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化学   557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30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93篇
物理学   4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整体式吸附萃取搅拌棒,将其应用于环境水中镉离子的吸附萃取.考察了介质酸度、搅拌速率、吸咐时间、解吸溶剂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控制溶液pH为6.0,搅拌棒转速为300 r/min,吸附30 min,5% HNO3作为解吸液解吸10 min,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对Cd离子进行检...  相似文献   
952.
以(R)-1,2-丙二醇为原料,经伯醇羟基保护、仲醇O-异戊基取代、脱羟基保护三步反应合成了手性醇(R)-2-异戊氧基丙醇,其结构经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953.
钛酸钡基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下呈优异的NTC特性,围绕BN掺杂制备钛酸钡基NTC功能陶瓷材料,分别对不同掺杂量、烧结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NTC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增强,其室温电阻率和NTC效应也会有一些变化,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NTC材料的居里温度也会有微小的变化;加入BN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在烧结...  相似文献   
954.
三次谐波超声脉冲回波法对厚板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明晰 《应用声学》2004,23(1):42-47
在同一厚板表面的两个不同位置处分别进行超声回波脉冲测量,一处有细微裂纹而另一处无细微裂纹。实验结果表明,即使两个位置回波的基波频谱非常接近,但相应的三次谐波回波频谱仍存在较显著的区别,这一结果可望用于厚板具有微缺陷时的超声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955.
在卤素离子存在下,考察了富马酸酮替芬-Ru(bpy)32+体系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Br-对富马酸酮替芬-Ru(bpy)32+体系在金电极上发光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和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富马酸酮替芬检测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富马酸酮替芬在1.0×10-4~1.0×10-7mol/L浓度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counts)=1.73×108c+188.15(R2=0.9989),检出限(S/N=3)为4.29×10-8mol/L,连续平行测定富马酸酮替芬溶液(1×10-5mol/L)6次,发光强度的RSD为4.7%。回收率在99.5%~105.0%之间,RSD为2.3%(n=5)。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6.
研究了竹浆黑液混凝土高效减水剂(GCL1-JB)的结构和吸附特征.将GCL1-JB先通过超滤和离子交换树脂提纯,再通过凝胶柱层析分级,然后选择4种窄分子量分布的GCL1-JB级分进行结构表征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GCL1-JB具有高分子量和高磺化度的结构特征.不同分子量级分的GCL1-JB的化学分子结构相似,但其中磺酸基含量随着分子量增大而减少,而芳香环含量随着分子量增大而增大.GCL1-JB在阳离子表面能形成平整的自组装吸附膜,其中高分子量级分的GCL1-JB因磺酸基含量较低,分子较卷曲,故吸附量较大.  相似文献   
957.
本文中, Owen 引入的经验似然方法被用于参数空间带不等式约束的两总体中位数的比较. 迄今为止, 还没有人研究过该问题. 这是因为, 在构造经验似然函数过程中所使用的辅助函数不是光滑函数, 因而不是凸函数, 从而使研究难度大大增加. 然而, 通过引入经验过程的办法, 本文很巧妙地解决了此问题. 根据经验过程, 本文证明了两中位数比较的经验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极限分布要么是单一的卡方分布, 要么是两个卡方分布的等权混合分布. 这一理论结果得到了模拟运算结果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58.
The influence of strain accumulation on optical properties is investigated for InCaN/CaN-based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s grown by metal organic vapor-phase epitaxy. It is foun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strain relaxation and hence the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centers in InCaN multi-quantum wells (MQWs) byadopting more InCaN/CaN MQWs pairs. The alleviation of strain relaxation in a superlattice layer results in the crystalline perfection and effectiv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epitaxial structures. With suitable control of the crystalline quality and reduced strain relaxation in the MQWs, there shows a 4-fold increase in light output luminous efficiency as compared to their conventional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959.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采用MS中CASTEP模块计算了铀晶体的能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并绘制了E-V曲线。运用准谐振子德拜模型计算了压强从0~100GPa、温度从0~2000K下的晶体铀的相对体积,发现相对体积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增加而减小。并成功得到了热膨胀系数、热容、以及体弹模量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预测了铀的热力学性质。为铀晶体在高温高压下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0.
Multifunctional TiO2/Ag composite nanowires are fabricated with a hydrothermal method by precipitating Ag nanoparticles (NPs) on the surfaces of TiO2 nanowires. This hierarchical one-dimensional (1D) nanostructure can be used as a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substrate with high sensitivity, for detecting the rhodamine 6G (R6G) in a wide range of low concentrations (from 1 × 10 6 M to 1 × 10-12 M). In addition, the substrate can be self-cleaned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ultraviolet (UV) light due to the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capacity of the TiO2/Ag composite nanostructure, making the recycled use of SERS substrates closer to reality. With both the evident SERS performance and high efficiency of photocatalytic capacity, such TiOz/Ag composite nanowires demonstrat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the chemical sensing of organic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