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17篇
力学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Au4团簇上甲酸分解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Au4团簇的两个催化活性位点。在路径Ⅰ和路径Ⅱ中,HCOOH分解的产物是CO2和H2。在路径Ⅲ和路径Ⅳ中,HCOOH分解的最终产物为CO和H2O。此外,本文研究了CO2、H2和CO、H2O两种产物的相互转化,即路径Ⅴ和路径Ⅵ。研究结果表明,路径Ⅰ和路径Ⅱ的活化自由能垒较低,即在Au4团簇上HCOOH更易分解得到CO2和H2,此外两种产物之间不容易转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团簇的大小及CeO2载体对HCOOH分解脱氢路径的活化自由能垒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两亲性高聚物形成LB膜条件的研究边凤兰,杨毅,黄金满,高倩,高明远,沈家骢(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两性高聚物,接枝度,LB膜,循环伏安法应用LB膜技术,制备高质量的有机超薄膜l‘,习日益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如果这种薄膜没有针孔等结...  相似文献   
23.
利用溶剂热法和种子生长法分别合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和Au@Ag核壳纳米粒子, 利用静电吸附方法成功将聚乙酰亚胺(PEI)修饰到Fe3O4表面并通过N-Ag共价键将Au@Ag核壳纳米粒子组装到Fe3O4表面, 制备Fe3O4/Au@Ag复合材料. 通过控制Au@Ag复合粒子的加入量, 来调节Fe3O4/Au@Ag复合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活性. 以对巯基苯胺(p-ATP)为拉曼活性探针分子来考察该复合纳米材料的SERS性能, 检测限可以低至2×10-9 mol/L. 同时, 将该复合材料应用于农药分子福美双的检测, 检测限可以低至10-6 mol/L. 这种功能性复合材料既具有良好的SERS活性, 又具有Fe3O4磁性内核, 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对待测分子的分离、富集, 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曹瑞波  高倩 《实验力学》2016,31(2):231-237
开发实践表明,聚合物驱采用单一段塞注入方式,暴露出了易发生剖面返转的问题。鉴于此,研究了通过交替注入方式改善吸液剖面的新型驱油方法。应用渗流力学基本定律,结合实验数据,论证了单一段塞注入剖面返转及交替注入抑制剖面返转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注聚合物过程中高、低渗层阻力系数表现规律不同,而交替注入方式能够使高、低渗层阻力系数表现规律趋同,是单一段塞注入方式发生剖面返转、交替注入方式抑制剖面返转的根本原因。本文建立了用低、高渗层累积阻力系数的比值作为吸液剖面改善效果的评价方法,该比值越小,低渗层吸液比例越高,吸液剖面改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5.
不同形貌的Fe3O4微-纳米粒子的溶剂热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Cl3?6H2O为铁源,用乙二醇或1,2丙二醇为溶剂,PEG为表面活性剂,以及NaOH或KOH为碱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亲水性、分散性较好、超顺磁性和形貌各异的Fe3O4微、纳米颗粒,并对其形貌、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产物是均为立方晶系Fe3O4,其颗粒尺寸从20nm-600nm可调. 我们观察到碱源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其中碱的用量影响最大. 本文对不同形貌Fe3O4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所得到的室温下呈现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可以初步满足了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为了考察牛大力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通过L16(45)正交实验,超声波辅助提取牛大力中总黄酮,得到最佳工艺,再测试乙醇提取物和四个萃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最佳工艺为:φ(EtOH)=75%、m(牛大力,g)∶V(EtOH,mL)=1∶25、温度60℃、时间60min,该条件下,牛大力总黄酮得率可达2.14mg.g-1。其中,牛大力乙醇提取物中氯仿萃取物中黄酮含量最高,为5.52mg.g-1;而且氯仿萃取物对DPPH.的清除效果最好,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0.97μg.mL-1;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其IC50值为90.5μg.mL-1。牛大力乙醇提取物中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物都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且稳定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7.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由于氧化还原可逆性好,不溶于水,因此可利用其作介体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的电子转移介体。但该类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差。本文首次提出以含(C_6H_5)_4·(CH_3)_4离子缔合物的碳糊电极为基础电极,以二茂铁(FeCp_2)为电子转移介体制成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重现性、稳定性好,响应迅速,测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