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8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2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Zr + reacting with COS,both the quartet and doublet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PESs) for reactions of Zr + (4 F,2 D) with COS in the gas phas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mea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 (B3LYP).To obtain more accurate results,the coupled cluster single-point calculations (CCSD(T)) using B3LYP optimized geometries were performed.For the C-O bond activation,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quartet and doublet states proceed via an insertion-elimination mechanism.For the C-S bond activation,the quartet reaction has an insertion-elimination mechanism,but the doublet reaction is a direct abstraction of the sulfur atom by Zr +.The C-S bond activation is found to be energetically more favorable than the C-O bond activ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of the 4 F gound state of Zr + to yield ZrO + is spin-forbidden (Zr + (4 F) + COS (1 Σ) → ZrO + (2) + CS (1 Σ)) and the crossing points were approximately determined.All the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ata.  相似文献   
32.
李凯  王安帮  赵彤  王云才 《物理学报》2013,62(14):144207-144207
理论分析与数值研究了光电振荡器输出的混沌激光特性, 基于自相关分析方法, 详细研究了光电振荡器的直流偏置相移和反馈强度等工作参数对输出信号时延信息的影响. 数值研究表明: 增加反馈强度可以使时延信息变得更加微弱甚至消除; 相同条件下, 直流偏置相移对应的工作点越接近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传输特性曲线的极值点, 时延信息越弱; 直流偏置相移为0时可以有效地抑制时延信息. 研究还发现, 当直流偏置相移和反馈调制产生的相移变化π/2时, 自相关曲线上对应于延迟时间处的相关系数符号发生变化. 关键词: 宽带混沌激光 延迟时间 光电振荡器  相似文献   
33.
In this paper,first we introduce the shooting method (including the method ofadjoints and the method of quasilinearization) for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f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parameters.and give out an example of solving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equation by using the shooting method.The calculated resultsa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34.
使用传播矩阵方法推导出了相位共轭腔的热稳条件,指出仅满足G_1G_2=(1/2)并不意味着相位共轭腔一定是热稳的.因此,为得到高质量的输出激光束,需进行相位共轭腔的最佳设计.用本文所得结果还能解释利用相位共轭技术消除畸变的定域性现象.  相似文献   
35.
碘化钠NaI(Tl)单晶闪烁探测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化钠NaI(Tl)单晶闪烁探测器由射线探测器、计算机多道、高压电源及线性放大器、计算机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等部分组成。当放射源发出的γ射线进入闪烁体时,γ光子即与闪烁体中的原子、分子及晶体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效应等)。  相似文献   
36.
实验——物理教学的点睛之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学生对实验有浓厚兴趣,只有不足20%的学生害怕做实验.这充分说明了实验以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吸引了广大学生.由于,学生实验的机会很少,从而使得中国学生与其它国家学生相比,动手能力明显较弱.江苏今年实行教育改革,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应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37.
300~1100nm多波段成像光学系统设计及杂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300~1100nm多波段光学系统,该系统能对目标的近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3个波段同时成像,可满足目标多波段信息探测的要求。由于在光学系统中镜筒内壁反射和棱镜表面反射会产生杂光和鬼像,因此,利用Light—Tools软件对此系统的杂光和鬼像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视场之外11.7—18.3°和-11.7~-18.3°的入射光线被胶合棱镜上下表面反射后,会聚焦到3个探测器靶面范围内,形成鬼像;6.2°-9.8°和一6.2°--9.8°的入射光线被镜筒反射后会在3个探测器上形成杂光。利用设计的多波段光学系统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证明了模拟分析的正确性,表明此分析能用于指导多波段光学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提出了减少杂光和鬼像的相应措施,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措施能够减少杂光及消除鬼像,提高系统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38.
绿色发展要求生产者承担回收、循环并再利用的延伸责任。政府通过合规计划约束生产者的行为,规制水平与获利驱动调控生产者的参与意愿而实现回收责任。本文以再制造作为废旧产品的价值恢复模式,导入了循环环节的环境成本,构建了基于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生产者参与意愿决策模型,运用线性约束二次规划的K-T条件方法,确立了两种情境下的最优决策。研究结果给出了生产者强制性与自愿性的分型边界,分型边界受恢复价值和政府规制水平的联合驱动;评估了环境成本结构对强制性/自愿性的分型边界、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针对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构建高端制造商将再制造专利许可作为外部竞争要素情形的闭环供应链竞合决策模型,研究消费者异质需求下再制造专利许可对闭环供应链生产决策、利润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专利许可是高端制造商的有效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可提高高端制造商利润,降低低端制造商利润;再制造专利许可策略对环境并不总是有利的,但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支付意愿越强,其环境效益越高。  相似文献   
40.
利用1991-2007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对人均实际GDP及代表环境污染的五类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在五类污染物排放指标中,只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符合EKC特征,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逐渐减少,而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