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678篇
化学   1254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168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237篇
物理学   11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In this review,the most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field of fluorescence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DNA nanotechnology for miRNA are summarized.The types of signal amplification are given and the principles of amplification strategies are explained,including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CHA),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and DNA walker.Subsequently,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signal amplification methods in biosensing and bioimaging are covered and described.Finally,the challenges and the outlook of fluorescence signal amplification methods for miRNA detection are briefly commented.  相似文献   
102.
The derivatives of aromatic cores bearing alkyl chain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are of potential interest in on-surface chemistry, and thu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both at liquid-solid interfaces and in vacuum. Here, we report on the structural evaluation of self-assembled 1,3,5-tri(4-dodecylphenyl)benzene(TDPB) molecules with increased molecular coverages on both Au(111) and Cu(111) surfaces. As observed on Au(111), rhombic and herringbone structures emerge successively depending on surface coverage. In the case of Cu(111), the same process of phase conversion is also observed, but with two distinct structures. In comparison, the self-assembled structures on Au(111) surface are packed more densely than that on Cu(111) surface under the sam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This may fundamentally result from the higher adsorption energy of TDPB molecules on Cu(111), restricting their adjustment to optimize a thermodynamically favorable molecular packing.  相似文献   
103.
104.
本文研究SOFC/GT/ST三重复合动力系统.首先基于Aspen Plus建立了SOFC/GT/ST的性能分析模型,分析了各主要参数对SOFC/GT/ST复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动力系统尽量在高的压力,温度在900℃左右的条件下,有较高系统效率;较高的燃料利用率(Ut)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本文研究...  相似文献   
105.
106.
介绍了叶尖定时测量旋转叶片的原理,设计的光纤柬式传感结合光电接收实现了高精度的弱光检测。基于“5+2”传感器均布方案,利用双速率对叶片振动信号进行采样,通过“5+2”处理算法实现了振动频率的准确辨识,并在某航空设备上进行了高速模拟转子实验,实验表明测得频率与应变仪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7.
用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研究了 A1/京防861 和 B/沪防931 两株流感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黑色素抑制流感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结果显示:黑色素在 100 m g· L- 1 浓度范围内,对 M D C K 细胞无细胞毒性; A1/京防 861 和 B/沪防 931 两株流感病毒均可诱导 M D C K细胞凋亡,但二者存在毒力差异(p< 0.05)病毒感染12 h 后,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流式细胞仪则可检测到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产生的凋亡峰,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02% 和 2729% ;20 m g· L- 1 的黑色素可有效抑制两株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指数从25% ~35% 降至3% 以下 结果表明,黑色素可以抑制 A 和 B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8.
以大肠杆菌启动子探测质粒pKK232-8 为载体,用4 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消化古生菌盐生盐杆菌R1(Halobacterium halobium )的染色体DNA,在体外进行重组,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得到12 个转化子(T1~T12),其抗性水平分布在10~500 m g/L的区间内. 将这些转化子所含质粒分别命名为pSX1~pSX12,限制性酶切分析表明,这些质粒各插入了一段不同的外源DNA 片段,杂交分析表明,抗性最强的转化子T11 所含质粒pSX11 上插入了一段来源于盐生盐杆菌R1 染色体的DNA 片段. 该DNA 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具有启动子功能.  相似文献   
109.
殷江  窦敖川  刘治国  冯端 《物理学报》1996,45(11):1824-1829
测量了蓝青铜K0.3MoO3单晶R-T曲线,发现曲线在280K左右有异常变化,计算得到180K以下的半导体能隙为1320K(0.11eV).液氮温度下测量了晶体的非线性导电性,得到电场阈值为0.129V/cm.样品DSC研究表明,样品在240K处经历一新的Peierls相变,且为一级相变,据此对相变的微观性质进行了定量计算.180K附近Δcp-T曲线表明,180K处的相变为一个二级相变加一个一级相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0.
冯端 《物理学报》1979,28(2):141-151
本文综述近年来晶体缺陷研究的进展,讨论了这个领域中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