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化学   21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2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72.
龚姣丽  李志扬 《应用光学》2008,29(5):684-688
对多模干涉器的模场传播常数和光场分布进行了精确计算,并与解析近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弱限制条件下出现输出光能量降低的真正原因:一方面是波导支持的导模数量较少,导致高频成分丢失,自映像质量下降,形成大的弥散斑,造成输出耦合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于高频辐射模直接辐射带走了一部分能量。该分析结果纠正了传统的模糊观念。  相似文献   
73.
磷酸酯类前药与原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药物靶向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毒副作用,还能掩蔽药物不适气味、提高水溶性从而改善给药途径。含羟基药物的磷酸酯化是该类药物前药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根据中心磷原子的价态和化合物结构进行分类,综述了各种P(Ⅴ)四配位分子、P(Ⅲ)三配位分子和H-亚磷酸酯类化合物作为磷酸酯化试剂在磷酸酯类前药合成方法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这些磷酸酯类药物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各类磷酸酯化试剂的优势与局限,并结合连续流反应技术应用案例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4.
龚薇  王战平 《应用数学》2020,33(3):789-799
本文研究污染环境中具有尺度结构的周期种群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利用积分方程及算子理论证明非负解的存在唯一性,接着利用Mazur定理确定最优策略的存在性,又借助切锥法锥的技巧,导出控制问题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75.
从EAST 装置2016 年的放电实验中,选取了119 次等离子体破裂放电数据,分析诱发等离子体破裂的原因,发现约60%的破裂是由垂直不稳定性直接引起的,其破裂后将会产生更大的晕电流,从而产生更大的电磁应力损坏装置。对由垂直不稳定性引起的破裂(简称为VID)(72 次放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别基于单变量(垂直位移)和两维变量(垂直位移、垂直位移增长率)的预测模型用于对VID 破裂的预测。离线测试表明,基于两维变量的预测模型可以在破裂发生前20ms 给出破裂预警信号,预测成功率达93%。  相似文献   
76.
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因其独特的场相关性能在工程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MRE的最新发展,重点介绍导电性MRE在材料设计、力学行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本文从高性能导电性MRE的研制开始,讨论了材料与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导电性MRE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的磁、力、电学行为的耦合作用机理和相关物理模型;之后对导电性MRE器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导电性MRE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7.
马桂娟  龚波林  阎超 《分析化学》2008,36(3):275-279
以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双酯(PGMA/EDMA)树脂为载体,制备新型L-羟脯氨酸聚合物键合高效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该固定相在配体交换分离模式下,以0.2mol/LNaAc和0.1mmol/LCu(Ac)2水溶液(pH5.2)为流动相,柱温为30℃~50℃,对衍生和非衍生的D,L-氨基酸和α-羟基酸等9种手性化合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拆分。详细考察了流动相pH值、温度、流速和进样量对手性分离的影响,选择了合适的色谱分离条件。结果表明,所拆分的9种手性化合物,有5种手性化合物能得到基线分离,最好的分离因子α=2.32。  相似文献   
78.
阿霉素(ADM)在0.02 mol/L pH 7.50的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用氧化铟锡(ITO)电极进行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其峰电位为-0.63 V。峰电流与ADM浓度在1.0×10-7~5.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及电极反应机理。实验表明,该体系属两电子还原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79.
通过红外可见内窥镜诊断系统对EAST等离子体芯部逃逸电子的同步辐射功率谱进行了分析,得出低能段逃逸电子同步辐射主要在红外波段,随着逃逸电子能量的增加,同步辐射向短波方向移动进入可见光波段。在欧姆放电条件下,对逃逸电子同步辐射所产生的的红外可见光进行了成像分析,同时研究了EAST等离子体在低杂波和中性束注入加热条件下的逃逸电子行为。实验结果显示,低杂波和 NBI 的投入总体抑制电子的逃逸,但低杂波投入初期产生的快电子对逃逸电子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0.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S)修饰的磁性二氧化硅( Fe3 O4@SuO2)为载体,加替沙星( GTFX)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M-MIPs)。用透射电镜( TEM)及磁化强度分析( VSM)对此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M-MIPs中存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结合位点。 M-MIPs 和磁性非印迹聚合物( M-NIPs)对 GTFX 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5.1和23.13 mg/g。 M-MIPs对于环丙沙星(CPFX)、诺氟沙星(NFLX)、三聚氰胺(MEL)以及四环素(TC)的选择性系数k分别为2.43,5.18,6.61和12.99;M-MIPs相对M-NIPs的相对选择性系数k'分别为2.09,1.95,3.15和2.43,表明M-MIPs对GTFX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将此表面印迹材料用于牛奶中GTFX的分离富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回收率大于9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