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化学   294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82篇
物理学   2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AB5型球形合金粉的表面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雾化(Gas-atomization)技术制备的AB5型球形合金粉,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多优点:粉粒呈球状便于在多孔基片内装填;耐压耐磨性好;抗碱能力强且不易解胶.但它的电化学初活性差,难于活化.有碍电池中的应用.采用适宜的氧化剂(铜盐水溶液)处理,使球粒表面形成一个富铜、富镍亚层,显著地改善了合金粉的电化学活性.经处理的MlNi3.8CO0.5Mn0.3Al0.4球形合金粉,仅3次充放电循环其放电量便可达到240mA·h·g-1;而未经处理的同一合金粉即便经6次充放电循环其放电量也只有103mA·h·g-1.  相似文献   
12.
<正> 聚腈作为新的一类共轭高分子而引起注意。本文在前报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了一系列脂肪腈(乙腈、丙腈、戊腈、庚腈和苯乙腈),系统地研究它们在络合能力较强的付氏试剂(BF_3和TiCl_4等)作用下的聚合反应与机理,同时测定了各聚腈的物理性能。 1.腈的络合聚合 腈类与付氏试剂可形成定组成的络合物结晶: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鞣酸絮凝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采用絮凝法除去中药药液中的杂质。以鞣酸为研究对象,从鞣酸浓度,体系温度,PH絮凝剂用量粘均分子量等方面探讨其絮凝规律,用正交试验优化其絮凝条件,为实施中药药液的絮凝法精制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二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M_0)和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癸烯-1(M1)-与四氟乙烯(TFE)的共聚反应,聚合物的性质,并测定了TFE-M0竞聚率。竞聚率的测定证明M0较其它已报道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聚合活性都大。TFE-M0共聚物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成相应的全氟羧酸甲酯树脂。  相似文献   
15.
Aimed at the internal short circuit problem due to large deformation of the prismatic lithium-ion battery cell under impact loadings, a simplified battery model was first established. Then the motion equations of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based on the membrane factor method were proposed.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face-sheet thickness and the densification region on the normalized final deflection, impac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rismatic battery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otion equations involving the membrane factor can reflect the dynamic response mechanisms of the prismatic battery cell under impact loadings, and the large deflection under high-speed impact can be predic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ace-sheet thickness, the deflection of the battery cell’s lower part decreases obviously. However, the densification region expands with the face-sheet thickness. The deflection and the densification region of the cell’s lower part both increase with the inner core density of the battery. This proposed impact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dynamic design of prismatic battery cells.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6.
李鲠颖  蒋瑜 《波谱学杂志》1993,10(2):165-170
本文对遥测NQR谱中的偏离共振效应作了较详细地研究,发现14N谱线的强度随偏离共振效应而变化。当偏离共振强度与射频场强度接近时,测得的谱线强度最大。该效应可用来增强14N遥测NQR谱仪的灵敏度。上述实验现象在理论上采用脉冲的激发带宽方法作了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土壤和玉米籽粒中阿特拉津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  言阿特拉津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玉米、甘蔗、高粱、茶园和果园的除草剂。我国从 80年代初开始使用 ,目前它的使用面积不断扩大 ,每年用量平均以 2 0 %的速度递增。近年来研究发现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半衰期较长 ,部分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发现有阿特拉津残留 ,它被列为环境荷尔蒙的可疑物质。因此 ,对阿特拉津的研究已成为生态和环境科学工作者主要课题。阿特拉津在土壤和植物样品中残留量的测定 ,常采用气相色谱NPD检测 ,通常需要对样品提取和净化。样品提取常采用振荡法 ,振荡时间较长 ,提取剂用量较多 ;样品的净化采取液液萃取…  相似文献   
18.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痕量铱(III)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 K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离子为一级,对铱(III)离子也为一级,对四氢糠醇的表观反应级数为正分数. 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 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 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9.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体内主要以结合态和非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参加多种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应用原子吸收光度法(AAS)测定血清锌的方法已有报道,但仅限于总锌的测定。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建立一种用脉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血清中结合态和非结合态锌的方法。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工作条件 日立180-80型塞曼原子吸收光度计 仪器工作参数为:灯电流-10.0mA,光谱通带宽度-1.3nm,燃烧器高度-7.5,空气压力-1.60kg·cm~(-2),乙炔压力0.20kg·cm~(-2),计录仪标尺扩展×1,进样体积200μl,Zeeman效应校正背景。 800型离心沉降机;水为去离子水 1.2 试剂  相似文献   
20.
烷氧钇及含双键的烷氧钇单体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十种含双键的烷氧钇单体Y(OR)3-n(COOCH=CHCOOR)n,(n-1或2,R为烷基),并用钇含量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