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17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1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A multiparty quantum secret report scheme is proposed with quantum encryption. The boss Alice and her M agents first share a sequence of (M + 1)-particle 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 (GHZ) states that only Alice knows which state each (M + 1)-particle quantum system is in. Each agent exploits a controlled-not (CNot) gate to encrypt the travelling particle by using the particle in the GHZ state as the control qubit. The boss Alice decrypts the travelling particle with a CNot gate after performing a aσ∞ operation on her particle in the GHZ state or not. After the GHZ states (the quantum key) are used up, the parties check whether there is a vicious eavesdropper, say Eve, monitoring the quantum line, by picking out some samples from the GHZ states shared and measuring them with two measuring bases. After confirming the security of the quantum key, they use the remaining GHZ states repeatedly for the next round of quantum communication. This scheme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intrinsic efficiency for the qubits and tot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292.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单相Sr2Ru1-xMnxO4多晶样品.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着Mn的逐渐掺入,晶胞中ab面内Ru-Ru距离逐渐增大.电阻率的测量结果表明,随着Mn的逐渐掺入体系的电阻率逐渐增大.一方面,Ru 3d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峰逐渐向高能方向移动,表明由于Ru-Ru距离的增大,Ru周围的电荷密度逐渐降低,贡献于电阻率的增大.另一方面,随着Mn的逐渐掺入体系室温磁化强度逐渐增强,表明Mn的掺入逐渐增大了体系的有效磁矩,同时体系在低温下出现负磁电阻效应,表明磁散射同样对电阻率的增大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3.
该文虑了一类三阶线性微分方程x′″(t)+a_(2)x″(t)+a_(1)x’′t)=a_(0)(t)x(t)的非退化性.利用Writinger不等式,给出该方程的非退化条件.再利用三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非退化性,证明了三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在半线性条件和超线性条件下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294.
以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MPS)修饰的二羟基硅酞菁(SiPc(OH)2)为荧光单体(SiPc,OSi(C9H17O4)2)、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原位共聚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单分散聚苯乙烯荧光微球(P(St-co-SiPc))。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微球的形貌与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荧光单体与苯乙烯的用量、反应温度对微球形貌与荧光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紫外光谱进一步研究了该微球的光敏特性。结果表明,柔性不饱和侧链修饰的硅酞菁单体与苯乙烯的相容性良好,合成的荧光微球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与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295.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分别考察了七元瓜环(Q[7])与芦竹碱(Gramine)在溶液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考察了p H值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利用摩尔比法和Job法计算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作用比以及稳定常数;利用等温量热滴定法进一步考察了Q[7]与Gramine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Gramine与Q[7]在很宽的p H介质条件下(2p H10)都能发生主客体相互作用,在酸性、中性水溶液中形成2∶1的主客体配合物,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形成1∶1的主客体配合物。Gramine与Q[7]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主要是以焓驱动为主的过程。相溶解度实验的结果表明当Q[7]的浓度为1.0×10~(-3)mol·L~(-1)时,可使Gramine的溶解度增大82倍。  相似文献   
296.
采用界面聚合和Pickering乳液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微米尺寸的中空聚苯胺/Fe_3O_4/炭黑微球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形貌、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中空聚苯胺/Fe_3O_4/炭黑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2.0μm;在2~4 GHz范围内的磁损耗主要是自然共振和交换共振,而在4~18 GHz范围内的磁损耗主要是涡流损耗;在2~18 GHz范围内,随着涂层厚度增加,反射损耗峰向低频方向移动,当涂层厚度增大到5.0mm时,反射损耗曲线出现2个反射损耗峰,分别位于C波段(4~8 GHz)和Ku波段(12~18 GHz),说明中空聚苯胺/Fe_3O_4/炭黑微球复合材料可作为特定频段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297.
本研究以721矿和745矿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化学电离质谱直接分析其代谢产物,分别考察了顶空采样( Headspace sampling)、界面采样( Interface sampling)和中性解吸采样( Neutral desorption sampling)3种进样方式对电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常压化学电离质谱对微生物纯菌种和混合菌种的代谢产物均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可根据获得的代谢产物指纹谱图结合主成分分析( PCA)方法和聚类分析( CA)方法区分2个放射性强弱不同区域共4类嗜酸性微生物样品,并对主要胺类、酯类等代谢成分进行串联质谱鉴定,为耐辐射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98.
伴随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瓶、纺织、薄膜和合成纤维,大量废弃PET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将废弃PET升级化学回收,制备高附加值产品是解决废弃PET环境污染问题及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结合本研究组在该领域的工作,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废弃PET高值化制备多孔碳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的研究进展,归纳了不同类型多孔碳和MOF的制备方法,总结了PET降解和碳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概述了所制备的多孔碳和MOF在太阳能界面水蒸发以及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热电发电集成中的应用,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9.
把系统方程的解转化为Volterra积分方程的形式,用范数指标函数作为衡量控制变量的标准,研究具有内部构造安全保障体系的冗余机器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300.
 由于紫甘蓝色素提取物中存在硫苷的降解产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llyl Isothiocyanates,AITC),因而限制了紫甘蓝色素提取物的工业应用。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以AITC溶液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压强和温度下高压二氧化碳(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HPCD)脱除AITC的过程。结果表明:HPCD脱除AITC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大压强对脱除速率和半衰期影响不显著(P>0.05),表明压强不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升高使脱除速率增大了约2倍,半衰期明显减小,表明温度可能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模拟分析HPCD作用下AITC的降解,确认了HPCD脱除AITC过程中热降解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