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化学   30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1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施信波  高海洋伍青 《化学进展》2009,21(12):2651-265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不同催化体系合成具有不同支化拓扑结构聚烯烃的研究进展。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乙烯自由基聚合和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希小烯烃共聚来合成支化聚乙烯。其中,原位共聚法可合成得到具有不同支化度、不同支链长度的支化聚乙烯。新发展起来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不仅可以催化单一乙烯合成出支化、超支化,甚至是树枝状等一系列不同拓扑结构的聚乙烯,而且可以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得到末端功能化聚乙烯。  相似文献   
92.
表面热透镜技术探测光学薄膜的微弱吸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海洋  范正修  赵强 《光学学报》2001,21(2):50-154
对表面热透镜技术测量光学薄膜的微弱吸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此建立了薄膜微弱吸收测量实验装置,对几种典型薄膜的吸收进行了测试,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1064 nm窄带干涉滤光片激光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洋  范正修  罗福 《光学学报》2001,21(7):29-834
干涉滤光片由于内部谐振场共振吸收特性,其激光破坏过程有别于全反膜而具有特殊的性质。本文从谐振场及湿度场理论出发,计算得出了ZnS/MgF2为主材料的滤光片的谐振场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在此规律指导下,对相同膜系结构的一系列滤光片的激光破坏阈值、吸收及破坏形貌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合实验结果对干涉滤光片独具特色的破坏发展过程作出了描述,并给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94.
建立了规则区域厚板混合状态变量的条形传递函数解,通过定义结点变量,并利用结点位移连续和力平衡条件,将多个简单子区域的解进行组装,从而得到了复杂形状,复杂边界条件厚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由于条形传递函数法的节点位移变量与有限元法的节点位移变量完全一致,可将简单矩形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作为一个超东级单元,直拉将超级单元和有限元单元进行综合,可以得到复杂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进一步增强了条形传递函数法对复杂反问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
丁酮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可调谐染料激光研究了丁酮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发现在428~448nm激光波段丁酮分子发生的是经4p和4dRydberg态的(3+1)多光子过程。此外,我们还用“梯开关”模型对丁酮母体离子的解离机理和各碎片来源作了详细的分析,分析认为在丁酮母体离子的解离过程中存在H原子重排与电荷的重新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96.
易封萍  孙海洋  潘仙华 《化学学报》2009,67(11):1237-1242
以1-甲基咪唑、对二氯苄、对羟基苯甲醛和四氟硼酸钠为原料, 制备了一种含醛基的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1-(4-对甲酰基苯氧基亚甲基苄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简写为[fmmim][BF4]). 为拓展功能化离子液体为载体的液相合成反应体系, 以该含醛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可溶性液相载体, 进行了Williamson醚化的合成反应, 较高产率和纯度得到了一系列氨基醚类化合物, 切割后得到的目标化合物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柱色谱纯化处理, 产率为81%~85%, 纯度为96%~99%. 回收得到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以重复套用多次而不影响其功效, 目标化合物的产率在81%~84%之间波动.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高效率地用于基于Williamson醚化反应的液相组合化学合成.  相似文献   
97.
The ethylene(C2H4)absorbs in molecular state on Ru (1010) surface stably below 200K. The dehydrogenated of ethylene occurs at 200K. The main product of the dehydrogenation of the absorbed ethylene is the acetylene (C2H2). After the dehydrogenation of the absorbed ethylene, the binding energies ofσCCandσCHbond have an increase of 0.5 and 1.1eV respectively. The C-C bonds of both ethylene and acetylene tilt in <0001> azimuth.  相似文献   
98.
The two title compounds, [Re(C10H10N6)(CO)3]Br and [Re(C11H12N6)(CO)3]I·0.5C2H6O, have slightly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ies about the rhenium centers. The distortions result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the η3-coordinated tris­(pyrazol-1-yl)­methane ligands in each case which reduce the N—Re—N bond angles well below the preferred value of 90° for facially disposed ligands at a six-coordinate metal center.  相似文献   
99.
离子迁移管是离子迁移谱仪的核心部分,它用来产生均匀的电场,以使不同迁移率的离子进行分离。本研究以丙酮为例,详细研究了本课题组所研制的真空紫外电离源-离子迁移谱仪中迁移管的电场参数对离子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发现电压的增大灵敏度增大,但是分辨率存在一个最佳的电压,这些结果可用于迁移谱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0.
A main remaining challenge in protein engineering is how to recombine beneficial substitutions. Systematic recombination studies show that poorly performing variants are usually obtained after recombination of 3 to 4 beneficial substitutions. This limits researchers in exploiting nature's potential in generating better enzymes. The Computer-assisted Recombination (CompassR) strategy provides a selection guide for beneficial substitutions that can be recombined to gradually improve enzyme performance by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free energy of folding (ΔΔGfold). The performance of CompassR was evaluated by analysis of 84 recombinants located on 13 positions of Bacillus subtilis lipase A. The finally obtained variant F17S/V54K/D64N/D91E had a 2.7-fold improved specific activity in 18.3 % (v/v)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BMIM][Cl]). In essence, the deducted CompassR rule allows recombination of beneficial substitutions in an iterative manner and empowers researchers to generate better enzymes in a time-efficient mann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