk photopolymerizatiou system of styrene than PVB because in the stronger magnetic field the triplet PVN had much longer life time than PVB.  相似文献   
54.
链状[NH3CH2CH2NH3]AgAsS4的溶剂热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链状[NH3CH2CH2NH3]AgAsS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35805(8)nm,b=0.65331(3)nm,c=2.27711(9)nm,β=106.42(3)°,Z=8.化合物具有有趣的梯子状双链结构,该阴离子链由AsS4与AgS3共用顶点交替连接而成,有机阳离子在阴离子链之间存在较强的N—H…S氢键.DSC和Tg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在200℃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5.
高活性固载化三氯化铝催化合成金刚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丽美  纪敏  贺民  蔡天锡 《催化学报》2007,28(7):585-587
首次用固载化AlCl3催化剂催化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异构化反应合成金刚烷.结果表明,以γ-Al2O3为载体的固载化AlCl3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140℃)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生成金刚烷的选择性,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达到100%,金刚烷的选择性为17.7%;而以Si O2作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几乎没有金刚烷生成.  相似文献   
56.
超微孔材料具有1~2 nm的孔径,在分离、催化应用中有望展现出择形催化的能力。 寻找经济、简便的合成超微孔材料的表面活性剂体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本研究以短链季铵盐(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记为C10TAB)和不同链长脂肪酸酸盐混合胶束为模板剂,硅酸钠为硅源,成功制备出高度有序超微孔SiO2。 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合成体系中脂肪酸盐碳链长、加入量、晶化温度等对产物孔道有序性有很大影响。 当选择正辛酸钠(SO)为助表面活性剂,当n(C10TAB):n(Na2SiO3):n(SO):n(H2O)=1:1.5:0.3:800,晶化温度为80 ℃时,可以得到高度有序超微孔SiO2。 煅烧后样品比表面积为1300 m2/g,孔体积0.49 cm3/g,孔径分布在1.90 nm。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接触角、表面ξ电位和血液相容性实验,研究了聚(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表面组成和性质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很差,并且与表相中软段的富集量无关;当亲水性的PET-PEO多嵌段共聚物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共混后,发现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共混比例,此时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量大大降低。对于共混物,表相△[C—O)/[C—O]和表面ξ电位可以较好地与血小板粘附量相关联。以上结果清楚地表明,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平衡、软段深度层次分布及表面电位是影响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EnH2)2Ge2S6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EnH2)2Ge2S6单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EnH2)2Ge2S6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125(5)nm,b=1.12290(4)nm,c=1.07518(4)nm,β=92.288(2)°,Z=2.利用DSC及TG分析研究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200℃以下能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59.
配体形状对多吡啶铜(Ⅱ)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平面配体的Cu(Ⅱ)多吡啶配合物[Cu(IP)2]2+、[Cu(PIP)2]2+、[Cu(DPPZ)2]2+和[Cu(HPIP)2]2+,用吸收光谱、CD光谱和粘度等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体上的取代基及配体的平面性对这些四面体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强弱产生一定的影响。[Cu(DPPZ)2]2+与DNA的结合较强,而[Cu(HPIP)2]2+与DNA的结合较弱。CD光谱显示配合物[Cu(DPPZ)2]2+、[Cu(PIP)2]2+和[Cu(HPIP)2]2+的加入会导致DNA的CD光谱减弱。而[Cu(IP)2]2+的加入则会使DNA的CD光谱增强。同时,[Cu(IP)2]2+与DNA结合后,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DNA构型转换,即DNA从B型转换成Z型。  相似文献   
60.
考察了反应温度、气体空速和进料中CH4:O2比值对Mo2C/Al2O3催化的POM反应制合成气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温度具有较高的甲烷转化率、CO和H2的选择性;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对CO的选择性比对H2的影响更大.反应气体的空速较小时对于甲烷的转化率、CO和H2的选择性是有利的;而在较高的气体空速下,氢气的选择性则更低.进料中CH4:O2比值稍高于2:1时有利于获得高的甲烷转化率、CO和H2的选择性.并且还可以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当CH4:O2比值低于2:1时.甲烷转化率、CO和H2选择性随反应的进行急剧下降.而当此比值调整到高于2:1时.转化率和选择件都可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